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式和牛酥皮餅真的“蠻靈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p>
據(jù)《中國風俗詞典》記載,唐高宗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凱旋,時日正逢八月十五。李淵為慶祝北征勝利,特令御廚制作彩色圓餅以祭月,然后分贈給群臣食用。之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各家各戶便都開始食用此種圓餅。后唐明皇將其命名為月餅。此后,朝代更迭,而“月餅”卻始終受到民眾的喜愛。
在江南人的記憶里,中秋節(jié)吃鮮肉月餅,是自古而今的傳統(tǒng),非特急、特要之事而無法撼動。剛出鍋的月餅,還聞得到濃郁的香氣,還冒著熱氣,一口下去,皮酥肉緊有汁水,酥脆的餅皮浸滿了肉汁,這時,一種難得的滿足感便開始在肚內(nèi)升騰,即使再克制的人,也很難不發(fā)出一聲喟嘆。

因此,每當臨近中秋,大家便空前統(tǒng)一地扎堆在各大餅店門口,或長或短地排隊,有人一排六七個小時,但一拿到月餅,因等待而有些皺褶的臉便又會綻放出笑顏。
而在江浙滬如此風靡,節(jié)日前后更是牽動著老中青三代人神經(jīng)的鮮肉月餅,是蘇州人的發(fā)明,屬于蘇式酥皮月餅,又被稱之為"姑蘇月餅",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蠻靈光生產(chǎn)車間
它的表面金黃,狀如包點,外皮則薄如蟬翼、層層疊疊,多的,甚至可以達到上百層,故而入口酥松爽口。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所作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說的就是蘇式月餅?!八趾外敝傅木褪翘K式月餅酥松易化的特點。而這得益于蘇式月餅特有的工法:熱水和面增加面團的吃水量,搟制出超薄的面皮,再將水油面和油酥面混合,像疊被子一樣裹上、攤開,反復四五次,起酥就有兩三百層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蠻靈光生產(chǎn)車間
蘇式鮮肉月餅的靈魂,和酥皮有關(guān),但更重要的還是餡。蘇州的餡只放鮮肉,酥韌有致,入口即化。而近幾年東風突起,刮成網(wǎng)紅之風的蘇式酥皮和牛月餅的餡料選擇,則比豬肉更加嚴格,澳洲進口的“和?!迸H?,在肉食料理中的地位本已牢不可破,和蘇式酥皮月餅相結(jié)合,則更是強強聯(lián)合——和牛肉在經(jīng)過烘烤后,肉脂融化滲透酥皮,其味之鮮香,令人從味蕾到靈魂,都仿佛經(jīng)歷了一次猛烈的震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蠻靈光和牛月餅
實際上,蘇式酥皮月餅從選料到制皮、按酥、包酥、包芯、成型、下盤、烘烤,最后成型,到可以出售,這一些列繁復的工序往往全憑老師傅的一雙巧手,因此,這項傳統(tǒng)手藝憑借在月餅中凝聚的匠人精神而被列入了“江蘇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蠻靈光生產(chǎn)車間
它悠久歷史所積淀的深厚文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使得它在滿足人們懷舊、思鄉(xiāng)等情緒,口味、外形等審美情趣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過許多輝煌。如今,蠻靈光、嵐月樓、菲拉博格 等傳統(tǒng)蘇式月餅品牌,亦在面食糕點行業(yè)大放異彩。蘇式酥皮月餅已然代表了江南歷史悠久的食品特產(chǎn),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積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