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孫權勸學》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孫權勸學》。
下面我將按照說教材、說教學設想、說教學目標、
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說課。來源:YG
第一、 說教材
本單元選取的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為人類歷史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生動感人、廣為流傳的事跡?!秾O權勸學》講的孫權勸東吳大將呂蒙讀書的故事。本文語言簡潔精練,寥寥數(shù)語種描摹出人物說話時的口吻、情態(tài)、心理,人物個性鮮明堪稱人物語言描寫的精品之作。同時文章宣揚一種謙虛好學,重視閱讀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有較強的教育價值。
第二、 說教學設想
在這一節(jié)課上,我想堅持十六字方針:“吟誦為本,注重基礎,品味探究,適當運用”,讓讀貫穿課堂,還文言文課堂書聲朗朗的本來面目。
第三、 說教學準備
為了擴大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搜集《三國演義》的人物圖片,名聞軼事,課堂上展示。
第四、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 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掌握并運用本文中的成語。
2、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做到當堂背誦。
3、 品味人物對話的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態(tài)、心理,并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朗讀體驗。讓讀貫穿課堂,在讀中感知故事情節(jié),品味人物個性。
2、 探究交流。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學生對話,與
老師對話,達到知識的互補與提高,有助于營造和諧民主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謙虛好學,追求進步,重視閱讀的精神。
第五、 說教學過程
一、 視頻導入,激發(fā)興趣
播放《三國演義》的片首曲把學生的思緒帶到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認識叱咤風云的亂世英才,辨別與本課有關的三國人物,導入本課。
二、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 個人自由讀,培養(yǎng)學生看注釋讀書的習慣。
2、 分角色朗讀,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初步品味人物對話語氣。
3、 老師示范讀,讓學生聽清字音,聽清節(jié)奏,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體驗。
三、 合作交流,展示自我
首先小組分工,各司其職。我先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每組明確分工。每組的任務依次是:理解字詞、翻譯句子、復述課文、品味語言、揣摩心理、分析個性、討論寫作特點。組長再給每個人分工除以上工作外,每人講一個跟三國有關的故事或說一個跟三國有關的成語、格言、俗語、歇后語等。
其次,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為學生指點迷津。輪流展示成果時,其他組同學可隨時糾正、補充,老師適時點撥。
為強調重點,加深印象,適時練習,通過投影本文重點進行梳理。
四、 分組演示,創(chuàng)造性閱讀
在學生探究合作,老師強調的基礎上,學生掌握得怎樣,為了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每小組抽四人,一人讀旁白,三人分別扮演孫權、呂蒙、魯肅,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態(tài)、語氣等進行角色朗讀,可以適當帶上動作。在讀的過程中,可補充文中空白。如“蒙辭以軍中多務”,省略了許多未說的內容?!懊赡耸季蛯W”,如何學,本文沒說,盡可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最后,呂蒙究竟談了些什么讓魯肅大驚?這些內容盡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去補充。在補充時可用文言可用白話,也可以文白夾雜,教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五、聯(lián)想鏈接,精神內化
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請用一句名言、俗語、古詩文等進行解釋。如: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
▼書到用時方恨少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
▼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