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演化
阿航讀后感,今天要分享的是《國富論》
如今,我們已經習慣使用電子貨幣。十幾年前,主流貨幣還是紙幣。電子貨幣相比紙幣有這幾種優(yōu)勢:方便、快捷、高效、無需找零、無法被偷或被搶、無需擔心被磨損折舊假幣。
紙幣沒有出現(xiàn)之前以貴金屬(金、銀)充當貨幣。紙幣相比金屬貨幣有這幾種優(yōu)勢:輕便、易攜帶、不易被匪徒搶、不必擔心缺斤少兩(經常有人故意磨損金錠以謀取利潤)、非常容易驗明真假(經常有人往金錠里融合其他便宜的金屬,要驗明這一點非常麻煩)。
貴金屬沒有出現(xiàn)之前人們以牲畜充當貨幣。貴金屬相較于牲畜有這幾種優(yōu)勢:耐保存(牲畜會生病、死亡)、可以任意分割成合適的價格購買等價的商品(牲畜是不可分割的,牲畜只有被殺)。
牲畜之前人們以物易物。牲畜相比以物易物有項優(yōu)勢:假如一個鐵匠需要面包,而面包師不需要鐵器。那么鐵匠就需要用鐵器去換取面包師所需要的東西,然后再來交換面包,是個極為繁瑣的過程。而使用牲畜充當貨幣以后,鐵匠就可以牽著一頭牲畜去換取面包了。
貨幣的發(fā)展與政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首先要有一個強力政府來統(tǒng)一貨幣的發(fā)行,這個政府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公信力,公信力是以武力為基礎支撐的。而且政府還需要不斷地維護貨幣體系的運行。比如:打假、決定貨幣的發(fā)行量。
無論是以物易物還是以貨幣購買某物,其背后的原理是等價交換。貨物或者貨幣背后代表的是勞動的價值。而勞動價值有雙重含義:一是使用價值,二是交換價值。
什么是使用價值?比如說:用貨幣購買食物,吃下去的食物就代表了使用價值。
什么是交換價值?比如說:你不可能用吃剩下一半的食物去交換購買食物時所用的貨幣。因為食物被吃下去了,交換價值降低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