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能量看美德

在我們生活中,周圍的人、媒體和主流媒體幾乎都在提倡美德,而我就以我的消極思想去解讀這些東西。
在我們生活中,周圍的人、媒體和主流媒體幾乎都在提倡寬容。在我看來,寬容是一個現(xiàn)在社會希望所具備的美德,而這種美德的對立的一種性格“報復”才是促進社會進步的一種更強力的動力。肯定有些人反對,沒關(guān)系我不聽,而且今天是來講美德的。
寬容對于每個人來說,應(yīng)該是希望周圍人都是寬容的,自己就不一定了,雙標每個人都會有點。當世界上,人們其他人都是具備寬容別人的美德,自己日子就好過了(不是嗎?)。
我覺得這是一種反饋,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骄褪侨后w意識和個人意識的反饋(這些都是我起的名字),從群體意識對個人意識等的信息收集,讓人們覺得某個行為(寬容)是怎么樣的。大家都會認為人人之間寬容理解好啊,我如果犯錯了了別人會原諒我,這樣世界就會和諧和平了。每一個人會想到這樣就不會收(受)到應(yīng)有的責備和處罰,所以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寬容是不錯的。然而事實上是,對于個人只是希望別人容易寬容理解自己而已。但是整個圈子形成了之后,整個社會、國家和世界就會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環(huán)境,去灌輸美德等于好的,從輿論以及教育等。一部分的人,知道美德的定位和正確的使用這些美德(往大了說一些富人的慈善生意,往小了說就是每個人在別人眼里的定位),還有一部分人就沒有那么聰明或者說是沒那么幸運,在一些家長和大環(huán)境下“做到這些美德給糖,做一些與美德相反的事情的話就給棒子”。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人并不能把握尺度,在別人的過分要求下,他們會非常容易的降低自己的底線以滿足別人(或許這就是奴性)。長大后靠自己了沒有家長給糖了,大環(huán)境也不會對每個人負責頂多發(fā)個錦旗了,最后為了生存就經(jīng)常被生活扇嘴巴了。
可以想想現(xiàn)在自己的處境,什么情況下會原諒別人,什么情況不會被原諒。自己和老板,這兩個角色中任意一人出錯,會是怎么樣的情況。小孩子和家長,這兩個角色中,任意出錯一方,最終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以上的絕大數(shù)人都會遇到,然而有一些人很容易得到原諒,他們掌握著另一方角色掌握不到的方法和力量。由此可見,妥協(xié)一方的人被迫具備美德。
所以很多美德都是如此,有區(qū)別也是半斤八兩,所以所公認的美德并不是單純美好,出發(fā)點大多是自利的態(tài)度。我們列舉下傳統(tǒng)美德,忠、孝、誠、義、禮、 信、廉、 恥。這些多多少少都是從自身(統(tǒng)治者)出發(fā),然后從下到上的一種反饋,由上向下的一種約束。在這里,還有一些人或者團體會用這些東西來裝裱自己,實際上背后做了什么別人并不知道。
所以到最后該恨的恨該報仇的報仇,復仇才是最強勁的前進動力。對于報仇,再多說幾句每個人都希望別人不要對自己報仇,如果能以德報怨是最好的(不談是否有其他目的)。從而大家(擁有能量的人)對這些貶低和打擊。 反觀,很多一些過上相對來說是好日子的人,可能希望世界上人都選擇原諒。一是不希望被人惦記,自身的健康安全的成長;二是不希望不如自己的人超越自己(不然哪里找優(yōu)越)?負面的心理合理引導是一個人快速成長和發(fā)展的動力,對于個人的快速成長和發(fā)展,很大可能對一個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產(chǎn)生作用。所以我認為,有仇報仇有冤報冤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希望大家對自己的仇人不要心慈手軟。
當然,所有行為都要合法,畢竟竊鉤者誅。
最后,我并不是說這些美德不好,在穩(wěn)定社會環(huán)境起到了積極作用。而是希望那些擁有這些部分美德的(從某種意義上是實在人),違反了自己內(nèi)心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和話的時候,不要覺得良心會痛,也不要用這件事來精神折磨自己,自私自利是正常的,況且良心不是時時刻刻存在的。
看事情就像拋硬幣,做人可能就是扔色子。以上都是我胡編亂造有感而發(fā),條理也不夠清晰見諒,如有巧合純屬虛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