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人賺到錢后,又容易敗光?因為40歲以后賺的錢才是你的
作者|李云飛 來源|原創(chuàng)
一位久經(jīng)商場的創(chuàng)業(yè)老司機,關注我,每天分享點財富干貨,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
《論語》當中說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40歲以后才算是人生真正的不惑之年,開悟之年。
40歲之前我們都是活得有能力卻沒有智慧,我們的能力往往都輸給了野心,這樣就導致我們在40歲之前所賺的錢很容易虧出去,只有40歲過后所賺的錢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財富。
為什么會這樣說?
因為在40歲以前我們都很容易犯有以下這三種致命錯誤,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急功近利心態(tài)所致
《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
形容做事越想快結果就越快不了,越喜歡貪小利就越做不成大事。
40歲之前我們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敢作敢為,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初出茅廬的我們往往都會犯這個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做任何事都想一蹴而就,一揮而成。結果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窮人家孩子出身,出入社會10多年后一直都是碌碌無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和別人合伙在廣州開了一家食品店。由于第一家店選址不錯,開得很成功,于是迅速擴展加盟連鎖模式,并定下目標兩年內(nèi)開到200家,志向遠大。
但是我這個朋友并沒有看清自己的實力,窮人家孩子出身連開的第一家店都是刷信用卡開的,兩年內(nèi)開200家的目標那就是蛇吞象的想法了。
結果開到70家的時候,資金鏈就斷裂了,一時間全盤皆輸,企業(yè)倒閉還負債上千萬,下半生都倒在了債窩里。
當下的年輕人,特別是窮人家的孩子一旦小有成就時,就會欲望膨脹,貪功好利,想快速脫貧,不懂得慢慢地去沉淀市場,結果讓自己倒在了急功近利的路上。
40歲之前容易返貧,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太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了。
第二、缺少了抗風險意識
索羅斯說:“投資本身沒有風險,失控的投資才有風險?!?/p>
人性使然,當人們在面對利益的誘惑時,總會放大利益的好處,從而漠視背后的風險。就像賭錢一樣,賭錢時大家都抱著會贏錢的心理,如果告訴你這場會輸,打死你也不會去賭。
就像我上面這位朋友一樣,急功近利也就算了,如果能把控好風險也未必會輸。但是大家都想干螳臂當車、蚍蜉撼樹的事,這就有點自不量力了,稍有風吹草動,我們都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所開的店都是和銀行貸款,欠供應商的貨款,拖欠裝修公司的裝修款,以此來快速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總想著要干給我一根支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的事。
但是這樣的經(jīng)營方式,我們是在高負債的重壓之下負重前行,抗風險能力是極低的。我們永遠都要記住一句話,賺錢的企業(yè)一樣會倒閉。
40歲之前容易返貧,另種原因就是我們輸在了沒有抗風險的意識上。
第三、能力都輸給了野心
《左傳》當中說到:“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p>
就是衡量自己的德行來為人處世,計算自己的能力來辦事。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是野心勃勃,結果是野心超過了能力,能力都輸給了野心。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生意做小時都很賺錢,一旦生意做大后,往往就很容易會虧錢,甚至會把之前數(shù)年所賺的錢全虧進去還要負債。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的能力有限,而野心則無限。生意一旦做大后由于自己沒有能力,沒有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去經(jīng)營和管理,生意虧損也就在所難免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人人都想做比爾蓋茨、馬云,你也未必能做了。
能力有限,我們就做個隨遇而安的人也未必不是件好事?!?/p>
40歲之前容易返貧,第三種原因就是我們的野心大過了我們的能力。
40歲過后,我們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看清了功名利祿,識透人性善惡,這個時候我們才算是有智慧的人。此時再賺到的錢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錢,40歲之前所賺的錢都是浮云。
你對“40歲之前所賺的錢都是浮云”這個說法認同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作者:李云飛,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創(chuàng)始人,大型食品連鎖企業(yè)CEO,從事互聯(lián)網(wǎng)及實體連鎖行業(yè)16年,曾被搜狐網(wǎng)、網(wǎng)易財經(jīng)、騰訊、鳳凰網(wǎng)、中訊網(wǎng)、百度等知名媒體平臺相續(xù)專題報道,擅長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連鎖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