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企鵝日】“Penguin”:從張冠李戴到李代桃僵
如今,當人們向搜索引擎中輸入”penguin”一詞時,不出意外的話,顯示的結(jié)果基本上都會是Spheniscidae,企鵝科的物種。 然鵝,如果西元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以前就有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引擎的話,”penguin”的搜索結(jié)果就不再只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shù)钠簌Z了。彼時的“penguin”之名屬于另一個鳥類物種——大海雀(
Pinguinus impennis
)。 大海雀原產(chǎn)于北極地區(qū),是不會飛的黑白配色海鳥。人類對牠們的狩獵開始于史前時代,但是真正將牠們從星球上抹去的,是16至19世紀規(guī)模不停擴大的商業(yè)化獵殺。一開始,是為了皮肉,油脂和巨大而易于采集的蛋(不會飛的大海雀在地面上產(chǎn)卵)。但是,獵殺在大海雀日漸門衰祚薄之時仍在繼續(xù)。不過此時的目標,是為了制作用于宣傳保護大海雀或者是單純滿足收藏欲望的標本。 與此同時,歐羅巴的海員們在南半球邂逅了一群群同樣不會飛的黑白配色海鳥。遠道而來的旅人們驚呼:原來那些胖鳥同時在南北半球都能找到!自然,”penguin”也同時成為了這些鳥在人類世界中的代號。這正是今天我們所知的——“企(站著的)鵝”。海員們很快發(fā)現(xiàn),演化自大洋孤島上的企鵝對人毫無戒備,不會飛的牠們也同樣在地面上產(chǎn)卵筑巢…新的獵殺悄悄地拉開了序幕:位于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之間的麥夸里島上,提煉企鵝油的鍋爐殘骸仍舊靜靜地矗立在那里,無聲地述說著那塵封的暗黑記憶。 現(xiàn)實中,因為地理位置相距萬里,企鵝與大海雀從未謀面。但是,幾乎毫無瓜葛的牠們,同名,卻不同命。1844年,地球上最后一對大海雀在冰島被殺。與此同時,牠們的寶貝蛋也被獵人在意外之中踏成碎片… 自此之后企鵝便成了世間唯一的“penguin”。 2023.04.25 世界企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