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論 序言。

時代、家庭、服官
一、當時意大利情況馬基雅維里在1469年5月3日出生于沸羅倫薩1527年6月22日去世,享年五十八歲。他的故鄉(xiāng)佛羅倫薩以及意大利的其他一些城市在十四、十五世紀已早成為資本主義生產(chǎn)最初萌芽之地,在文藝復(fù)興時期,她的文化藝術(shù)的繁榮昌盛吸引了整個歐洲,但是意大利的政治體制仍然沒有脫離封建分裂狀態(tài):米蘭公國、威尼斯共和國、佛羅倫薩共和國、那波利王國和教皇轄地等五個主要國家,還有許多小的封建領(lǐng)地,為著疆土擴張問題利用雇傭軍長期互相征伐,直到1454年締結(jié)洛迪條約為止。馬基雅維里就在意大利- -個比較安寧時期出生、成長,直到他開始參加政治活動,他的前半生處在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文藝復(fù)興的全盛時期,。后半生則處在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在意大利角逐的戰(zhàn)爭時期。
二、家庭與教育馬基雅維里的祖輩是佛羅倫薩貴族,曾經(jīng)出過十三名政府首長一正義旗手(Gonfal onieri)和五十三名執(zhí)政官(Priori) 。他的父親貝爾納多(Bernado) 是一名律師(法學(xué)博士),在??ㄏ0⒅Z村(SanCasci ano)附近薄有地產(chǎn)。母親能作詩。他有弟妹三人。- 家六口,并非富有。據(jù)貝爾納多的日記(1474- 1487) 記載,貝爾納多愛好研究古典著作,在馬基雅維里成長期間,曾借閱西塞羅的著作;在1476年曾設(shè)法購到李維著《羅馬史》。--四十年后馬基雅維里的名著《李維史論》就是以這部名著為其基礎(chǔ)的。馬基雅維里七歲入學(xué),約在十二歲半時已能用拉丁文作文。據(jù)說曾在佛羅倫薩大學(xué)完成他的教育:在那里受到人文主義者語言學(xué)家馬爾切洛.阿德里亞尼(Narcel lo Adri ani)的古典文學(xué)的訓(xùn)練。
馬基雅維里熟習(xí)拉丁文和意大利的古典文學(xué)、史學(xué),尤其是熟悉古羅馬.羅馬共和國政制以及西塞羅等人的論辯和社會哲學(xué)。這一切為其投身子政治外交活動準備了充足條件。日后他對羅馬共和政治的向往和支配他畢生的深厚的愛國思想,不能不與此有著密切關(guān)系。
、服官
馬基雅維里的政治生涯大體上可以說是從1494年至1512年,即與佛羅倫薩共和國重建和再度覆滅相始終;也就是說,從原來的統(tǒng)治集團梅迪奇家族被宗教改革家修道士薩沃納羅拉領(lǐng)導(dǎo)人民起義驅(qū)逐之后,直到梅迪奇家族卷土重來恢復(fù)其統(tǒng)治之日。而1494 年正是法國查理八世入侵,從此使意大利進入內(nèi)憂外患交并的困難時期。
約在1495 年或1496 年,他在共和國政府里開始擔任助理員(Coadi utore)。1498年5月, 薩沃納羅拉在反對派的策動和教皇亞力山大六世的迫害下,作為異端者被絞殺和焚尸。馬基雅維里對教皇干涉各國政治的悲劇不能不有所感受。0后來他在《君主論》中談到,統(tǒng)治者建立新的秩序而沒有自己的武裝作為后盾就不免于毀滅,還提出軍隊與法律作為立國的兩大支柱的國家學(xué)說,其思想淵源與此不是沒有關(guān)系的。
1498年6月19日馬基雅維里被任命為佛羅倫薩第二秘書廳秘書長;@隨后于7月14日又被任命為“自由與和平十人委員會”
————————————————————————————
從科西莫.德.梅迪奇于1434年當權(quán),到他的曾孫皮埃羅.德.梅迪奇于1494 年逃亡,其間六十年是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參閱: H.赫德和D.P.韋利編《意大利簡史》,第84- 85 頁,1963年, 劍橋版。馬基雅維里曾在1498 年3月2日在教堂聆聽薩沃納羅拉講道,見1498年3月9日信稿。
見《君主論》第七章。
秘書廳(Canelleria) 是政府工作機構(gòu);秘書長(Canelliere) 是機關(guān)首長;并非“法官”或“大法官”
——————————————————————————
(簡稱“十人委員會”)秘書,在最高行政機關(guān)一一 執(zhí)政團(Si gnorl a)領(lǐng)導(dǎo)下負責辦理外交與軍政事務(wù)。當時他才二十九歲,任職直到1512年佛羅倫薩覆滅,這樣就結(jié)束了他的十四年的政治生活。
四、外交實踐與認識這十四年的政治工作,特別是外交實踐,為馬基雅維里的政治學(xué)說及其《君主論》的著作提供了豐富的歷史例證。
除了負責處理大量的外事文件的日常工作外,他的第一項工作是作為共和國的代表臨時特派出訪外國和意大利各城邦,隨時向“十人委員會”報告;在戰(zhàn)爭時期,負責軍事組織等工作。他是政府首腦索代里尼的得力助手和智囊人物。從三十歲開始先后出訪近三十次,到過法國、瑞士、德意志各國和意大利各城邦。他所作的《法國情況報告》、《德意 志情況報告》以及關(guān)于羅馬尼阿公爵切薩雷(Ceasare Borgi a)的報告和其他通訊等文件,現(xiàn)仍保存下來,它們表明馬基雅維里對歐洲各國和意大利各城邦社會政治現(xiàn)實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對于統(tǒng)治者的真正面目有了深入了解和縝密的分析,并且構(gòu)成他所闡述的政治思想與軍事理論的根據(jù)。在這些出使訪問中使他深感弱國無外交。在1500年秋,就皮薩戰(zhàn)爭問題,他出使求助法王;在擁有強大武力的君主集權(quán)的大國面前,由于本國武力與財力俱弱,為外國國王蔑視,逗留數(shù)月,快快而歸,不能不加深馬基雅維里謀求富國強兵、民族獨立的渴望。1502年10月至1503年1月兩次出使,對馬基雅維里的政治思想產(chǎn)生重大影
由于教皇亞力山大六世的支持,切薩雷.博爾賈于1499年開始征服羅馬尼阿,繼而占領(lǐng)伊莫拉、富爾利、里米尼、法恩扎、烏爾比諾等地,進而覬覦佛羅倫薩屬地阿雷佐。馬基雅維里出使,企圖與博爾賈修好,以求返還占領(lǐng)地。他耳聞目睹博爾賈施展陰謀詭計,唾手掠取領(lǐng)土,暗殺敵人,假手法庭斬殺權(quán)臣,以及建立國民軍取代雇傭軍,如此等等。不僅由于博爾賈的“能力”,主要的是由于他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強 大的統(tǒng)-的國家,使馬基雅維里驚嘆,認為找到了可以作為拯救意大利的統(tǒng)治者(但其后不幸失敗) , °最后成為《君主論》中一再奉揚的新君主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