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好底板的難度——競技者power,唯佳x和斯托茲
??????

??????? 制造好底板的難度到底在哪里?我覺得核心還是手感方面的。頂級的底板,比如金標vis,官方數(shù)字968,尼塔庫大師內(nèi)置,斯蒂卡145和岸度zco等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那就是手感上的一致性,它們都有自身的風格,都有一種剛的或者柔的東西在里面。而不那么好的底板,手感的一致性就不夠,要么是覺得發(fā)空,要么是發(fā)糠,要么是發(fā)木;而且在中小發(fā)力下的時候,手感是尤其的模糊,要么不夠剛,要么不夠柔。我們知道vis沒透板之前其實有點木,但它木歸木,拉球也是持球的,不會說木而不持球。而官方數(shù)字968,它小力量下是感覺偏純木的,但拉球的剛性實際上是很好的,透板之后是酥脆的。好底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制造出來的,現(xiàn)在在手感方面能做得特別出色的制板廠家其實不那么多,也就蝴蝶,斯蒂卡,紅雙喜和驕猛,然后岸度和尤拉貌似是在找驕猛代工,而挺拔是在找日本的在代工。
?????? 以前和雙反之類的球友打,不覺得競技者power的手感模糊,因為和雙反的打,很多時候是上旋球?qū)ィ坏烷L膠打的時候,很多球都是中小力量下的處理,對旋轉(zhuǎn)需要很敏感的控制,對控球需要非常敏感的手感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覺得競技者power不夠敏銳了。這板子配外套的底勁是沒問題的,上旋球威力十足。反手是配的40度的德套斯托茲,正手是47.5度的唯佳x。但這里需要注意,因為唯佳x的膠面相當?shù)捻g,所以這塊套膠的底勁是提升了,但裹球的難度也高了,不是配每塊底板都能吃住球。
?????? 配兩面德套,競技者power手感就顯得過于模糊,或許配兩面高密海綿,或者配兩面粘套,整體的手感會提升。但我之前也試過正手狂飆刷油,配上去不太噴,是穩(wěn)為主的風格。配刷油狂飆的時候,手感不那么模糊,持球算是不錯,但不噴彈,有點類似林高遠alc的風格。換成澀套正手之后,出球速度提升是明顯的,但持球明顯減弱了。所以這就有點尷尬,配刷油狂飚是持球的,但不夠噴,進攻威力不太好;配澀套正手的時候出球的質(zhì)量是提升了,速度提升是明顯的,但持球也又降低了?;蛘哒种荒芘湔承酝馓撞拍苓_到持球和威力的平衡,但暫時沒試過。就正手唯佳x來說,拉球手感真的不太行,不太裹球,板子的手感不太優(yōu)秀,甚至有點發(fā)空,拉球的時候拉不實在。所以我說底板制造難度不小的,手感要做好很難,這支競技者power好像是國內(nèi)代工的,但具體是誰,未知。
?????? 反手斯托茲,出球的威力是夠的,透板之后相當?shù)膰?,這支底板配外套威力是足夠的,畢竟是內(nèi)置纖維底板。但也不得不說,手感真的很一般,小力量下的控球,搓球,拉沖下旋球,手感真的模糊,不是木,也不是脆,有點發(fā)糠的感覺。不過考慮到這個價位,它的兩面的進攻威力其實是很有性價比的,但手感就真的不太好,沒有特別一體性的感受。尤其是搭配兩面德套的時候,手上有點虛,持球不實,正手拉球不實,反手出球的旋轉(zhuǎn)不太好。
?????? 好底板真的不容易造出來,外置的板子很難做得持球,內(nèi)置的板子很難做得快速,手感上很難做到一體性好,剛性和柔性的平衡,小力量的控球和大力量的拉沖的手感的協(xié)調(diào)性,總之,難度是很高的。競技者power配外套威力是夠的,但手感不夠高級,甚至也不夠中級,這是個問題。高手謹慎選擇,因為高手的手感都好,這支板子很難滿足你。初級和中級的可以考慮,但配膠就需要研究了。這板子威力是夠的,所以中等水平的也可以考慮,但手感確實不夠高級。
??????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制造好底板,能經(jīng)受手感甄別的好底板很難的。水平越高的越能察覺底板的手感的細微之別,所以水平差點反而是不挑器材的。多學技術,你就會對底板更挑剔,這事兒好還是不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