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傳) 十歲的蘇軾,母親讀給他聽的傳記
蘇軾少時(shí),母親程氏教其《后漢書·范滂傳》,
蘇軾問說如果他成了范滂,那母親將如何,
程氏回答說,「你如果像范滂一樣,我難道不能像范滂的母親一樣嗎?」?
范滂(137年—169年,約東漢時(shí),三國前。)字孟博,汝南郡征羌縣(今河南郾城東南)人,以抑制豪強(qiáng),反對(duì)十常侍知名于時(shí),但也因此在黨錮之禍中罹難。
生平
最初任清詔使出使 冀州,遷 光祿勛主事,又辟 太尉掾,
曾檢舉刺史、二千石等權(quán)貴共二十多人。
后為被汝南太守 宗資 委任為 功曹。
范滂 的外甥西平人 李頌,是公侯家族后代,但是被鄉(xiāng)里百姓唾棄,中常侍 唐衡把 李頌推薦給宗資,宗資打算任命他做官。范滂認(rèn)為李頌品行惡劣,壓下任命不征召他。
延熹九年(166年)與李膺、陳蕃、王暢等同時(shí)被捕。范滂因同囚的人大多生病了,于是請(qǐng)求讓他先受刑,就和同郡人袁忠一起爭相受刑。太學(xué)生謂之「八顧」,次年釋放還鄉(xiāng),獲汝南、南陽士大夫熱烈歡迎。同鄉(xiāng)士人殷陶、黃穆甘愿侍奉其側(cè),但范滂推辭,認(rèn)為只會(huì)加重日后之災(zāi)禍,隨后低調(diào)回鄉(xiāng)。
建寧二年(169年),東漢朝廷大范圍地誅殺黨人,詔令迅速逮捕范滂等人。督郵吳導(dǎo)來到征羌縣,抱著詔書,關(guān)閉傳舍的房門,趴在床上悲痛哭泣不忍心出門,全縣都不知道是為什么。
范滂聽說后說:「督郵為什么哭泣?這一定是因?yàn)槲??!狗朵栌谑橇⒓辞巴O(jiān)獄。征羌縣縣令郭揖大驚,出門自解官印,拉著范滂一起逃亡,說:「天下這么大,你怎么在這里呢?」
范滂說:「范滂死了災(zāi)禍就會(huì)停止,哪里敢用自己的罪來連累您,又讓老母流離失所呢?」范滂的母親來和范滂訣別,范滂對(duì)母親說:「弟弟仲博孝敬老人,足以奉養(yǎng)您,范滂跟隨父親龍舒君范顯命歸黃泉,我們生死存亡各得其所。希望母親大人忘掉不能忍受分離的深情,不再增加傷感悲哀。」
范滂的母親說:「你今天可以與李膺、杜密齊名,死了又有什么遺憾!既有美名,又想求得長壽,美名和長壽兩者可以都得到嗎?」范滂跪下接受母親教誨,兩次下拜后向母親辭別。
范滂回頭對(duì)自己的兒子說:「我想讓你做惡,但惡是不應(yīng)該做的,我想讓你行善,但我沒做惡卻落得如此。」道旁的人聽到范滂的話,沒有人不為之流淚。之后范滂與李膺、杜密等百余人被逮捕,死于獄中,虛歲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