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丸子愛好者的碎碎念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必須遵循古人的腳步走一趟。赴揚州,除了見識美景之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歡暢地大嚼一番著名的“獅子頭”,對于我這個丸子愛好者來說,這是頭等大事。
?
“獅子頭”,無論紅燒還是蟹粉、清燉,真的只有在揚州才能真切感受到它們的奪人美味。
?
揚州當(dāng)?shù)赜袀€叫“獅子樓”的酒樓,以做獅子頭而聞名,初見,驚艷。器皿是個特制的鼎,端上來的紅燒“獅子頭”如同古典園林中石獅子的頭一般碩大威武,一斤六兩一個,湯汁濃郁,三四個大小伙子吃它綽綽有余。
?
黑皮土豬的五花肉和腿肉相搭是烹制這種獅子頭的最佳食材,五花肉的肥瘦層應(yīng)在五六層以上。肉肥瘦分開,根據(jù)季節(jié)不同,肥瘦肉的比例隨時增減。然后分別批成片、先粗切成絲,再細(xì)切成丁,大小如石榴籽,全部手工切制,如此烹出的“獅子頭”才會更加軟嫩、鮮香。
?
切好后,足斤過稱,接下來就是要把這堆不“團結(jié)”的肉末抱成團,得來點硬的——“摔”。肉末要如皮球般從左手摔到右手,再從右手摔到左手,如此往復(fù),直到不散。再雙手抱著它,汆到開水鍋里去,燙之。當(dāng)然,千萬得用最溫柔的小火,湯頭始終要似開非開。?
?
烹制這種“獅子頭”真正的功夫還在于調(diào)味,也稱為高湯上勁兒。高湯是用豬腿骨、老母雞、老公鴨、火腿、干貝、蝦籽和冬筍等經(jīng)六小時以上文火慢慢“吊”出來的,骨為湯底、雞為清鮮、鴨為濃香,此三者為高湯的主角。至于火腿、干貝、蝦籽和冬筍等,只能算是高湯之龍?zhí)?。但這龍?zhí)字υ谟谖镄圆煌⑽缎陀袆e,或濃或淡,如水調(diào)墨、畫著色。
?
把“吊”好的湯慢慢淋在肉末上,再放一點兒鹽,用手順一個方向攪拌,湯被肉“吃”進(jìn)去,如此反復(fù),加之鹽的作用,肉會越發(fā)有粘性,慢慢 “上勁”。至于炸制直到淋汁上桌等工序,說起來簡單,沒幾年的廚房功底實在上手不得。
?
吃罷這團“圣物”,足夠令我回味三天,然后就是每年來此一游的最大念想了。
?
但來揚州,清燉蟹粉獅子頭亦不能錯過。清燉,湯頭同樣最為關(guān)鍵,“獅子頭”煨煮定型的湯因為油大,要棄之不用,最后烹煮時一定要選用上等老雞吊出的湯,烹制出的“清燉蟹粉獅子頭”肥而不膩,酥嫩鮮香,入口即化。
?
而且要肉香醇厚與清鮮怡人這兩者同時兼?zhèn)?,其中絕不能有半分油、糖、酒之類的“它味”之氣,吃下去要口感綿滑,沒有半點肉渣的感覺,抿嚼咽下之際,能從舌根返回出一股綿長的韻味,才算是這道菜的極致。
?
吃到如此“獅子頭”,可以說已經(jīng)是我這個丸子愛好者的頂級體驗了。之所以我自封為丸子愛好者,實在是我這個70后對于吃的美好向往。相信如我般對丸子如此熱誠的人不在少數(shù),若要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應(yīng)該還是小時候?qū)嵲诔圆坏桨桑紶柍陨弦换?,那真是比過年還令人興奮。
?
記得上小學(xué)的時候,學(xué)校旁邊有家餐館,早餐最令我垂涎的就是一角二分錢一兩的肉包子,多汁、餡大,餡兒是一個圓滾滾的肉球,一口下去滿嘴流油,看著有人吃它,再摸摸兜里家人給的5分錢早點錢,夠吃一個油餅和一碗豆?jié){的。若要吃上一兩包子,得餓三個早上才行啊。這大概就是我對丸子的最初向往了。當(dāng)時心里真的就想,要是每天都能吃上倆包子,那人生真的是一下就邁上了巔峰啊。
?
90年代初,有幸從事了廚師的工作。雖說是粵菜酒樓,但對于那些生猛海鮮的興趣遠(yuǎn)沒有某天廚師長做的那鍋“南煎丸子”對我的誘惑大。
?
清晰記得那天中午員工餐吃的饅頭,下午廚師長把我叫過去,指著幾個饅頭讓我把它們都掰碎,揉搓成顆粒,與一盤肉餡混合,加入鹽、糖、味精,蔥姜以及腐乳汁一起攪拌均勻,再輔以水淀粉,反復(fù)摔打上勁兒,入油鍋炸,炸的時候不同于我們炸普通丸子那樣成圓形,而是煎炸,炸的過程中要把丸子用炒勺輕輕壓扁。最后放入類似于紅燒汁燒制而成,出鍋前撒上若干蔥白絲,拌上米飯同食,哎呀,那是香死個人啊。
?
說來慚愧,我一個粵菜廚師,學(xué)會的第一道菜竟然南煎丸子,盡管不知道做法是否正宗。后來一段時間,我還一直在探究為什么南煎丸子不是圓的,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對這道菜的菜系屬性說法不一,有說是南方菜的,有說魯菜的,我覺得最靠譜的還是直隸官府菜一說。據(jù)說袁世凱任直隸總督的時候,在官府的宴席中特別避諱“袁”字,所以將這圓形的丸子給做成了扁形的棋子狀,從而得名。
?
在丸子菜里,還有一道可以讓我連吃三天都不覺膩的丸子,當(dāng)屬干炸丸子。這個可是地道的魯菜,宮廷菜里也有記載。
?
做干炸丸子首先在選料上就不能“偷懶”,只有豬前腿上那塊“夾心肉”才最適合,“夾心肉”不但肥瘦相間,而且包含“筋頭巴腦”,炸后脆香。和前面說的獅子頭一樣,肉一定要手切,用絞肉機絞出來的餡兒對口感會有很大的會影響,而且質(zhì)感也會差很多。
?
烹制干炸丸子絕對不能把蔥姜末一同放入肉餡中,否則遇油一炸肯定會糊,要用蔥姜熬的水打餡,再加入適量的淀粉、鹽以及黃醬,攪拌、摔打。反復(fù)多次,直到肉餡上勁、出絲。烹制時,炒勺上火,放油燒至七八成熱時下丸子。1兩肉餡大約可炸5-6個丸子,炸丸子時要做到一氣呵成。熱油下鍋,溫油浸炸,熱油出鍋,中途還要反復(fù)出油,過風(fēng),顛翻,聽聲。成品做到外焦里嫩、酥脆爽口,呈紅褐色才最完美,上桌跟一小碟花椒鹽。一口咬下去若聽不到咔嚓聲,那這道菜就算失敗。
?
與干炸丸子有些相似的還有素丸子,吃不起肉丸子的時代,經(jīng)常會去家門口的副食商店排隊買些來解饞。所謂素丸子,也是炸制而成,餡料以胡蘿卜、豆腐末、雞蛋和面粉為主,記得當(dāng)時買個半斤,用那種黃草紙包裹著,拿到家的時候,丸子的油脂已經(jīng)幾乎把草紙浸透。大多時候,不用看見丸子,只是見到黃草紙上的油漬,就已經(jīng)是口水連連了。
?
好吃的丸子太多,合并同類項,如醋溜丸子、紅燒丸子等等,都是下飯神器。不過,還有一種丸子終究是繞不開丸子愛好者的舌尖的,那就是宜家的瑞典肉丸。據(jù)說每天在全世界的宜家餐廳里能賣出去200多萬顆,估計有些朋友和我一樣,都是屬于要吃肉丸解饞順便逛商場的吧。
?
這種豬肉和牛肉混合后炸制而成的肉丸,其最關(guān)鍵的一味香辛料就是多香果粉,這也是宜家肉丸的獨特香味來源,搭配著土豆泥、奶油醬汁和瑞典特產(chǎn)的越橘果醬一起吃,對味蕾的誘惑,實在是無法抵御的。
?
說了這么丸子,突然發(fā)現(xiàn),除了清燉獅子頭之外,我喜歡的所有丸子不管后續(xù)的烹飪方法如何,至少前期都是經(jīng)過炸制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說我其實更是炸物愛好者呢?
?
這要是被我的廣東丈母娘知道,一定少不了暴風(fēng)雨般的念叨:少吃油炸的東西啊,上火。每每此刻,我就萬分懷念婚前的日子,至少,在家是可以吃各種丸子的,而現(xiàn)在,只能是潮汕牛肉丸、魚丸、蝦丸、墨魚丸往火鍋里一放,煮食。雖說可能身體不會上火了,但我想我的心里,肯定是有一點點“上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