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有多好?
作家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寫道:
“我不夠成熟,不夠圓滑,不夠老練,沒關(guān)系,我只不過是一個晚熟的人?!?/strong>
當(dāng)今的時代,到處都有速成的機會和浮躁不安的人群。
早熟的人,往往能夠抓住機會實現(xiàn)躍遷;晚熟的人,卻總是被落在身后慢慢追趕。
但是,晚熟的人未必不能成為贏家。
他們不通人情世故,卻有難得的真誠;不懂趨利避害,卻有珍貴的善良;不能一飛沖天,卻有十足的后勁。
速成固然可貴,晚熟亦是難得。

晚熟的人,感情最真
前段時間,綜藝《明日之子4》收官之際,導(dǎo)師樸樹的一句話上了熱搜。
他對臺上的年輕人說:“以后我不會當(dāng)老師了,為人師表和冒充長輩實在太累了,因為我覺得我也是個孩子!”
也許換個人來講,大家根本不會買賬,但樸樹確實有歲月帶不走的少年模樣。
他說話直白,卻句句坦率,保持幾十年如一日的真性情。
春晚被安排假唱,他不配合地偷偷溜走,被經(jīng)紀人抓回來便全程黑著臉表演。
深夜正錄著節(jié)目,他突然站起來告訴馬東:“到點了,我要回家睡覺了?!?/p>
某檔節(jié)目的舞臺上,主持人問他為什么來參加,他毫不掩飾地回答:“缺錢。”
他做事直接,卻件件真情,擁有渾濁世間少有的赤誠心。
曾有一個相熟的年輕人,開口跟他借30萬,他二話不說就借了。
沒想到,年輕人拿著錢跑路了。
親朋好友便四處追查,找到了借錢的人,讓他當(dāng)面給樸樹解釋。
結(jié)果,樸樹沒怪罪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告訴你啊,你還不起錢,就不要來見我?!?/p>
樂隊里的吉他手程鑫患上癌癥,他毫不猶豫傾盡家產(chǎn)為他治病。
醫(yī)生告訴他,程鑫已無康復(fù)希望,他仍不愿放棄。
經(jīng)紀人提醒他,僅幾個月治療就花掉了他幾年的收入,卡里的錢根本不夠。
他卻堅定地說:“不夠,我們就去簽公司,賣身嘛,跟救人比起來,合約算什么?!?/p>
但程鑫還是沒能戰(zhàn)勝病魔,樸樹含淚向他承諾:“我會照顧好你媽媽。”
從此,只要樂隊有收入,他都會寄給程鑫媽媽一份。
這種不遮不掩的耿直、掏心掏肺的真誠,讓他成為了大家眼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羅振宇說過:
“沒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往真誠,因為真誠本身就是道路?!?/p>
人這一生,最難求的就是不屑世故的真,最難遇的就是重情重義的誠。
按部就班走向成熟的人,會漸漸被世間冷暖磨去棱角,在追名逐利中日益浮躁。
晚熟的人卻心思澄澈,行事方式簡單,哪怕懂得套路,也不屑于使用;識了人心,也懶得去苛責(zé)。
跟晚熟的人在一起,你身上的好,會被時刻銘記;你付出的情,也會被他們加倍歸還。
這份真心,最簡單也最可貴,值得我們妥善珍藏。

晚熟的人,都很包容
《晚熟的人》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善良的人都晚熟,而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來開竅了,但仍然保持善良與赤誠?!?/p>
有時候,對人情世故的遲鈍和懵懂,不是心智難以分辨是非,而是充滿善意的謙讓包容。
前幾年,一提起主持人阿雅,大家就會想到她裝傻扮丑的模樣。
學(xué)生時代,她是大小S等一眾姐妹口中負責(zé)跑腿的“男人婆”。
進入娛樂圈,她是吳宗憲經(jīng)常掛在嘴邊調(diào)侃幾句的“女丑角”。
別人不愿意接的梗、出的丑,她來者不拒,還笑盈盈地說:“他們虧我是因為愛我”。
其實,這份愚鈍溫吞背后,都是她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良。
小S總在節(jié)目里取笑她,她都不會放在心上,反而時刻記著自己做節(jié)目時,小S放下工作來捧場。
大S總在生活中挖苦她,她從不會為此翻臉,反而一直感激父親去世時,大S為她忙前忙后。
事業(yè)再攀高峰后,她依舊不在姐妹們面前擺架子,起爭執(zhí)時也會主動服軟。
節(jié)目《很高興認識你》中有一個片段:
阿雅迅速把手伸到周迅眼前,周迅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她很詫異,問周迅為什么不害怕。
周迅說:“因為我知道你一定不會傷害我?!?/p>
她身上柔軟的善意,展現(xiàn)出了強大的力量,獲得了周圍每個人的放松和信任。
阿雅四十歲才完成蛻變,從唱著“紅豆大紅豆”的搞怪女孩,成為知性優(yōu)雅的氣質(zhì)女神。
但她始終保持善良包容,那些吃過的虧都成就了她的豁達胸懷和強大內(nèi)心。

雨果曾說:“善良的心是不屬于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p>
早熟的人往往更聰明,懂得趨利避害,凡事以自我為重心。
而晚熟的人往往更包容,愿意相信美好,凡事給別人留有余地。
他們豁達且重情,寧愿被傷害,也不愿虛情假意;
?
他們堅韌又善良,寧愿受委屈,也不愿違背良心。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心中常懷溫柔與善意,遇事總有理解和尊重,上天終會加倍贈予美好。

晚熟的人,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
泰戈爾曾說:
“最好的事情總在不經(jīng)意的時候出現(xiàn),所以不必慌張趕路,按自己的節(jié)奏,步履不停地走過每個今天?!?/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qū),有人走在前面,有人落在后面,但終會在某處相逢。
?
不必羨慕別人走得太快,只要腳踏實地向前,或早或晚都會迎來別樣精彩。
國畫大師齊白石,一生都活在與眾不同的節(jié)奏里。
他不為年齡所困,而立之際學(xué)畫,知天命后“北漂”。
從小學(xué)習(xí)木匠手藝的他,長大后順理成章地當(dāng)了木工。
偶然間,他在雇主家看到一本《芥子園畫譜》,頓時愛不釋手,打定主意要學(xué)畫畫。
那時,他已經(jīng)27歲,身邊的人都勸他不要折騰,安安分分過日子。
他卻義無反顧地從頭開始,四處拜師、學(xué)藝,潛心鉆研二十年,成為當(dāng)?shù)赜忻漠嫾摇?/p>
50歲那年,他本想回鄉(xiāng)養(yǎng)老,不料遭遇戰(zhàn)亂,索性孤身一人前往京城賣畫。
沒想到,他的畫在京城不受待見,價格比別人便宜一半,依舊無人問津。

但他不為身份所困,愿意放低姿態(tài)向年輕人學(xué)習(xí)。
畫家陳師曾鼓勵他創(chuàng)新風(fēng)格,他便閉關(guān)練習(xí),扎根生活,慢慢摸索屬于自己的特色。
最終,他憑借多年的鉆研和積累,提升了藝術(shù)境界,開創(chuàng)出齊氏紅花墨葉派。
更難得的是,他也不被名利所困,享譽盛名,不改初心。
有人找他畫鴿子,他就專門養(yǎng)一群鴿子來觀察,連鴿子身上的羽毛都會一五一十地數(shù)清楚。
有人勸他抬高畫價,他卻不想占名聲的便宜,依舊按照剛來北京的價格賣畫,并謝絕討價還價。
27歲學(xué)畫,58歲成名,90歲還在堅持創(chuàng)作,不愿隨波逐流的他,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怡然一生。
其實,過早成熟的人生未必持久,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堅持,才能留得下繁華。
不疾不徐地享受過程,汲取養(yǎng)分,穩(wěn)穩(wěn)地扎根大地,終究會枝繁葉茂。
余生不必慌張,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哪怕道路遙遠,旅途寂寥,堅持走下去,定會水到渠成。

哲學(xué)家叔本華說過:
“年輕人很早就洞察人事,諳于世故,預(yù)示著本性平庸。
如果年輕的時候,處事笨拙,比較晚熟,說明他具有高貴的品質(zhì)。”
晚熟的人,磨煉過心智,積蓄了力量,反而會厚積薄發(fā),后來居上。
擁有敢愛敢恨的真誠,豁達樂觀的善良,從容不迫的心態(tài),命運就永遠不會落入頹境。
晚熟意味著更癡,更笨,也更慢,一時難免會落下風(fēng),最終卻能贏了人生。
就像《游戲人間》的歌詞中所寫道的:“也許有一天,我們再相逢,睜開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
畢竟,人生不是一瞬定勝負的沖刺賽,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走到最后,才是贏家。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