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流浪地球2》以后,我有了全新的思考(嚴重劇透,還沒看過的慎點。)
二刷《流浪地球2》以后,我有了全新的思考,上次寫了幾百個字,這次可以寫幾千個字。(嚴重劇透,還沒看過的慎點。)
先說結論:如果說《流浪地球1》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那《流浪地球2》成功地把中國科幻電影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和流浪2相比,流浪1就像一部無腦爽片。并且我認為,流浪2在流媒體版本上線后,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人二刷,對它的評價也會越來越高,就像當年周星馳的《功夫》,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
我個人記憶力比較好,看電影情節(jié)和細節(jié)記得比較清楚,一般不喜歡看第二遍,今天的觀影活動是昨天臨時邀請的,一加手機的小伙伴說,@郭帆FrantGwo 導演會來現(xiàn)場,我想機會難得就趕緊來了,沒想到一部前天剛看過的電影,我重新完整看一遍,居然還會震撼于太空電梯大戰(zhàn),感動于吳京用戰(zhàn)斗機載病重的老婆完成回家看看的心愿。
太空電梯部分有一些仰拍和俯拍電梯升降的鏡頭,我有輕微恐高癥,天然代入緊張感,半躺著的身軀都坐直了起來。地面防空炮彈S形掃射無人機的鏡頭妥妥好萊塢大片既視感,一時會讓人忘記這是在看一部國產(chǎn)電影。這個段落我不理解的劇情是,吳京為了保護韓朵朵,把韓朵朵關在了玻璃后面,以韓朵朵的身手,我認為那時的最優(yōu)解應該是吳京和韓朵朵聯(lián)手打擊恐怖分子,而不是吳京一個人當孤膽英雄。畢竟,如果吳京失手了,整個電梯的人都會死掉,包括韓朵朵。
第一遍看的時候我認為導演這里為了表現(xiàn)吳京對韓朵朵的愛,強行降智,是個劇情BUG??吹诙榈臅r候有了另外一種解讀,也許導演是想表現(xiàn),面對最愛的人,吳京做不了最優(yōu)解,人類做不了最優(yōu)解,就像后面MOSS面試吳京的時候提出的意見,最優(yōu)解應該是他的岳父帶著他的孩子去地下城,因為他的老婆很快就會病逝。吳京很憤怒,哪怕他心里知道這個才是最優(yōu)解。
極度理智的人工智能MOSS和感情用事的人類,互相琢磨互相碰撞,由此帶來的思考,是科幻片里經(jīng)常探討的命題??苹闷v故事有個天生的優(yōu)勢,它可以借著科幻的名義更改設定,優(yōu)秀科幻片的設定一般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要能夠自圓其說。比如《三體》里面黑暗森林法則的設定,技術大爆炸的設定,三體人不能撒謊的設定等等。在《流浪地球》中,設定了太陽會在100年后出問題,不是10年,也不是1000年?,F(xiàn)在的人類會為100年后的人類做出犧牲嗎?100年,這是個大家還會設身處地討論的問題。出電影院以后,我問一起看的小伙伴,他們說,如果有孩子有孫子的話,可能會吧,但是也不一定。如果沒有后代,那么大概率是不會的。由此可見,科幻題材作品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過天馬行空的設定,讓我們審視人性,思考文明。
電影里用了很少的篇幅交代了這些爭議,現(xiàn)在的人要不要為100年后的人類犧牲,單就這個命題,要是拍成美劇,各方勢力的斗爭和人性的考驗隨便都能拍個5季。電影里作為總在找最有優(yōu)解的人工智能MOSS,它已經(jīng)很狠了,為了團結人類,太空電梯襲擊,月亮危機等死了很多人,它說,拯救人類的方式就是毀滅人類。我想說的是,如果放在現(xiàn)實世界里,電影里的這種毀滅可能力量還不夠。
我以前年輕的時候聽搖滾民謠歌手,他們總會問,這個世界還會好嗎?我覺得他們矯情。但是隨著年歲閱歷的增長,我知道他們問的世界還會好嗎?是另外一種緯度,是能不能聽到遠方的哭聲那種緯度,是我們究竟在不在乎人類未來那種緯度。就從這三年全世界發(fā)生的新冠疫情來看,面對這個共同危機的時候,人類真的團結了嗎?人們聽到了發(fā)生在親人以外人們的哭聲了嗎?所以我覺得,劉慈欣筆下的流浪地球計劃,它不是科幻,它是童話,我保守地覺得MOSS的毀滅可能還要更大一些,才能真正拯救人類。
聊回電影,三條明線,吳京,劉德華,李雪健,我個人覺得李雪健這條線提高了整部電影的格局和檔次。美式拯救世界的故事太強調(diào)個人英雄主義,有時候你會覺得,一個總統(tǒng)發(fā)揮的作用甚至不如一名大兵。李雪健的角色就是讓電影跳脫這種個人英雄主義,成為史詩的關鍵,何為史詩,唯有犧牲。一定意義上,李雪健和MOSS一樣,站在一個更高的緯度在找最優(yōu)解,他知道有犧牲,他知道不公平,但是他得做決定,因為他有真正的信仰,他能團結不同的意見,因為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流浪2和流浪1一樣,挖了很多坑,流浪2算是把流浪1的一些坑填好了,接下去就看流浪3怎么填了,填好了,這個系列真的能封神。那什么叫填得好了呢?比如對人類危難的預警是算法推演還是在量子計算的世界里,時間是非線性的。比如拯救人類的方式就是毀滅人類,在邏輯和因果上面還需要能更自圓其說一些。比如它得回答線上數(shù)字生命到底算不算人類文明,作為極度理智的人工智能MOSS到底是想把人類引到哪條道路上?
這些問題下午電影結束后我沒能有機會問導演,但是有個觀眾問到了另外一個網(wǎng)友們關心的問題,為什么未來科技那么發(fā)達,手機形態(tài)卻還和現(xiàn)在差不多?
郭帆導演是這么說的,他們內(nèi)部創(chuàng)作團隊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針對這些也做一些高科技設定,但是后來他們覺得,那個時候人類應該把所有資源和科技都放在其他更重要的領域,所以像手機,汽車這樣的東西得不到太好的發(fā)展也在情理之中。
你看,科幻片最重要的就是自圓其說。
然后一加手機的@李杰Louis 在電影結束后的講話中透露,一加明天會發(fā)布一款核彈級別的手機,他原話就是這么說的,哈哈哈。希望他在明天的發(fā)布會上自圓其說,大家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