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潮汕做丁克,親戚讓我去看老中醫(yī)

在多子多福的潮汕,
我選擇不生不育
小學時,同班的女生根據(jù)阿花的生日算出,她是巨蟹座,猜測她以后會是個賢妻良母,她一口回絕?,F(xiàn)在三十歲、在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她,結(jié)婚四年,不生小孩、不幫丈夫洗襯衫,過著沒有“媽味”和“妻味”的日子 。
不生小孩的原因很多:不喜歡小孩、身體不好、窮......最重要的是自由。自由對她來說很重要,孩子會剝奪掉她享受生活的自由,而沒有孩子的日子,很爽。
在生育文化濃厚的潮汕地區(qū),選擇丁克,似乎更需要勇氣。當老一輩人在為孫子的出生,求神拜佛、煲中藥時,年輕人已經(jīng)悄悄決定丁克,甚至不婚不育。新舊觀念的矛盾沖突,由此產(chǎn)生。為了免受輿論壓力,阿花至今沒有在家族里“生育出柜”,這是圈子里關于公開丁克身份的說法。
以下是阿花的自述。
真的不要孩子嗎
我從小就知道,我好像不喜歡小孩,就像不喜歡吃蒜頭、不喜歡吃蘋果,是本能的反應。而且我身上彷佛有一種特質(zhì),如果我去抱小孩子或者靠近他們,他們就會哭,本來在別人手里抱得好好的,到我手上就會哭。
小學的時候,我可能就跟別的女生很不一樣了。她們玩星座,讓我把生日交出來,說我是巨蟹座,是賢妻良母。我很直接地回絕,“我應該不是”,覺得很搞笑,也不喜歡被限定標簽。
當時只是一個模糊的念頭,一直到我出來工作,我都沒有很明確地說,我要當一個丁克。等到我跟伴侶在一起,開始去想未來的事情時,我才隱約地告訴他:生孩子很痛苦,我可能不生,但可以接受領養(yǎng)。他就說領養(yǎng)也可以,或者等我的觀點轉(zhuǎn)變,都行。我當時就覺得他的態(tài)度是接納和尊重,這個人還是比較靠譜的。
結(jié)婚前,在籌備婚禮時,我再次跟他確認,”你真的可以接受不生或者領養(yǎng)嗎?”他很誠實地告訴我,“我不能給你承諾,我也不確定”,我們就帶著這個“不確定”走進了婚姻。外人這么一聽可能覺得很不靠譜,怎么可以不確定,還這么直白地告訴我?但我后來覺得,這也是一種很坦誠的表現(xiàn),好過網(wǎng)絡上一些人嘴上說好,結(jié)婚之后又騙人家生小孩。
如果以后他想生,我也尊重他的意愿,只是可能沒法去配合他,那就到時分開好了。但這不代表前面的這段關系就是不好的,相反,我覺得還是很美好的?!耙簧皇酪浑p人”這種誓言的東西,聽聽就好了,不是說不想長久,但重點還是當下的相處。
結(jié)婚第一年,我看到身邊的人生了小孩之后,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我有不少朋友選擇結(jié)婚生子,但從此我就失去了她們。我經(jīng)常約不到他們出來,就算出來了,他們也會一直聊孩子的話題,有時我想嘗試轉(zhuǎn)移話題,但他們還是會成功拉回到孩子。有時我會發(fā)現(xiàn)也沒什么別的話題好聊,因為他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過電影了,朋友自己也感嘆,產(chǎn)后生活閉塞。
我意識到即使領養(yǎng),還是要去養(yǎng)這個孩子,但這個養(yǎng)的過程,好像我也不能接受。當時我就有了更加確定的表達,“我不生,也不養(yǎng)”。不過伴侶并沒有給我明確的回復,給我的感覺是,他還在那個不確定的狀態(tài)里面。

我伴侶喜歡小孩。他跟家族里的小孩接觸很多,因為住得比較近,每周會去兩三次,經(jīng)常把孩子掛在嘴邊,“小家伙會講故事了”,“今天我們出去放風箏了,好開心"……
有些東西可能是他們的父母太忙,沒時間做的,或者做得不夠好的,他會下意識地去做補充。比如說那天在公園,小孩子看到別人家有風箏玩,很眼饞,但是小孩子自己的爸媽沒意識到。我伴侶回來之后,馬上去淘寶下單了一個風箏,跟小孩子說“過幾天我?guī)愠鋈ネ骘L箏”,小孩子就很高興。
我曾經(jīng)以為,他是為了遷就我,才不要孩子,我對這種遷就很不安,因為它是可能會變的。但是后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是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堅定的不要?;蛟S有一天我悔丁了,說不定他還是一個鐵丁。
有次我看到別人中獎,問他“如果你中了500萬,你會想要生小孩嗎?”他說不想要。他對社會發(fā)展的態(tài)度比較悲觀,認為歷史的車輪在后退,個體的自由和表達會得到更大程度的限制,一些小眾群體的話語權(quán)也被壓制。自己都只能先這樣過了,更不要說下一代。他就是因為太喜歡孩子了,才無法接受他們活在這樣的世界上。
直到結(jié)婚第二年,有次他跟媽媽聊天,可能是忍受不了多番催促和追問,一時沖動就直接說出來了,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很堅定地說“她不生,我們兩個都不生”。一下子把窗戶紙捅破,完全確定了丁克選擇。
生育出柜
雙方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氣、非常難過、非常不可接受。他們會詢問,是不是我們中的誰不能生,不敢說。他們就覺得一定是有一個外在條件讓我們生不了,而不是我們不想生,還說現(xiàn)在醫(yī)學很發(fā)達,可以治好的。我們只能重復強調(diào),身體都很健康,只是主觀上的不想要,差點把婚檢報告懟到他們面前了。
伴侶的父母不會在明面上表現(xiàn)出不滿,就把氣藏在心里。那段時間,我沒怎么過去那邊,伴侶單獨過去時,他們會拿他出氣,沒錯說成小錯、小錯說成大錯的那種。
我媽媽看到伴侶跟親戚小孩玩耍的視頻之后,更加沒法理解,“你們兩個真的是心里極度的扭曲、變態(tài)”,我就笑笑說“是,就是這么扭曲,就是這么變態(tài)”。
她又把語氣軟下來,“你不要老是想著現(xiàn)在帶小孩多難,你看誰家的孩子還不是一眨眼就長大了,你現(xiàn)在辛苦幾年,到時候小孩長大了,就有個依靠?!?/p>
但是,生了小孩也不一定老有所依,不啃老就很好了。只能我現(xiàn)在努力省錢、鍛煉身體、不定期體檢,如果覺得不舒服,馬上去醫(yī)院。我還關注了人體器官捐獻機構(gòu),簽這個有人收尸(笑)。
我媽媽后來還說,“要是你爸還在,知道你這個(丁克)想法,怕是要打斷你的腿”,我說“反正他都不在了,那現(xiàn)在我的腿沒斷”。

我爸爸以前會跟我講二十四孝,就是古代那些孝子賢孫的故事,說“你以后要這樣對我”。我不知道他是開玩笑還是真的,但我覺得蠻不舒服的,很恐怖。
而且他還挺大男子主義的,有時爸媽吵架就是因為媽媽叫他拖地,他說“我一個大男人怎么能干這種小事”。即便有段時間,我媽媽出去上班,他也不做家務。
潮汕地區(qū)不是都叫女性去當賢妻良母嗎?在我原來的家庭里,做家務的就是我媽我媽我媽,但我不想活成她那樣,她也不想我走她的老路。她是家庭主婦,親身體驗過經(jīng)濟不獨立的后果,錢不能夠很自由地支配,還有一些話語權(quán)的剝奪,比如“你不掙錢,少說兩句”,或者“你又不掙錢,不要亂買衣服”。
我是家族這一輩里是最小的,很多哥哥姐姐甚至沒有結(jié)婚,不想結(jié)婚。他們覺得結(jié)婚帶來的壓力太大、太多了,只想比較逍遙地過日子,他們的父母也很失望、很生氣。
我從來沒有在家族里生育出柜。一般“出柜”的意思是,向公眾坦白自己的性別認同或者性取向,而在我們?nèi)ψ永?,公開自己不生小孩的事情,也稱為“生育出柜”。生育出柜和性取向出柜一樣,有一句名言,“當你走出柜門的那一刻,你就把父母鎖進了柜子里”。

現(xiàn)在親戚朋友問我媽媽,“你女兒怎么還不生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我介紹一個老中醫(yī)給你”,她還可以裝傻充愣,“年輕人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們過好我們自己就好了”。有一個隔了好幾層關系的哥哥,當時對外說要丁克,老人家就去勸他,勸著勸著,三年之后他就生了個小孩出來。
一旦我公開地去講,他們說不定還有矛頭指向我,甚至要特地叫我過去談心或者怎么樣。我不公開,不代表說我不堅定,只是想更照顧一下自己的感受。如果他們要猜想我生不出來,還是我心理變態(tài),那也隨便他們。
我媽媽朋友的一些做法,確實是讓我覺得很憤怒的。她的兒媳婦嫁過來一年之后,沒有生孩子,她直接去問老中醫(yī),把中藥煎好了,端到兒媳婦面前,告訴她把這碗藥喝了,喝了對生男孩有幫助。
我媽媽回來跟我講這個事情,我說如果我是她兒媳,我會直接掀翻桌子,或者一碗藥潑到她臉上,也不是不可能的。我覺得很憤怒,怎么會有這樣的事情?她的兒媳婦還真的喝下去了。
今年春節(jié)就要到了,一坐下來,親戚又要開始問,“你女兒怎么還不生孩子?”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麻木了,我知道這個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去年春節(jié)就有個心直口快的長輩,“我可就直接問了,你到底是不會生還是不想生?” 我就跟他打太極,“你可以問,我也可以不回答你,來來來,喝茶。”
重點還是個人的心智要堅定一些,做這個選擇,就要去想后面可能發(fā)生什么,要頂?shù)米?。對我來說,生孩子比頂住這些壓力更難,所以我選擇頂住。
沒有媽味和妻味
就是快樂的
我?guī)缀鯖]有聽到身邊哪一個女性跟我說,自從結(jié)婚生孩子后,我的生活變得更幸福、更自由了。她們只會去抱怨丈夫怎么樣,公婆怎么樣,孩子怎么樣,沉浸在家里雞毛蒜皮的瑣事里。
自由對我來說很重要,有孩子會讓我失去自由。哪怕身體好了,我也不會想要孩子;哪怕有錢了,我也不會想要孩子;哪怕有了孩子,會有自由,這是不可能的。
有了孩子,至少我不能在這里跟你聊兩個小時的天。我得去陪她讀繪本,我得檢查他的作業(yè),我得跟他一起聊聊天,我得去看著他不要用手機用電腦太久。如果孩子很小,我還要喂奶、洗澡、哄睡覺。也不是說完完全全沒有自己的時間,但是那樣的時間太碎片了,不足以構(gòu)成一大塊的,讓我感到充分快樂的時間。
我想去享受我的生活,至少可以吃好一點的東西,更愜意地去追星、刷視頻;或者看書、寫寫東西,陪伴親人和朋友;或者只是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那種虛度時光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沒小孩,挺爽的。我們不跟老人一起住,然后周末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各自干各自的事情。你很難想象要有小孩的話,一般那個小孩就是由女方抱回娘家,或者是男方好一點的,他抱回爺爺奶奶家,做什么事情都是很束手束腳的感覺。
目前我和老公過得很自在,算是同事眼中的神仙伴侶,結(jié)了婚還可以繼續(xù)談戀愛。我們會手牽手去廣場、公園散步,會爬山、看電影,也會追劇、追綜藝,坐在一起點評,有很多的思想交流。
我們出去玩的話,只能在媽嶼島、南澳這種很近的地方,因為在還房貸,很窮。事業(yè)單位基層,尤其潮汕地區(qū)又不是經(jīng)濟很發(fā)達的地方,待遇不是很好,所以工資其實是剛夠生活的。我們買的是老城區(qū)的二手房,不能按揭的那種,只能跟私人貸款,一次性借個幾十萬來付房款,再一點點地還給人家。

養(yǎng)育孩子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我聽同事在討論,他們的小孩寒假報了三個輔導班,然后另一個人說“才三個,太少了,我們報了五個”。我心想三個已經(jīng)很多了,你居然還嫌太少,在18線小城市現(xiàn)在也這么(內(nèi))卷!如果我有多余的錢養(yǎng)孩子,我為什么不好好地養(yǎng)養(yǎng)自己?給他報班的錢,我為什么不可以自己去學一門興趣,比如說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去學鋼琴、學輪滑。
沒有媽味和妻味的女性,就是快樂的。我的同事跟我講“你管管你老公,那個襯衫的領口都有點臟了,你怎么不去給他手洗?”,我反問“我老公沒有手嗎?他為什么自己不去洗?”,同事說“可是它看上去不太干凈,你會很丟臉”,我回應“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他衣服穿得不干凈,丟臉的,好像是他,不關我的事”。
家務活都是我倆一起承擔。他不會做飯,但是非常愛干凈,刮魚鱗刮得很仔細,吃魚時一片魚鱗都吃不到,所以洗菜洗魚這種事情就交給他,我掌勺。吃完飯之后,我收拾桌子和灶臺,他負責洗碗。我覺得男生不但臉皮厚,手皮也厚,他們不戴手套洗碗,手也沒怎么傷到,那這個光榮的任務就交給他好了。
我的大學老師曾經(jīng)說過,“你看上去像是在北上廣深長大的孩子,你的想法和這一方的水土是非常格格不入的”。

我是在肇慶上的大學,那里有很多珠三角的同學,他們的思想和眼界,在當時的我看來,也非常超前??赡芪覀儌鹘y(tǒng)的愛情觀是相互付出、相互遷就,但是她們會調(diào)教男朋友,把男朋友養(yǎng)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你要用怎樣怎樣的語氣跟我講話”“你去幫我端一碗面,回來我就親你一口”。當時我會覺得,哇,原來女孩子可以這樣子。
很多年輕人出去見了眼界之后,再回來,就很難回到以前的那種生活了,再加上一些網(wǎng)絡言論的影響“單身很自由”“不婚萬歲”“不婚不育,芳齡永繼”。但是同時,他們又活在本土的文化現(xiàn)實中,要面對傳統(tǒng)的婚戀觀和家庭觀,就會產(chǎn)生矛盾沖突。
從七房兩廳到單身公寓
一些丁克會跟父母搞對立,吐槽他們不理解自己,把他們的價值觀強加在自己的身上。至少在廣東丁克群,大家跟父母的關系好像都不是很好。我覺得這么對立的態(tài)度,又要求父母來體諒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什么不能先去諒解自己的父母?他們有這樣的觀點,跟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所在地方的文化傳統(tǒng),乃至于社會支持系統(tǒng),都是分不開的。
在他們那個年代,耕作田地、驅(qū)逐倭寇和應對村民間的械斗,都需要人力,只有生育孩子,才能夠好好地活下去。雖然現(xiàn)在沒有這些需求,但在那么長的時間里,生育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大家都結(jié)婚,大家都生孩子,就覺得應該要這樣子,如果你不做就不正常。
我媽媽一開始也接受不了丁克,我就先利用一些新聞和影視劇,去洗她的腦。我說“你看現(xiàn)在養(yǎng)孩子多不容易,你看現(xiàn)在也有人結(jié)了婚不生孩子的......",循循善誘。首先讓她看到這個世界有這種事情,她就不會覺得說,為什么只有你一個?
可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身邊其實很多朋友是不婚不育的,他們連婚都沒結(jié)。我媽媽也認識他們,看到他們沒有結(jié)婚,依然過得很好,但是誰結(jié)了婚,反而可能過得很不好。我覺得,這種現(xiàn)象對她的沖擊還是蠻大的。
前陣子我經(jīng)常出公差,有段時間,每周末都回去看我媽媽,她就盡量不出門,給我做一些菜,或者一起去外面吃東西、逛公園。但是她的朋友也是周末才有空,也會叫她出去喝茶、聚餐,她都回復人家“不要了,我女兒回來了,我要陪她”。
后來我跟她說,“其實我回來了,你也可以出去玩的,大家互相講一下就好。如果你出去玩了,我也可以出去找朋友玩,不會因為要陪你,覺得不好意思出門;你也不用因為陪我,不能去參加聚餐,心里癢癢的,又覺得愧疚,就是我們大家都互相自由一點好不好?”
她覺得有道理,就跟我排行程,“我今天上午要去公園,晚上要去......如果你回來的話,中午這一頓可能要自己搞定”。那我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話,我倆中午都可以去找人聚餐了。

而最近的一次出差,我隔了很長時間才回來,回來之后,她跟我講,“你知不知道,你沒回來的這幾個星期,我想去公園就去公園,想去唱K就去唱K,想喝茶就喝茶;也不用掐著時間算,你什么時候回來,然后要去寫清單,買什么東西,做什么菜。我突然覺得你不生小孩,我才有這樣自由的生活,就連你每個周末回來,我都要這么辛苦。如果你生小孩,其實按照我這種自由散漫的生活風格,未必可以很大地幫到你,但你自己去帶,又很辛苦。所以,好像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也是比較不錯的?!?/p>
她講完這一大段話之后,我覺得我的靈魂得到了救贖,好像她放過了我,也放過了自己。
之前我老公被動出柜的時候,我很需要情感上的支持,但身邊也沒人處于一個已婚不育的狀態(tài)。我就到處去找,一般來講,這種比較小眾的群體,可以在豆瓣或者知乎找到。我先順藤摸瓜找到了一個總?cè)?,然后添加了群主的微信,讓他拉我進廣東群和已婚群。

在丁克群里,我會發(fā)現(xiàn)不僅我有這種情況,大家都這樣,有團體的支持,心里會穩(wěn)定很多。已婚群里有個84年的天津群友,他結(jié)婚已經(jīng)十幾年了,也是身體不好,每個星期都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圈,他上醫(yī)院,要么耳朵不好,眼睛不好,腳不好,但是他去吃東西、拼樂高、玩模型,也很開心。我看到他們的生活,就沒有那么焦慮了。
他們聽同事抱怨小孩怎么怎么樣,就說“幸好沒有小孩,那個補習班好貴,我現(xiàn)在拿著這筆錢,正在酒店的溫泉里面泡著,太開心了”。
有時也會有人發(fā)一些情感咨詢信息,“我跟我對象鬧掰了”,“我對象隨?。S緣丁克),然后現(xiàn)在要小孩了怎么辦?”,大家就幫忙出出主意。
丁克微信群里也有人悔丁之后退群,我每次看到就說,怎么今天又少了幾個人。群成員數(shù)量基本每周都會掉兩三個,但是也會進來新的群友。
這種(非主流的)東西一旦有人去做了,就會有另外一些人看在眼里。就像我不會去勸別人做丁克,但他們會看到有另一種可能性,原來潮汕人也可以不生孩子,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人傳人”現(xiàn)象。
從潮汕的房地產(chǎn)市場,也可以看到這種觀念的發(fā)展。以前房地產(chǎn)市場就是什么三房兩廳、四房兩廳,最夸張的是有七房兩廳,它的宣傳口號是四代同堂還是三代同堂,我覺得蠻可怕的。但是現(xiàn)在汕頭中心城區(qū),包括東海岸,汕頭現(xiàn)在最繁華的新區(qū),那里在賣什么?40平米、60平米甚至30平米的單身公寓。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人不婚不育,房地產(chǎn)公司建這樣的房子要賣給誰?
網(wǎng)易文創(chuàng)簽約中國冰雪,成為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中國冰雪文創(chuàng)合作伙伴。
作者??盧龍恩??|? 內(nèi)容編輯??百憂解? |? 編輯??凍楊梅
你可能還想看



文章版權(quán)歸網(wǎng)易文創(chuàng)看客欄目所有,其他平臺轉(zhuǎn)載規(guī)范請于公眾號后臺回復【轉(zhuǎn)載】查看,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投稿請致信 insight163@vip.163.com,其它合作歡迎于公眾號后臺(或郵件)聯(lián)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