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起義時,太平軍擊斃的滿洲八旗將領和滿清漢官一覽
太平天國起義號召全天下漢族百姓,殺盡八旗,共享太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太平天國前期起義時,滿清八旗兵根本就不是對手,各地八旗兵和旗人皆被太平軍殺死。太平軍殺死的,八旗將軍和漢奸總兵如下
祥厚,滿清宗室,愛新覺羅氏,滿洲鑲紅旗人欽差大臣、江寧將軍兼兩江總督。被太平軍殺死
扎拉芬,西安將軍。自殺
繃闊,滿洲戴佳氏,滿洲正白旗人,京口副都統(tǒng),自殺
霍隆武,滿洲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武舉人江寧副都統(tǒng),被太平軍殺死
佟鑒,滿洲旗人,副都統(tǒng),獨流被太平軍殺死
烏蘭泰,索佳氏,滿洲正紅旗人,廣州副都統(tǒng),被石達開殺死
雙福,他塔拉氏,滿洲正白旗人,湖北提督被太平軍殺死
福珠洪阿,蘇完瓜爾佳氏,滿洲正黃旗人,江南提督,被太平軍殺死
向榮,滿洲欽差大臣署湖北提督,在蘇州愧憤而死(自縊)
塔齊布,滿洲陶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湖南提督,被太平軍曾天養(yǎng)打敗后,憤恨嘔血而死。
王錦繡,行伍出身,湖北鄖陽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常祿,滿洲富察氏,滿洲鑲白旗人,河北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恩長,滿洲赫舍里氏,滿洲鑲紅旗人,安徽壽春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陳勝元,行伍出身,江南福山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長瑞,滿洲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直隸天津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長壽,滿洲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甘肅涼州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同時他也是長瑞的弟弟
董光甲,嘉慶武進士,河南河北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邵鶴齡,湖北鄖陽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石玉龍,代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文瑞,蒙古克什克特恩氏,蒙古鑲藍旗人,浙江處州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魯占鰲,行伍出身,四川建昌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劉季三,武舉人,直隸通永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雙來,漢軍正白旗人,甘肅肅州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瞿騰龍,行伍出身,湖北鄖陽鎮(zhèn)總兵,被太平軍殺死
陸建瀛,道光二年進士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太平軍攻打南京時,出逃失敗被殺。
吳文镕,嘉慶進士,湖廣總督,兵敗自殺
常大淳,道光三年進士,湖北巡撫,被太平軍殺死
蔣文慶,漢軍正白旗人,嘉慶十九年進士 安徽巡撫,被太平軍殺死
陶恩培,道光十五年進士,湖北巡撫,兵敗自殺
吉爾杭阿,奇特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江蘇巡撫,兵敗自殺
羅遵殿?道光十五年進士 浙江巡撫 自殺
徐有壬,道光九年進士,江蘇巡撫,被太平軍殺死
鄒鳴鶴,道光進士,廣西巡撫,被太平軍殺死
林鳳祥率領太平軍,北伐滿清
滿清八旗主力被太平軍剿滅,滿清只得用漢奸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等人,勾結英國等西方列強鎮(zhèn)壓太平天國,如非曾胡扶持滿清,英國干涉,滿清必定覆滅,太平天國會血洗滿清皇室,將虜酋懸首示眾,徹底洗雪當年滿虜竊據(jù)中華,屠殺漢人之恥。太平天國檄文告示就表示;“其有能擒狗韃子咸豐來獻者,或有能斬其首級來投者,或又有能擒斬一切滿洲胡人頭目者,奏封大官,決不食言?!?/p>
“圣兵必夷鋤其類”,“犁其廷而鋤其穴,食其肉而剝其皮”。
太平軍對滿人是非常兇狠,發(fā)泄二百多年亡國之痛,種族之恨。對漢人則安撫招降:
“照得安邦定國,吊民非所以害民;發(fā)政施仁,戡亂非所以擾亂。村鄉(xiāng)市鎮(zhèn),不用驚惶,士農(nóng)工商,各安本業(yè)。”
“本官深體陛下之意,自從出兵以來,不許部下妄搶一物,妄傷一人?!?/p>
“公等世居中國,誰非上帝子女,倘能奉天誅妖,執(zhí)蝥弧以先登,戒防風之后至,在世英雄無比,在天榮耀無疆。如或執(zhí)迷不悟,保偽拒真,生為胡人,死為胡鬼。順逆有大體,華夷有定名。各宜順天,脫鬼成人。公等苦滿洲之禍久矣,至今而猶不知變計,同心戮力,掃蕩胡塵,其何以對上帝於高天乎!”
“有能即明大義,約同中國人民,擒斬妖胡頭目首級,親到天朝投降者,本軍事不獨赦宥爾等舊愆,且將奏明天父,有大大天爵天祿封賞爾等。”
“奮臂則宇宙從風,號召則四海相應,將見普天率土,仍是文物華人;省郡州縣,依然堂皇國號。所望等認天識主,棄暗投明,助滅殘妖,共佐天朝事業(yè);奮興有志,共成后日功名。或獻城池,或輸糧餉,或投軍效用,或率眾來降,或起義師合兵北伐,或擒妖首地獻天都,本軍師無不破格奏賞,錫爵酬勛。爾等旂常紀績,竹帛垂名,蔭子封妻,自有后來真福;官高爵顯,同沾開國榮光。倘其執(zhí)迷不醒,仍作妖呱崽之仆從;坐昧先幾,甘為死韃狗之守墓,不日天兵所到,捷如摧枯;王威所臨,勢如破竹??v免玉石之俱焚,難免斧鉞之驚悚?!?/p>
———《誅妖檄文》
“爾等官兵人等,雖現(xiàn)為妖官妖兵,亦皆是天父之子女,不過從前誤為妖用,不能不聽其驅使,遂至助妖為害,同天打斗,跡雖可恨,情實可原。今既遇真主當陽,自宜棄暗投明,丞歸正道,滌舊染之污俗,作天堂之子女。且我天王恩高德厚,援救蒼生,凡能敬天識主,傾心歸附,莫不一視同仁,待以異數(shù)?!?/p>
———《誅妖檄文》
“自于今夏本藩克取金花、處、巖三郡,即經(jīng)發(fā)派大隊下取杭湖,攻克寧、紹,親率大隊收服臺州,以圈溫衢而安荃浙,自于吾克臺郡,因見民俗尚淳。是以兵未血刃。俾民安業(yè),又據(jù)黃、太之民赴臺納嘆,故派瑜天福率領一旅之師鎮(zhèn)撫黃巖,又派新授丞相邱善潮等率領義兵收服太平原,原期善加善撫。此皆本藩體念民情,因恐遣發(fā)大隊前來,則官兵眾多,難免擾民之弊,僅遣一旅之眾以示招安,俾使民無驚悸?!?/p>
今時開拓土宇,原因恢復山河,是與民間毫無干涉。爾民人等在妖朝亦是百姓,歸順天朝亦是百姓。只須安守本分,自得老幼無驚,各安常業(yè),慎勿惑信妖言,團練土匪,致取敗亡之禍?!?/p>
———《侍王李世賢勸浙江太平子民各知效順諄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