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佳佳 | 持續(xù)走在挑戰(zhàn)自己的路上
段老師說,其實,環(huán)境造就人,無路可走的時候只有想辦法尋覓一條出路!一路走來,需要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
在這次中級班破冰分享中,我們一起來看看段老師在閱讀推廣這條路上做出了哪些努力?
段佳佳
保山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
中級兒童閱讀指導師
01
回顧來時
我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小學老師。我們這一代人,課外書相對匱乏。我記得上小學時,課外書就是媽媽給我買的一本《小學生作文大全》;其余的就是偶爾在學校圖書室里看到的小人書和一些名人傳記。
后來,上了初中和高中,忙于學業(yè),課外書也鮮有接觸。一直到了大學,在學校的圖書館里,才見到了海量的課外書。但是當時,讀書,也僅僅局限于自己的喜好,沒有一個方向性,也沒有針對性地讀某一方面的基礎書。
后來參加工作了,數(shù)學專業(yè)的我,在中學,一邊上數(shù)學課,一邊兼職做了學校兩年的圖書管理員。課余時間也負責給書籍編號,給學生借閱書籍,整理圖書等。當時,忙于工作,也無暇看書。
但是,我很喜歡圖書管理員這份工作。我經(jīng)常在清晨,漫步于一行行書架間,看著一縷縷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照得這一本本書熠熠發(fā)光,就感到一天是那么的美好!
一次在中學教師的開學培訓會上,保山市教研所的閱讀推廣人——羅正林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書:立體書、洗澡書、觸摸書、洞洞書、繪本……還給我們介紹了他從孩子一歲就開始每天給他堅持閱讀。為了給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在客廳直接放了一個書架,放滿了孩子和大人的書籍;每天孩子一放學回家,全家就關上電視,大人陪著孩子一起閱讀。
當時聽了還是很有感觸,我和我的伙伴說,以后有了孩子,我們也要像這樣做!
只是,那時還沒有付諸實踐。
02
初遇遠川
后來,因工作變動,我去過幼兒園工作,只是當時還沒有很理解繪本是個什么東西。接著,工作需要,我又來到了小學,因學校缺語文老師,數(shù)學專業(yè)的我,只能硬著頭皮去教了語文。我也想過提高下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但一直苦于沒有方向。
于是,在老校長的帶領下,2022年6月我無意間接觸了遠川。帶著一顆更好地服務學生、更好地指導孩子閱讀的初心,我決定踏上54期初級班的“犟龜之旅”。
相比之下,我覺得遠川在閱讀方面做得更為權威。每天10--20分鐘的微課日修,語言簡潔,講解到位,讓我對閱讀有了煥然一新的認識。
在所有講解中,《犟龜》和《瘋狂星期二》給我印象最深:《犟龜》讓我明白了繪本的解讀需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和地理知識做支撐,還有從圖片的色彩變化上可以來推斷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瘋狂星期二》則告訴我“無字繪本”應該怎么讀。
學完初級班,我便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上,同時,也在學校開起了閱讀興趣班,給全校各年級孩子做閱讀指導;第二年,我又在低段開啟了“繪本”為主的閱讀指導;今年六一,我和老校長組織學校閱讀興趣班排練了《青鳥》的舞臺劇。
一年又一年,我在閱讀推廣的路上,不斷摸索,不斷前行!




繪本《犟龜》
師生共讀、問題交流


繪本《花婆婆》
師生共讀、問題交流

六一舞臺劇《青鳥》演出合影
03
久別重逢
2022年11月,我有幸加入了市級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在不斷的學習研討中,我越來越意識到閱讀的重要。
工作室里有一個老師講繪本講得特別引人入勝,提問的方法也特別好,加上工作室的小伙伴在一起交流時,大家都說孩子兩三歲就送去繪本館了,每天睡前也在進行親子閱讀。
我一想到自己照本宣科的繪本講解,絲毫提不起孩子的興趣,于是,我開始慌了。再者,面對工作室里一個個優(yōu)秀的身影,我覺得自己應該再次啟程了。但是此刻,多少還有些猶豫。
直到前幾期水心老師和福建英媽的訪談,英媽作為兩個孩子媽媽,還那么愛折騰,從一張野餐墊開始的讀書活動,還有持之以恒的親子閱讀,深深的鼓舞了我,于是,我決定再次啟程,邁入了中級班的精進之旅。
醍醐灌頂
我很幸運能在寶貝一歲時遇到遠川,讓我意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成為一個有協(xié)助能力的大人,更好的陪伴孩子閱讀。
一年多的堅持,孩子開始慢慢的喜歡上了看繪本,講繪本,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其實,我很喜歡遠川,很喜歡每天的日修打卡,在讀小伙伴的打卡時,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思維的火花在碰撞,我喜歡與這群優(yōu)秀的小伙伴一起攜手同行,共赴盛典!
我覺得閱讀給我的不僅僅在于知識本身,更在于閱讀可以豐盈和滋養(yǎng)我的內心。有時候,書中的內容可以成為我們的人生信條,一直指引我們前行。比如《犟龜》,一直喜歡陶陶,喜歡她的“犟”,喜歡她的執(zhí)著,喜歡她風雨兼程不停爬行的模樣。生活中的我們,不就是那只“犟龜”,不斷挑戰(zhàn)自我,走出舒適圈,朝向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腳踏實地一步步前行!
真的很感謝遠川,讓我知道:我現(xiàn)在還是那個擁有夢想的人!
再者,時常接觸文學的人,心思更細膩,更熱愛生活。閱讀可以讓我們去走進一個個作者的心靈,去了解他的一生;有時讀書也可以使我們明白做人的道理,讀書就像和老朋友聊天,獲益頗多!許多時候,讀書遇到使自己豁然開朗的地方,我也會像孩子一樣,歡呼雀躍,嘴里自言自語道:“果然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當今,浮躁喧囂的時代,我們讀書應該少一點功利,多一份淡然。偶然看到一段話:于塵埃之上,開一樹花,泡一壺茶,曬一抹不擁擠的晚霞,再讀幾本閑書,豈不樂哉?這真實地反映了我的人生理想呀,這幅畫面想想就美極了!
未來,我會像花婆婆一樣,一路播撒書香的種子,為社會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