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集體對美說不!剛參加G7會議,拜登宣布拒絕訪問澳大利亞
最近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的形勢出現(xiàn)了一系列全新的變化。下面就相關的事情做具體解讀。
這個事情變化到底體現(xiàn)在哪里?
根據(jù)彭博社的最新消息,在前往日本參加G7會議。G7會議結束后,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取消了訪問澳大利亞和南太平洋島國的計劃。
根據(jù)相關計劃說明,拜登總統(tǒng)即將訪問日本,拜登給澳大利亞打電話,決定推遲對澳大利亞的訪問。然后邀請澳大利亞總理到美國訪問。白宮相關的官員表示,美國當局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進行了接觸,美國希望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太平洋其他島國在有關問題上舉行友好的會談。
那這個事情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呢?
說的簡單點,美國對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國采取了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而澳大利亞當局和太平洋島國方面在某些問題上拒絕和美國保持絕對一致,但不得不屈服于美國的領導。這是澳大利亞和大洋洲島國對美國的矛盾心態(tài)。他們既想擺脫美國,又不得不屈服于美國。
大洋洲島國原先為英國的殖民地,澳大利亞也是英國的殖民地。后來,由于英國的外交策略發(fā)生改變,以及一戰(zhàn)二戰(zhàn)的爆發(fā),大洋洲島國陸續(xù)宣布獨立了。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洋洲島國多數(shù)都宣布獨立,整個大洋洲星羅棋布的分布著一系列人口少,但資源豐富的島國。有的國家只有幾萬人,比如瑙魯共和國。
大洋洲的國家,國力有很強的,比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有國力弱小的,比如基里巴斯、圖瓦盧、湯加、斐濟等國。但按照國際社會交往的準則,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強國還是弱國,各國之間的交往是完全平等的,美國雖然是全球實力最強的國家,但美國應該按照國際交往的準則,按照國際法的要求,和大洋洲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保持友好往來,保持平等互利的往來,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保持友好往來。
但美國對澳大利亞采取的措施,是一種炮灰式的外交。美國要圖謀亞太地區(qū)的霸權,圖謀東亞地區(qū)的霸權,采取措施打壓朝鮮和其他的東亞國家,讓整個東亞地區(qū)的局勢整的非常緊張。而澳大利亞就成為了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維護其霸權的急先鋒和炮灰。
美國要在澳大利亞搞核潛艇,這等于把澳大利亞直接推向了亞太地區(qū)爆發(fā)戰(zhàn)爭的最前沿。澳大利亞對美國的做法,雖然說其心里想抗議,但沒辦法呀。美國把持著亞太地區(qū)的霸權,澳大利亞本身也沒轍。
澳大利亞此前的政府是親美的當局,到了本屆澳大利亞政府,阿爾巴尼斯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阿爾巴尼斯的外交在中美等大國之間走平衡,一方面想去和美國保持友好關系,另一方面和中方等其他國家之間有適當?shù)淖呓?。澳大利亞當局的做法激起了美國的強烈不滿,美國對澳大利亞采取了一邊是胡蘿卜,一邊是大棒的政策。一方面,美國拉攏澳大利亞,另一方面,美國對澳大利亞采取了措施進行一定的壓制,比如此次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參加G7會議后決定不訪問澳大利亞,而是讓澳大利亞總理訪問美國。
如果是拜登訪問澳大利亞,那澳大利亞這邊能感受到美國的重視。
但如果是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訪問美國,那澳大利亞就成為了“小弟”,美國就是“大哥”。
拜登的計劃發(fā)生改變,原來是澳大利亞被美國總統(tǒng)訪問,現(xiàn)在是澳大利亞總理必須訪問美國,一個計劃的改變,這個細節(jié)體現(xiàn)出澳大利亞被美國的忽視,體現(xiàn)出美國對澳大利亞的“極端”不尊重。
當然,美國對澳大利亞的不尊重,應該說澳大利亞政府總理阿爾巴尼斯平衡外交的結果。阿爾巴尼斯一改上一屆當局對美國一邊倒的政策,在大國之間走平衡外交,這對于美國來說是很不好的事情,但至少說明,澳大利亞本屆總理是一位腦子清醒的總理。
澳大利亞當局的做法,應該說是大洋洲本來就親美國家做的一個很理性的做法。澳大利亞親美無可厚非,但澳大利亞的親美不能損害第三國的利益,更不能對地區(qū)形勢帶來緊張,破壞地區(qū)和平。澳大利亞當局能走平衡外交,就說明澳大利亞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美國霸權帶來的危害,這對于減輕美國霸權的危害是非常有好處的一件事情。
大洋洲各國在一定程度上對美國的霸權說不,美國霸權遭到了相當沉重的打擊。美國確實得反思其外交的失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