格里戈羅維奇的鐵腕專橫與他的藝術(shù)造詣無關——亂談

格里戈羅維奇于1927年1月2日生于列寧格勒(圣彼得堡)一個工人家庭,生為工人的兒子,身材矮小瘦弱的他和他那些充滿陽剛之氣的芭蕾舞劇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總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象一個身材矮小瘦弱的歌唱家,如能發(fā)出洪鐘大呂之聲,怎不能讓人刮目相看呢?而當這種質(zhì)樸的力量和源自于俄羅斯深沉歷史以極寒地域文化的音樂融為一體時,一種強烈的史詩風格芭芭蕾舞劇便產(chǎn)生了——“交響芭蕾”。
1980年,格里戈羅維奇以奇葩的退休年齡為理由,解聘了大劇院芭蕾舞團的幾位人民藝術(shù)家,其中包括:馬里斯?利耶帕(Maris Liepa),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Vladimir Vasilyev),葉卡捷琳娜?馬克西莫娃(Ekaterina Maksimova),米哈伊爾?拉夫羅夫斯基(Mikhail Lavrovsky),瑪雅?普利塞茨卡婭(Maya Plisetskaya),他為了做到客觀事公正,同時也象征性的解聘了他的妻子納塔莉婭?別斯梅爾特諾娃(Natalia Bessmertnova)(因為不久又回到莫斯科大劇院工作),從而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因為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大劇院芭蕾舞團有著藝術(shù)家榮譽稱號的舞者是終身制的,他們是大劇院芭蕾舞團的財富,同時,也是國家芭蕾藝術(shù)的寶藏,這些藝術(shù)家在國際芭蕾界都享有盛譽。
首先,談一談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與格里戈羅維奇的矛盾。在20世紀70年代初,這位叛逆的舞者和專制的藝術(shù)總監(jiān)格里戈羅維奇之間積怨已久。這場危機是由于格里戈羅維奇編導了拙劣地的《伊凡雷帝》而引起,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由其于編導為迎合蘇共當局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明顯對伊凡雷帝暴政的認同而引起的。這一消息引起了蘇聯(lián)知識分子的憤怒, 瓦西里耶夫?qū)Υ吮硎就椋涸谝粋€國家仍然恢復古拉格集中營的恐怖和每天都遭受克格勃對政治異見者的迫害的國家中,格里戈羅維奇的態(tài)度被認為是無條件投降了蘇共政權(quán)和背叛自由的理想。盡管瓦西里耶夫不喜歡出色的伊凡這一角色,但他還是在1974年進行了表演,目的只是為了證明任何暴政都是一種反常的偏執(zhí),由恐懼或自毀性助長。瓦西里耶夫?qū)Ω窭锔炅_維奇藝術(shù)政策的異議達到了高潮,從而是矛盾達到了頂點。當時,他是莫斯科大劇院藝術(shù)委員會(Bolshoi Art Committee)的成員,公開地批評他編導的《安加拉河》(1976年)又是一部體現(xiàn)了 “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的芭蕾舞劇。瓦西里耶夫組建了一個小型反對派團體,格里戈羅維奇的另一位激烈的反對者瑪雅?普利塞茨卡婭隨后加入其中。由于瓦西里耶夫公開批評格里戈羅維奇的藝術(shù)政策,作為主角他不再定期受邀在莫斯科大劇院演出,因而,離開了莫斯科大劇院的舞臺。他們通常還在莫斯科大劇院巡演時,進行一些象征性的表演。
接下來談一談馬里斯?利耶帕與格里戈羅維奇的矛盾,在1970年代,他與格里戈羅維奇的關系已開始大大惡化。那時,后者成為全劇院的獨裁者,所以他們的沖突加劇,影響馬里斯在莫斯科大劇院演出。
但最終的沖突是馬里斯于1978年12月在接受《真理報》采訪時,他強烈批評了尤里?格里戈羅維奇在劇院里獨裁的管理方式和關于新芭蕾舞劇中舞蹈編排水平的強硬言論,但格里戈羅維奇沒有原諒馬里斯對他的冒犯。
1980年,馬里斯在莫斯科大劇院工作了20年后,被格里戈羅維奇以最無禮的方式解雇了,是有一天早上,馬里斯來到莫斯科大劇院的時候,偶然得知這一消息的,他在布告欄上看到了一張解雇他的命令。馬里斯是蘇聯(lián)人民藝術(shù)家,為莫斯科大劇院貢獻了20多年的生命,他來到劇院,因為沒有通行證,門衛(wèi)不讓他進去,他認為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他拒絕退休,但最后,劇院管理層把他在莫斯科大劇院當芭蕾舞演員的女兒伊爾澤?利耶帕(Ilze Liepa)召來參加談判,商討他的退休事宜,為了他的女兒的前途,他沒有與管理層發(fā)生爭執(zhí),而是決定離開莫斯科大劇院。此后,馬里斯的健康開始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
在他去世的前幾天,當去了心愛的莫斯科大劇院時,以便偷偷地去劇院,參加他的兒子安德里斯?利耶帕(Andris Liepa)的排練,當時安德里斯正在為芭蕾舞比賽做準備,但保安拿走了他的通行證,說是已過期了,不讓他進入,就在那一刻,突然哭了出來,這個男人的那顆心臟再也無法承受了,心臟病發(fā)作。而終于在1989年3月26日,馬里斯因心肌梗塞在莫斯科去世,這位傳奇的芭蕾舞者死在了救護車上,享年52歲(所以,在馬里斯葬禮上一些發(fā)言者道出了兇手的姓名,就是格里戈羅維奇迫害造成的)。
最后談一談瑪雅?普利塞茨卡婭與格里戈羅維奇的矛盾,在這里我就直接引用《我,瑪雅?普利塞茨卡婭“永遠的天鵝”自傳》“第四十七章”中的片段(的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找來看一看):“究竟是什么主要原因——我問自己——導致了我們的分歧? 劇院里的陳詞濫調(diào):他的妻子是一名獨舞演員,“老板”不再需要 其他人?或者只需要非常年輕的那些?也許我,甚至是比我晚一輩的獨舞演員,已經(jīng)是“老兵”,是過時的,起戲劇效果的壓艙物? 這是另一種老掉牙的解釋。
不。是其它的原因。
在我的一生中,經(jīng)常目睹充滿考驗的生活在授予某個人權(quán)力后 將會出現(xiàn)怎樣的結(jié)果。只有極少數(shù)幾個人通過測試。我要強調(diào)權(quán)力。它如何改變、損傷、毀滅人們。它如何讓人們深陷怨毒和仇恨的泥沼,如何讓人們高興地齡聽走狗的奉承。對權(quán)力的熱愛榨干了創(chuàng)造者,一滴一滴地奪走創(chuàng)造的才能,讓他變得狹溢。格里戈羅維奇正是如此。
在極權(quán)主義體制下,權(quán)力令這些加倍。我們的奴性,之后的半奴性生活滋長了許多的小斯大林。恐懼是蘇聯(lián)社會的砂漿。正是水泥保證了體系的完整。在大劇院有充足的理由引發(fā)恐懼。
所以我們的總編舞突然之間成了如此偉大的藝術(shù)家,整個太陽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大家都夢想著表演他一個人的不朽芭蕾。只有通過這些芭蕾他們才能學習,才能進步。
但是我們的蘇聯(lián)體系給予 格里戈羅維奇這樣的能力讓整個大劇院芭蕾舞團完全依賴于他。跪下請求。恐懼不已。他沉醉在自己無限的權(quán)力中,對其加以充分利用。格里戈羅維奇是蘇聯(lián)體系的直接產(chǎn)物,因此他從芭蕾舞創(chuàng)造者 被改造成了獨裁者,一個小斯大林。
格里戈羅維奇用一種完全不被察覺的方式讓人們相信大劇院芭蕾舞團就是他,就是格里戈羅維奇(就像馬雅可夫斯基說過“黨與列寧是雙胞胎”,或是路易十四所言“朕即國家”)。在出國巡演中,除了他自己神圣的作品,其他的一筆勾銷。
當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和我在大劇院完成了幾次首演后, 他的復仇心理變得更為明顯。這違背了不想在他“私人劇院”編舞 者中出現(xiàn)新劇中人物的獨裁者的意愿。每個人、每件事都必須是他 一個人的。
回格里戈羅維奇舞蹈團的路已經(jīng)堵死。于是劇院里形成了三個團體:主要的那個大的,也就是格里戈羅維奇的,還有兩個小的,屬于半認可狀態(tài),也就是瓦西里耶夫的和普利塞茨卡婭的。
我并非對大劇院芭蕾舞團的命運漠不關心。大劇院是我全部的 生命,沒有半點保留的全部生命。
現(xiàn)在不論你去哪兒,不論你遇見什么團體,都會有大劇院的避 難者。逃離了污濁的空氣,創(chuàng)造的疲乏,格里戈羅維奇的魔爪—— 他們到了這兒。
我害怕問自己一個問題:格里戈羅維奇之前真的更好嗎?或者 我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老頑固,堅信一切在她的歲月里總是更好?
不,情況不容樂觀。
禿鷲還要盤旋多久?”
格里戈羅維奇這樣做,無疑為以后的下臺埋下了種子。從1980年下半年和1990年初,由于格里戈羅維奇在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放任其芭蕾舞團的管理工作,其演出處于低迷,缺乏新的原創(chuàng)作品,使芭蕾舞團陷入停滯不前的局面,開始引起舞者的抱怨,
從1980年下半年和1990年初,由于格里戈羅維奇在莫斯科大劇院放任其劇院的管理工作,其演出處于低迷,缺乏新的原創(chuàng)作品,使芭蕾舞團陷入停滯不前局面,開始引起舞者的抱怨,其后又與劇院的管理層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在芭蕾舞團舉行公決時,被演員們霸免了其藝術(shù)總監(jiān)職務,格里戈羅維奇的妻子納塔莉婭?別斯梅爾特諾娃聯(lián)同其他15位舞者,穿上牛仔褲和T恤,發(fā)起了一個歷史性的罷工,公然站在大劇院舞臺上向前來觀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觀眾宣稱,舞者罷跳一天,以示抗議被迫其丈夫下臺的指令,從而導致取消了一部分的演出計劃,最后由俄羅斯總統(tǒng)鮑里斯?葉利欽(Boris Yeltsin)宣布免去他藝術(shù)總監(jiān)一職。1995年3月,瓦西里耶夫被任命為莫斯科大劇院藝術(shù)總監(jiān)。因而一場鬧劇終于暫時劃上了一個句號。
但始料不及的是,2008年2月,在他妻子的葬禮上, 81歲的格里戈羅維奇竟突然接獲莫斯科大劇院藝術(shù)總監(jiān)阿列克謝?拉特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的邀請,將于2008年3月1日起重返大劇院芭蕾舞團擔任常任編導,監(jiān)理舞團上演原來由他編導的保留劇目。昔日屢遭批評慣用鐵腕專橫手段管理大劇院芭蕾舞團的格里戈羅維奇,回歸后的動向勢必將惹人關注。
2011年11日,為莫斯科大劇院重建后開幕之夜創(chuàng)作了新版本的《睡美人》。
2017年1月2日,以紀念格里戈羅維奇誕辰90周年,上演了他編導的芭蕾舞劇《黃金時代》。
但是,我們說無論在大劇院芭蕾舞團發(fā)生了什么,格里戈羅維奇無疑是蘇聯(lián)芭蕾界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給大劇院芭蕾舞團所帶來的豐碩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在這里,我們不能把他在大劇院芭蕾舞團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的后期的專制,與他的藝術(shù)成就劃上等號,他永遠是蘇聯(lián)“交響芭蕾”的一面旗幟,這是無庸置疑的,所以我在這里說,格里戈羅維奇的鐵腕專橫與他的藝術(shù)造詣無關。在這里我們衷心祝愿作為已過耄耋之年格里戈羅維奇先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在有他的日子里,芭蕾界能夠歲月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