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一個民族的重生 書摘05
猶太復國主義者在世紀之交時的分歧


1903年,基希涅夫慘案發(fā)生之后,比亞利克去當?shù)卣{(diào)查,為此他創(chuàng)作了史詩《屠殺之城》。他在詩中不僅對犯下?lián)尳佟娂楹椭\殺罪的暴徒發(fā)火,還令人驚異地對猶太人發(fā)火。

對于這種思想轉變,我想很多中國人能夠理解。

現(xiàn)在問題是,去哪兒建國呢?奧斯曼帝國是不同意巴勒斯坦地區(qū)建立猶太人國家的,赫茨爾得到了一個機會,英國殖民大臣建議他們?nèi)|非建國。赫茨爾制定了一個烏干達計劃,第六屆復國主義大會上,代表們議論紛紛,爭辯不休。

烏干達計劃使復國主義內(nèi)部出現(xiàn)了嚴重分裂,赫茨爾意識到了嚴重的錯誤,最終決定建國地點只能是巴勒斯坦地區(qū)。

阿哈德·哈姆
阿哈德·哈姆,1856年出生于烏克蘭一個虔誠的哈西德教派家庭。與許多猶太復國主義者一樣,他接受了正統(tǒng)的猶太人教育,同時又多多少少離開了傳統(tǒng)。后來,他來到敖德薩,這座猶太啟蒙運動的中心。

阿哈德·哈姆一直反對******路線,他更想建立的是一個猶太人的精神家園。當然,猶太人后來果然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國家,但是這并不代表阿哈德·哈姆思想路線的失敗,相反,他的思想影響至今。

沒想到,還有這種流派……
這個組織很小,不超過百人,但是影響很大,尤其對美國猶太人團體。

馬克思·諾爾道
此人也是出生在正統(tǒng)派家庭,但是一度離開了猶太人世界,甚至改變了自己的猶太人姓氏。后來受到德雷福斯案件的影響,投身復國事業(yè)。

莫名讓我想起毛主席年輕時 “野蠻其體魄” 的號召了……

弗拉基米爾·澤夫·雅博廷斯基
1880年出生于敖德薩,是一名多少被同化的世俗猶太人。他年輕時做過記者,在俄國和歐洲當海外通訊員。

他創(chuàng)立了修正派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從主流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中分裂出來。為什么?他覺得? ”主流“ 過于軟弱!其實他們本質(zhì)上沒有區(qū)別,只是他有更強的使用武力的意愿……

雅博廷斯基和追隨他的修正派成員則認為,當命運需要猶太人使用武力時,絕不能手軟……

亞倫·大衛(wèi)·戈登

1904年,47歲的他不顧勸阻來到巴勒斯坦,從白領階層轉變?yōu)橐粋€體力勞動者。

說實話,這個人令我很感動,讓我想起了為了偉大的理想而奮斗終身的保爾柯察金……

戈登為猶太人帶來了“基布茲運動”,早期來到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可以說深受影響,他們以農(nóng)民的形象定居。
早期基布茲運動以務農(nóng)為主,但是無論是那個時代,還是現(xiàn)在,務農(nóng)的猶太人比例都很低。

米嘉·約瑟夫·別爾季切夫斯基
他最著名的觀點是猶太復國主義應當徹底反叛猶太教。猶太人應當將自己從猶太傳統(tǒng)、歷史和宗教的教條中解放出來,實現(xiàn)自我重塑。

反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派別
這個派別主要是傳統(tǒng)的宗教人士,和一些世俗和平派人士組成。既然復國主義運動中有這么多人批判傳統(tǒng)猶太宗教,甚至直接反對傳統(tǒng)猶太宗教,那自然宗教人士也反對復國主義運動。當然也不僅僅是黨同伐異這么簡單了……

信宗教的,能不信宗教經(jīng)典中的誓言嗎?而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復國肯定流血戰(zhàn)爭,所以一些世俗和平派也反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

許多猶太人(特別是生活在東歐的猶太人)認為繼續(xù)流散、等待上帝救贖是他們的宗教義務,猶太復國主義試圖將歷史和猶太人的命運掌握在人的手里,這違背了猶太教的本質(zhì)。

宗教猶太復國主義者
有反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宗教人士,就有倡導復國的宗教猶太人。

雖然在1967年以前一直處在相對邊緣的地位,但之后突然成為一支將永久改變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的重要力量。

碎碎念: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發(fā)展出一系列無法達成和解的爭論。因為一場運動就不可能只有一種觀點,一個復國的偉大任務,又怎么可能在歡聲笑語中就完成了呢?
盡管意見相左,但這些人不得不一起生活,一起去愛,一起上戰(zhàn)場,一起建設這個國家,甚至一起去死。在某種程度上,當今以色列動蕩而分裂的政治生態(tài)正是早年猶太復國主義者之間沖突的延續(xù)。
猶太復國主義還沒來得及生根就不得不先把枝干給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