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末試題:高一語文上冊期末模擬試卷
隨著期末考試的來臨,我們要做好每一個試卷的復(fù)習(xí)。下面是101教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高一語文必修期末考試試題,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美”和“愛”構(gòu)筑的理想王國——讀邊城
沈從文先生的名作《邊城》敘述了一個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一個山水如畫的古渡頭,有一戶獨(dú)處的人家,住著擺渡的老船工和外孫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孫女翠翠情竇初開。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愛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說媒,老船工滿心歡喜,可翠翠不高興,翠翠對二老動了情。大老下船跌進(jìn)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誤會中大病一場,在風(fēng)雨之夜歸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畫的古渡頭。
故事結(jié)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綠,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兩個字來概括《邊城》,那就是:“美”和“愛”。
邊城中無處不美,山美、水美、人美?!靶∠飨氯ィ@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都可計(jì)數(shù)。”作者用簡簡單單的文字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麗的桃源。在這樣美的環(huán)境中孕育出來的人自然更美?!按浯湓陲L(fēng)日里成長著,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yǎng)著她,教育著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在讀者面前,她是這樣一個生動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撐船擺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風(fēng)下雨。端陽龍舟,令人神往,他卻忠于職守,寂寞地守著渡船。過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熱誠盡責(zé),饋贈他,他卻“儼然吵嘴時的認(rèn)真神氣:‘我有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薄八麖牟凰妓髯约郝殑?wù)對于本人的意義,只靜靜地忠實(shí)地在那里活下去?!闭窃谄椒驳纳钪?,老船工顯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美”。邊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義的順順、熱誠質(zhì)樸的楊馬兵……
正由于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fēng),安靜和平的空氣。
可是沈從文說:“我主意不在領(lǐng)導(dǎo)讀者去桃花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牽在一處時,各人應(yīng)有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薄哆叧恰分械摹懊馈笔羌型ㄟ^“愛”來表現(xiàn)的。*之愛、兄弟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
《邊城》本來就是講述翠翠的愛情,儺送放棄了碾坊,“意思還在渡船”。翠翠在儺送走后,靜靜地等待,“這個人也許永遠(yuǎn)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彼麄兊膼凼羌儩崯o瑕、忠貞不渝的。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愿犧牲自己成全弟弟,儺送愿意代哥哥對歌。雖是愛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順順對兒子的愛和贊賞也溢于言表,順順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儺送能氽水捉鴨子時,這做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說:“好,這種事有你們來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們爭顯本領(lǐng)了?!崩洗Υ浯涞年P(guān)心自然是無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楊馬兵主動來照顧翠翠,以及老祖父與過河客、賣肉的爭執(zhí)謙讓,都顯示了邊城人以誠相待、相互友愛的美好情懷。
《邊城》雋永的文字彌漫著邊地山村的濃郁氣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囂的都市閣樓上,沈從文無限深情地為我們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風(fēng)俗畫,畫中是一個海市蜃樓般飄渺美麗的桃源,那是沈從文的夢中世界,理想王國。
1.以下不屬于作者對沈從文先生《邊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項(xiàng)是()(3分)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愛”與“美”。
B.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由于經(jīng)濟(jì)地位和社會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樂。
C.《邊城》中的“美”是集中通過“愛”來表現(xiàn)的。*之愛、兄弟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
D.文章中的“愛”與“美”是被一件事牽在一處,那就是講述翠翠的愛情故事。
2.以下不屬于作者闡明《邊城》‘‘愛”與“美”所用的證據(jù)的一項(xiàng)是()(3分)
A.靜靜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都可計(jì)數(shù)。
B.翠翠在風(fēng)日里成長著,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
C.正由于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fēng),安靜和平的空氣。
D.過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熱誠盡責(zé),饋贈他,他卻“儼然吵嘴時的認(rèn)真神氣:‘我有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p>
3.對原文第三段中有關(guān)內(nèi)容的闡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小溪流下去,繞山阻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大河”,這片大自然是美麗的桃源。
B.翠翠天真善良,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在讀者面前,她是這樣一個生動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撐船擺渡,忠于職守,從不思索自己職務(wù)對于本人的意義,這也是個“美”的化身。
D.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儺送愿意代哥哥對歌。雖是愛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這也是“美”的化身。
二、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回答4——7題(每題3分)
蕭何追韓信
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
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鄙洗笈?,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fù)罵曰:“諸將亡者以十?dāng)?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于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jì)事者。顧*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jì)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蓖踉唬骸拔釣楣詾閷??!焙卧唬骸半m為將,信必不留?!蓖踉唬骸耙詾榇髮?。”何曰:“幸甚?!庇谑峭跤傩虐葜?。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shè)壇場,具禮,乃可耳?!蓖踉S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xué)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務(wù)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叛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史記.淮陰侯列傳》
4.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信數(shù)與蕭何語數(shù):屢次
B.若亡,何也若:如果
C.顧*安所決耳顧:只是
D.一軍皆驚一:全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①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②*圍鄭,鄭既知亡矣
B.①顧*安所決耳②君安與項(xiàng)伯有故
C.①諸將亡者以十?dāng)?shù)②范增數(shù)目項(xiàng)王
D.①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下列各組句子都能表現(xiàn)蕭何重視韓信的一項(xiàng)是()
A.①上大怒,如失左右手②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
B.①顧*安所決耳②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C.①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
D.①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②吾亦欲東行,安能郁郁久居于此乎
7.太史公評述的話,表明他對韓信的基本態(tài)度,下面分析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A.對韓信的“貧無以葬”母,卻“行營高敞地”的孝行表示贊賞。
B.對韓信為漢家立下功勛而被殺表示憤憤不平。
C.對韓信叛逆漢家的行為提出批評,對韓信最后的悲慘結(jié)局表示惋惜。
D.對韓信未能奉守《老子》之道全身遠(yuǎn)禍表示遺憾。
8、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6分)
(2)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8——9問題
飲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刻畫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又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情趣?(4分)
10、有人通過兩句詩直接描寫出傍晚鳥兒歸家的情景,但沒有說出的言外之意是————————(將句式補(bǔ)充完整)(4分)
11、補(bǔ)充名句(7分)
(1)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短歌行》)
(2)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陶淵明《歸園田居》)
(3)其聲嗚嗚然——,——,余音裊裊,——。(蘇軾《赤壁賦》)
三、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12——15題
莫辨張飛與李逵
關(guān)于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短長,論者已經(jīng)很多,我不想插嘴。倒是三國中的張飛,讓我想到了宋時的李逵。說起來,這是一對很有意思的人物,不知別人如何,在我,自從二十多年前初讀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就再也分不清誰是張飛誰是李逵。這兩個形象給我造成的模糊感,時至今日,仍是一個解不開的結(jié)。張飛太像李逵了,而李逵在我心中,怎么想怎么就是張飛的影子。
你看那張飛粗魯、憨直,和有時候表現(xiàn)出的一點(diǎn)點(diǎn)狡黠和李逵的魯莽、粗野,以及時不時流露出的些許刁滑何其相似乃爾?是不是活脫脫給人以一胞兄弟的感覺?然而這感覺也得到了影視編導(dǎo)們的驗(yàn)證,熒屏上的張飛和李逵的形象塑造,是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過,從張飛和李逵形象的如出一轍,倒是可以觸發(fā)人們的靈感,尋究一番影視之外的莫辨張飛和李逵的現(xiàn)象。
其實(shí),李逵也好張飛也好,在各自的故事中個性還是很鮮明的。雖說他們在我心中常常“打架”,但絲毫沒有褻瀆經(jīng)典的意思。至于這之外,便不能不對時下的文學(xué)和藝術(shù)報以挑剔的眼光去打量一番。譬如目今散文、隨筆集大行其道,于是便從書店翻閱到書攤。不翻猶可,一翻便全無了新鮮感。這個集那個集鋪天蓋地,卻都是名字上玩花樣,不過是把一只雞割成了雞頭、雞胸、雞翅、雞腿和雞爪,如此而已。
上邊是說書的內(nèi)容似是而非,實(shí)際上,連書的封面也難分辨出張飛和李逵,大家不妨到街上走走,看看是否分得清那封面美女如云的刊物,都是誰和誰?只刻意摹仿,拿自己的個性展價出賣,創(chuàng)作上了流水線。而制造“文化快餐”的結(jié)果,充其量是作者大名的見報率,和不無小補(bǔ)的一份份“潤筆”。有頗知名的人曾大發(fā)感嘆,言曰:怎么今天滿世界都是作家!可他卻不想想,連他自己都在負(fù)責(zé)地扼殺自己,群起效尤又有何可詬病的?辨不清李逵張飛的文章滿天飛,說來還算是好的。實(shí)際上,文壇、書壇之外,歌壇、舞壇、影壇、劇壇等等,李逵張飛已經(jīng)掄著板斧和丈八蛇矛殺將上來了。
在下淺陋,說了半天,不過是對文化圈的喧囂浮躁發(fā)一點(diǎn)管窺蠡測。如果說再把范圍擴(kuò)大,把我們的吃穿住行,一應(yīng)用度全包括在內(nèi),大家思量思量,我們周圍的抄襲和模仿,假冒和偽劣,你有天大的本事,又怎能把難辨李逵和張飛的現(xiàn)象說深說透?所以,我只能說,自己在這里不過是玩玩石子拋拋磚頭。
12、第四段中,作者認(rèn)為“目今散文、隨筆”“全無了新鮮感”,其主要根據(jù)是什么?請簡要概括說明。(不超過20字)(4分)
13、(1)第五段中“群起效尤又有何可詬病?”一句如何理解?(4分)
(2)全文最后一句,作者說“自己在這里不過是玩玩石子拋拋磚頭”是什么意思?(4分)
14、這篇文章作者主要是針對什么問題闡發(fā)議論的?請概括說明。(不超過20字)(3分)
15、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xiàng)是()(5分)
A《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太像《水滸》中的李逵了,而李逵就是張飛的影子。
B張飛身上還具有一種狡黠的性格,這與李逵時常表現(xiàn)的刁滑行為基本沒有差別
C由于張飛和李逵形象如出一轍,所以影視之外存在著莫辨李逵和張飛的現(xiàn)象。
D張飛與李逵雖然在相貌上十分相似,但是他們的性格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