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里為什么說新中國是“友情站街”?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可以說是近幾年水平最優(yōu)秀的國產(chǎn)動畫之一,用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反映了新中國艱苦奮斗的革命歷史。這部動畫中的很多畫面與臺詞都是來自于真實的歷史。

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動畫第二季中曾提到,毛熊(蘇聯(lián))與鷹醬(美國)分別組建了“基樂往生(資本主義陣營)”和“喧嘩上等(社會主義陣營)”,反應(yīng)的就是二戰(zhàn)后的冷戰(zhàn)格局。

奇怪的是,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動畫第二季中,“喧嘩上等”的兔子(新中國)頭上卻有個“友情站街”的特別注釋。那么《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里為什么說新中國是“友情站街”呢?

冷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是歐洲,因此美國與蘇聯(lián)兩大陣營的核心組織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條約組織”。而像越南、老撾、日本、瑞典等非正式成員國基本也都是兩大組織的觀察員國。

新中國雖然與蘇聯(lián)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但一直沒有成為華約組織的成員國或者觀察員國。從法理上講,中國沒有正式加入蘇聯(lián)陣營的任何組織,自然也就是“友情站街”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