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41:武松愛招安

《水滸傳》的前半部分主題是“造反”,不同的好漢經(jīng)歷不同的人生,從不同的階層共同走向梁山。而后半部分則是“招安”,梁山老大宋江是主張招安最積極也是最賣力的人。
但梁山上最早提出要“招安”的人卻不是宋江,而是武松。
武松被一只大黃狗給攆進了河溝里,正在百般掙扎出不來的時候,剛才被他打過的大漢帶著一群人趕到,他們毫不客氣地將落湯雞似的武松綁走,帶到一座垂柳喬松圍繞的大宅院。
他們將武松綁在一棵大柳樹上,用藤條狠狠鞭打。剛打了三五下,那大漢的師父走出來,他走近一看,不覺失聲叫道:這不是我兄弟武二郎嗎?
原來這人正是當初武松在柴進莊上結(jié)拜的大哥宋江,這里是孔家莊,被武松暴打的大漢是弟弟孔亮,他和哥哥孔明拜了宋江做師父。宋江離開柴進莊子后,便一直住在這里。

原來大家都是熟人,孔家兄弟自然放下了武松,武松與宋哥哥秉燭夜話,講述自己這一年的人生經(jīng)歷與命運傳奇。談起今后的打算,武松告訴宋江,他拿了菜園子張青的推薦信,準備去二龍山寶珠寺投奔魯智深入伙。宋江說自己想要去清風(fēng)寨看小李廣花榮,邀請武松同去。
武松搖頭說,我已經(jīng)犯下了重罪,又做了頭陀行者,實在不方便連累了哥哥和花榮。
“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span>
這是水滸開篇以來第一次有人提到“招安”,所以武松才是“招安”的首倡者,在他還沒有上梁山,就開始琢磨要招安了。
原本武松是很想在體制內(nèi)做一番事業(yè)的,無奈造化弄人,在他成了“武都頭”不久,就遭遇家破人亡,隨即又被充軍發(fā)配、受欺騙被陷害,最終不得不改裝頭陀亡命江湖。一時間,他失去了人生目標和方向,破滅了親情愛情的信念,內(nèi)心混亂,行止失常,以至于在蜈蚣嶺、在孔家莊胡亂殺人打人,竟被一只狗追到水溝里,狼狽不堪……

但意外重逢宋江后,他又感受到友情的滋養(yǎng),蒼涼迷茫的內(nèi)心得到溫情撫慰。那一瞬間,他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標:那就是暫時棲身二龍山,等待機會招安,重返主流社會,再與最敬愛的哥哥宋江在一起。
聽到武松的想法,宋江立刻大加贊同:“兄弟既有此心歸順朝廷,皇天必佑?!?/span>
武松的想法也啟發(fā)了宋江,讓他發(fā)現(xiàn)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如果將來,自己也不得不造反,還可以走這樣一條曲折向前的招安之路。
二人又在孔家莊住了十幾日,便一起告別同行。他們在瑞龍鎮(zhèn)吃完了最后一頓飯,臨別前,宋江再一次殷殷叮囑:
“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里,早早的到了彼處。入秋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躥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后青史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兄弟,你如此英雄,決定得做大官。可以記心,聽愚兄之言,圖個日后相見?!?/span>

宋江以“招安”為主題,詳細替武松描摹了未來的發(fā)展。他要他少喝酒,一喝酒就容易失去理智;他要他一定要說服魯智深楊志招安,回歸主流社會;他要他招安后去邊疆打仗立功,將來才可以做大官、博得個青史留名,我們?nèi)蘸蟛拍茉傧嘁姟?/span>
這是宋江對武松人生的設(shè)計,也是他后來對梁山起義軍的規(guī)劃。宋江還沒有成為領(lǐng)袖,但他“招安”的目標、策略以及路徑,已經(jīng)在武松的啟發(fā)下清晰確立了。
武松聽了認真點頭,二人依依惜別,就此分手。
此時一心向往招安的武松完全不知道,有朝一日,當他最敬重的宋江哥哥提出要招安時,他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歲月廣袤豐饒,世事白云蒼狗,誰的人生不奇幻?誰的想法能始終如一不改變?
武松投奔二龍山了,他要很久以后才能再出場,我們且看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