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人都愛玲娜貝兒?

最近兩個月,你只要上網(wǎng)沖浪,大概率就逃不過玲娜貝兒表情包的刷屏、不少女生連頭像都換成了這只粉紅色的小狐貍。線上流行,線下也火爆,周邊售賣一空,粉絲排隊幾小時只為合個影。
樂園不缺童話,玲娜貝兒是怎么戰(zhàn)勝迪士尼一眾老牌IP,俘獲大批芳心的呢?


玲娜貝兒是靠什么讓大批網(wǎng)民淪陷其中的呢?無它,可愛足矣。
提到「川沙妲己」時,腦中是不是會自動浮現(xiàn)出她標志性的外表,一只粉紅色的小狐貍,時而捂嘴笑,時而抖動著大尾巴,迷人的藍色大眼睛深情凝視著你......
除了超高辨識度的造型,玲娜貝兒的五官也非常幼態(tài),大頭、大腦門、大眼睛、飽滿的面頰、后縮的下巴......這些嬰兒特有的視覺特征,被心理學家稱為嬰兒圖式(baby schema)。

當我們在玲娜貝兒身上看到這些特征時,非常容易喚醒人類對嬰兒臉注意偏向的本能。同時與積極情緒有關(guān)的面部肌肉會自動激活,讓人不自覺地嘴角上揚,產(chǎn)生想要呵護她的沖動,這就是可愛的魔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可愛的事物會喚醒人們內(nèi)心感到溫暖、安全、精神振奮的積極情緒?;貞浺幌赂糁聊凰⒌搅崮蓉悆旱臓顟B(tài),是不是看著看著就心中涌起暖意,忍不住露出了姨母笑?
玲娜貝兒這么可愛,少不了的就是”媽媽粉“。媽粉們的追星日常,就是接”女兒“上下班,準時準點觀看玲娜貝兒的花車表演,并親切地用“寶貝”“兒兒”“女明星”“女鵝”“乖囡”這樣的愛稱來稱呼她。

可愛讓我們在面對玲娜貝兒時變得更加溫柔與積極的同時,也讓我們消費時變得更加豪爽和大方。
Nenkov & Scott (2014) 研究推測,接觸俏皮可愛的產(chǎn)品會刺激消費者無意識地聯(lián)想一系列充滿樂趣的回憶,這使得消費者更加關(guān)注于獲取自我獎勵(self-rewards) 。
這一點也被工程師,廣告商和開發(fā)人員廣泛利用,被稱為“可愛工程(Cuteness engineering)。通過對產(chǎn)品進行可愛改造以激勵用戶、提升參與度、以及影響用戶消費的行為。
這也就意味著身為游客的我們,在樂園后接觸了俏皮可愛的各類玩偶之后,更容易放縱自己的消費行為。我們可能會在迪士尼周邊多住一兩晚酒店,買更多的玲娜貝兒周邊,甚至吃更多的漢堡,這或許就是迪斯尼樂園人均消費一千元起步的秘密。

如今的玲娜貝兒,已經(jīng)成為了迪士尼名副其實的頂流,一舉一動都吸引了大量的目光。但和其它營銷事件一樣,玲娜貝兒的火速出圈,也少不了社交網(wǎng)絡在其中的推波助瀾。
迪士尼玩偶還未正式開賣,就有白鹿、金晨、周雨彤、趙露思、徐藝洋、鞠婧祎等一眾人氣女星曬出和玲娜貝兒的合照,幫助「川沙妲己」刷出了知名度。
小狐貍一經(jīng)迪士尼正式發(fā)布,各種相關(guān)討論話題也沒斷過:“玲娜貝兒自拍”“玲娜貝兒星黛露好像賈玲張小斐““誰才是迪士尼真正的女明星”,天天住在熱搜上的她,仿佛已經(jīng)是個成熟的愛豆了。
隨著相關(guān)話題傳播量級的擴大,粉絲們制作的表情包也隨之出圈,配合各種聊天場景充分激發(fā)了用戶的分享欲,從一個人的快樂變成一群人的快樂。這和娛樂產(chǎn)業(yè)打造流量明星的方式,已經(jīng)相差無幾。
不愧是你,女明星玲娜貝兒!

眾星捧月之下,玲娜貝兒的毛絨玩具、發(fā)箍、文具、家具等周邊產(chǎn)品也全都賣到脫銷,粉絲的搶購熱情進一步抬高了行情,淘寶上代購玲娜貝兒的玩偶,不僅加價三四倍,甚至還需要搭配其他玩具一同銷售。
玲娜貝兒的玩偶越是稀缺、越是難以獲得,大眾就會覺得她更有價值,更想要獲得,這也就是所謂的“稀缺原則”(Scarcity Principle)。也正是這種稀缺,讓玲娜貝兒成了社交貨幣中的硬通貨。
粉絲小齊在采訪中提到“玲娜貝兒現(xiàn)在成了一種時髦的象征,在我周圍,如果誰能夠收到閨蜜或者男朋友送的玩偶,或者能去迪士尼拍一張和玲娜貝兒的合照,是足以讓所有人都羨慕的事?!?/p>
總而言之,我們的錢包是心甘情愿被掏空的。

拋開一切附帶的傳播屬性,僅作為一只手感優(yōu)秀的毛絨玩具,玲娜貝兒也是當代年輕人所需要的”解壓神器“。
畢竟當代年輕人可太難了,上班要996,下班要擠上漫長的地鐵。即便坐在辦公室的工位上,也不知道明天和加班哪個先來,時刻被生活的不安定感包裹著。
在這個時候,一只手感柔軟細膩的玲娜貝兒,能起到和擼貓擼狗同樣的解壓效果。研究現(xiàn)實,撫摸柔軟的毛絨玩偶也能使皮質(zhì)醇的水平明顯降低,讓人放松下來。

《社會心理學和人格科學》表示,毛絨質(zhì)感能滿足我們的心理需求,擁抱毛絨玩具能夠喚起一種平靜、安全和舒適的感覺。
研究人員還做了一次”社會排斥“的心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那些撫摸或擁抱過毛絨動物玩偶的志愿者明顯比沒有這樣做的志愿者要來的更容易接納,更親和。他們得出的結(jié)論是,擁抱毛絨動物玩偶可以明顯地抑制被拒絕的感覺。
研究者甚至希望通過毛絨玩偶展現(xiàn)與活體動物相同的表現(xiàn)方式,能夠支持重建受損的依戀紐帶,幫助人們過上更豐富、更幸福的生活。
對于負重前行的社畜而言,玲娜貝兒不僅僅是一個塞滿棉花和布料的毛絨玩偶,更是一個能夠喚起內(nèi)心平靜、安全和舒適的靈魂伴侶。

在這個忙忙碌碌的時代,每個人一出了學校,都在馬不停蹄地長大,需要去承受來自整個社會的“要求”,我們不能再像小孩一樣隨心所欲。所有條條框框都在告訴你要理性,要成熟,要學會目光長遠,要學會控制情緒。
而作為玲娜貝兒娘家的迪士尼,迪士尼的門票給了一次我們重新做小孩的機會,這里不需要看別人眼色,沒有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樂園只關(guān)心你開不開心、快不快樂。
也只有在樂園里,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當回小朋友,去參加一場又一場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