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孫蟾頭龜簡介
中文名稱:亞馬孫蟾頭龜
拉丁名稱:Mesoclemmys raniceps
英語名稱:Amazon Toad-head Turtle/Black-lined Toad-head Turtle
別稱:黑線蟾頭龜
原產(chǎn)地:奧里諾科河、亞馬遜河、玻利維亞北部盆地,秘魯、哥倫比亞東部、委內(nèi)瑞拉南部和巴西西北部。


形態(tài)特征:背甲較為扁平,棕褐色,呈橢圓形,頸盾細(xì)長,盾片上有黑色斑點。腹甲中央黑褐色,前沿和后端邊緣會呈現(xiàn)出一些黃色補丁,間喉盾將喉盾隔開,但不完全隔開肱盾。頭部寬大,頂部呈黃褐色、灰褐色或棕褐色不等,有黑色斑點,下頜為黃色,有一對觸須,自鼻孔部有一條黑線通過眼睛和鼓膜,頭頂有兩條幾乎對稱的黑線分別連接兩眼。臉部的黑色線條和黑點在幼龜時特征尤為明顯,隨著龜?shù)拈L大,線條和黑點會隨之變淡,有些線條甚至?xí)嚅_。四肢為深褐色,指、趾間具有發(fā)達的蹼,前肢5爪,后肢4爪。尾短。

生活習(xí)性:亞馬孫蟾頭龜是側(cè)頸龜亞目、蛇頸龜科、中龜屬下的一種水棲龜,體長約30厘米左右。它們喜歡居住在流速緩慢、底部泥濘的小水體中,比如山泉小溪、池塘、小型河流湖泊、瀑布下方等。作為夜行性龜類,亞馬孫蟾頭龜羞澀怕生,不過2-3歲進入青春期后,會有一定的侵略性。它們水性非常好,水棲性也非常高,極少上岸,除了產(chǎn)卵或原棲息地干涸必須去冒險尋找新的適應(yīng)它們生存的環(huán)境的時候,才能在岸邊看到它們。它們?yōu)槿馐承札旑?,主要以魚類、蛙類、蝌蚪、水生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它們有著強大的下顎,因此可以輕易地咬碎螃蟹、蝦和蘋果螺等食物。在人工飼養(yǎng)時,亞馬遜蟾龜可以接受人工龜糧,不過我們建議輔助一些魚類、昆蟲、蚯蚓、蟋蟀、墨魚骨等食物以保證飲食的多樣性及營養(yǎng)充足。在原產(chǎn)地,它們每年7-8月開始筑巢產(chǎn)卵,據(jù)稱每年可產(chǎn)卵多達4-8次,每窩2-8枚卵,其龜卵的孵化期較長,保持28-30攝氏度的恒溫環(huán)境,也需要約4-5個月時間來完成幼龜?shù)姆趸?,新生的幼龜體長5厘米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