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倍認購,千億資金陪跑23津城建
8月10日發(fā)行的23津城建SCP049,票面利率5.6%,8月14日發(fā)行的23津城建SCP050,票面直接突破5%到4.5%,同時伴隨43倍的投標;8月16日發(fā)行的23津城建SCP051,打開下限后70倍投標,最終票面利率3.5%。
10天不到,發(fā)行人融資成本降幅超過200BP!大部分投資者都在陪跑,根本搶不到量。
7月政治局會議表達對化債的呵護,8月的超預期降息則體現寬貨幣決心。7月政治局會議提出“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表達對化債工作推進的呵護,也為城投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由點及面推動降低核心成本、存量債務展期、適度債務置換甚至個別債務重組將是大勢所趨。而8月在內外需雙弱的環(huán)境下,MLF利率超預期降息15bps,穩(wěn)定市場信心,也體現出寬貨幣的決心,長端利率中樞也有逐步靠近MLF利率2.5%的趨勢。政策端對于債券市場的支撐也是造成此次津城建超短融債券發(fā)行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2023年,我們看到蘭州、柳州、濰坊等地區(qū)通過各種努力,向市場釋放了非常友好的信號,至少債券收益率出現了大幅度下行,市場愿意相信這些地區(qū)的城投平臺。
對于2023年的信用債市場來說,最大的矛盾可能是監(jiān)管機構一次次強調打破城投剛性兌付,與債券市場普遍存在的城投信仰的矛盾。
城投債,是懸在債券市場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城投公開債打破剛性兌付,那可能就是傷筋動骨的事件。
對于市場來說,盡管收益率已經出現明顯的分層,但是要說城投公開債發(fā)生違約,可能大家也不認為這種事情會在短期內發(fā)生。
當然,這并不能說因為信仰,我們就無視城投債的風險。無論是任何投資,都是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取得平衡,有人不愿意去賭城投信仰,有人愿意為信仰買單,只有不同,沒有對錯。債務置換和金融化債一定程度上都帶有中央信用注入的內涵,需要一系列的政策配套及流動性支持工具才具有現實落地的可能性,而地方政府化債則是將地方資源和信用加注于融資平臺,這也是其他投資項目所不具備的政策傾斜。
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合格投資者參考、交流之目的,不構成投資建議,具體項目信息合格投資者請關注私信,合格投資者認定可詳見2018年發(fā)行的資產新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