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維爾讀者解讀
內維爾也許不是一個商人,也不是售賣靈性商品的靈媒。他以感恩而死的方式發(fā)表演講,允許任何聽眾自由錄制和傳播(這也是他的數百篇演講現在在網上流傳的原因)。
由于版權未更新,他的大部分書都在公共領域。
關于內維爾,就沒什么可加入什么特別的群體,也不需要什么與眾不同的標簽,更沒有所謂的周邊商品售賣。
只有這個人和他的想法——以及你嘗試它們的決心。
?
內維爾想法背后的方法可以簡化為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公式。
這個公式很簡單,但不要很草率地運用。這個公式需要一些堅持。
我們現在將探索這三個步驟中的每一個。
1.每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都始于一種強烈的欲望。
不要被這聽起來有多簡單所迷惑。
我們整天帶著欲望走來走去,想著: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要錢;我想要性和浪漫;我想讓這個人關注我;我要這個成績;諸如此類。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欲望只有膚淺的理解。我們對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不誠實,因為我們常常不承認,在內心深處,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們生活在一個表面上充滿個人放縱和自由的社會里;但是我們不喜歡向自己承認那些我們覺得不適合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形象的事情——一個旨在吸引他人的自我形象,但它可能不再適合我們。
我們也混淆了手段和欲望,有時說我們想要一份特定的工作,例如,當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安全感。
我想分享一個個人故事,在這一章中我會非常個人化,因為我在描述內維爾一個人和一種哲學,這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而且非常實用,如果你認真對待這份材料的話——我覺得我有義務以個人經歷來證明我的話。
?
經驗是內在道路的經驗主義,我將從與這第一步有關的經驗主義開始:明確的欲望。
幾年前,我認識一位著名的靈媒——雖然不是家喻戶曉,但卻廣為人知。
我覺得她有真正的精神天賦。我不喜歡她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個人覺得她可能是個暴力的人;不是身體上的暴力,而是情感上的:
她會操縱別人,欺侮別人,還會把別人推來推去。
?
我并不特別喜歡她——但我確實覺得她有真正的直覺天賦。
(人們往往是片面的——對人類事務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并不等同于道德或同情心。)
一天晚上,我和她在某個停車場聊天,她停下來,對我說:“你知道你想要什么嗎?你想要權力。
但你的問題是,你有一個過度發(fā)展的超我。"
?
我一聽到這個就想把它推開。我花了幾年時間把它推開。
我想:我不要你這樣的權力。
我不想要那種把人推來推去,欺負人,對人施暴的權力。
所以我回避了她的話。但它困擾著我。我永遠無法擺脫它。
?
有時候,我們會(也一定會)被自己內心不為人知的東西所困擾,這些東西讓我們非常不舒服——但這可能是真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不得不承認,這個有缺陷的東西確實告訴了我真相。
?
但她也提供了一個我不想要的權力的例子:操縱和攫取的權力。
她讓我開始思考我真正想要的力量:為了看穿我在這個世界上的計劃,在身體上、智力上和藝術上發(fā)揮我的意志的能力。
并且通過盡可能少的中間人直接這樣做。
選擇基于相互親和力、尊重和建設性的關系,或者放棄任何關系。
履行我真正的債務,而不是空洞的義務。
當內維爾談論欲望時,他不是在膚淺地談論。
他真的希望你深入事情的本質,你可能想要一些讓你不舒服的東西。
有些方面我們不喜歡看到自己。
但是內維爾堅持認為欲望是上帝在對我們說話。
上帝也是。
離開一個深深的個人渴望就是離開你內心的上帝。
本質上,我們都想要同樣的東西:實現我們內在的基本理想,在我們總是被拉向的自然方向上鍛煉、展示和發(fā)揮我們自己。我們希望被人看到和理解。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靈修小組,一位女士在會上描述了她是如何在一個明媚的冬日在家門口制作冰雕的。
下午一些朋友來參觀,她很希望他們能在她的雕塑被太陽融化之前看到它。
她不好意思把朋友的注意力引向它,但同時她又渴望自己的作品被人看到。
這位婦女把這描述為一種懺悔,表達了對她假定的自我中心的悔恨。
我很認同她在講述自己故事時的自我表露——但我強烈地感覺到,她沒有什么可感到羞恥的,也沒有什么可坦白的。她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東西。
她有能力這樣做。
她為什么不想讓她的朋友們看到它呢——為什么要把她的光芒隱藏起來呢?
她的作品在被午后的陽光拍下之前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她的行為向世界講述了她,也就是說它講述了人類所有的創(chuàng)造力。
自我表達是要被尊重的。
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是可以看到的。
你澄清的欲望是神圣的語言;這是對創(chuàng)造的渴望。"上帝看著很好"對你的目標要非常清晰、熱情和直率。
2.?你的想象力在身體躺著或者坐著的狀態(tài)下豐富。
這是我們開始制定欲望的地方。
?
當我們有目的地進入身體不動的狀態(tài)時,創(chuàng)造力就開始了。
選擇一天中你想進入冥想的時間。
納威選擇的時間是下午3點
他會吃午飯,感到疲倦,并心甘情愿地進入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通常是在安樂椅上,盡管沙發(fā)、床或瑜伽墊也可以。
這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通常認為冥想是一種敏銳的覺知或正念狀態(tài)。
我們不認為冥想是困倦。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使用這些術語。
?
內維爾認為,當我們進入被稱為催眠狀態(tài)的“中間”狀態(tài)時,我們增強了我們的精神創(chuàng)造力。
?
催眠狀態(tài)是介于清醒和睡眠之間的階段。晚上你在里面,就像你在漂流一樣;你在早上醒來的時候就在里面(有時被稱為睡眠不足癥)。在這種時候,我們的思想非常敏感和易受影響。
遭受抑郁或悲傷的人經常把清晨描述為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刻。
我確信,原因是因為我們理智分析的大腦休息了。
我們是有意識的,擁有感官意識;但是我們也處于一種非常易受暗示、易受影響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情感被強烈地感受到。
我們缺乏分寸感。
?
我可以從經驗中證明,如果你試圖解決一個個人問題,千萬不要在凌晨5點躺在床上嘗試。
起床冥想,或者看電視,或者做任何你必須做的事情,但是請記住,你的邏輯大腦還處于半清醒狀態(tài)時,無意識的小魔鬼很可能會非常放縱。
?
當你的分析頭腦處于低谷,你的情緒很活躍,很難處理問題,或嘗試有遠見的行為。
但出于某些相同的原因,這也是一個可視化你的欲望的好時機。
?
隨著你理性障礙的消除,你的思維,如果被正確利用,可以帶你進入不可思議的道路上。
?
正如我們將很快探討的那樣,心理學研究人員在嚴格的條件下進行了研究,得出了非凡的發(fā)現,即當受試者被誘導進入一種徘徊在清醒和睡眠之間的放松狀態(tài)時,是通過理智腦分析功能的減退,人們發(fā)現他們的心智出現了更高的超物理創(chuàng)造能力。
納威說要進入這種身體靜止的狀態(tài)。
我們可能會發(fā)現在每晚睡覺前做這件事最容易。雖然他并沒有強調在每天清晨做,但我認為我們同樣可以推斷那也是一個可行的時間。
你可以在自己特意冥想的時間內做這件事,只要你感到舒適和不受干擾,并且可以不受約束地進入一種非常放松的身體狀態(tài)。
如果你很難放松,就像許多人一樣,那么在晚上入睡前,進入并意識到這種狀態(tài),讓身體自然接管。
然而,你需要在入睡前做下一步——第三步,因為這需要有意識地控制你的思想。
3.形成一個有情緒互動、簡單的愿望實現后的心理場景。
?
在納威的一次洛杉磯講座上,一個女人詢問他,她渴望結婚——她該怎么辦?
他讓她表現出她手指上戴戒指的感覺。只是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在心理上假設戒指戴在手指上的感覺。感受它的重量、帶子的密度,也許還可以感覺到自己在手指上旋轉它。
不要做任何身體上的事情,只是感覺它。
?
你想要什么?
也許你想從另一個人那里得到一些東西。
制定一個暗示其實現的場景。也許只是一次握手——傳達你已經收到了你想要的東西,它已經完成了。
不要把自己做這個動作看成是在屏幕上看,你必須在動作中感覺到自己,并且從實際表演的角度去看它。
你不是在看,你是在表演。
如果我想象自己在爬梯子,納威說,我看不到自己在爬梯子——我只是在一直爬!
?
讓你的精神場景非常簡單;它讓思想不會走神。
確定一個清晰的身體動作來傳達你的目標的實現,然后從這個結果開始思考和感受。
總是從目標實現后的畫面去思考。
?
納威告訴我,當你睜開眼睛時,你會回到這里,回到平凡的世界,回到你可能不想去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堅持這樣做,你的假設最終會變成事實。
如果你想去巴黎,當你睜開眼睛時,你仍然在皇后區(qū),你可能會失望。但是堅持做下去。
一個非同尋常的事件將會自動展開,當然這就是法則的全部運作。
有一點必須澄清——這一點必須在整個新思想文化中得到更清楚的闡述。
內維爾指出,視覺狀態(tài)也必須伴隨著情緒狀態(tài)。
?
積極思考會經常錯誤地將思想與情緒等同起來。
思想與情緒時完全不同的。
?
我是有形的存在,我是智慧的存在,同樣我也是情感的存在。
?
我們感到如此不遂人意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存在都在按照自己的特定方式發(fā)展。
?
我說我不打算吃東西——好吧,身體想要吃,接下來我知道的就是它在我的嘴里。
我決心保持冷靜——但是情緒非常激動,我經歷了一次爆發(fā)。
我決定去思考,去運用我的智慧——但是我的激情正在流失,去做別的事情。
?
當你在腦海中描繪成功的畫面時,你必須體驗在你成功的狀態(tài)下你會感受到的情緒。
這種方法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自然而然的,包括那些演員。
內維爾本人是一名演員和表演家。
學過方法表演的人都學會用內心獨白進入情緒狀態(tài)。那是一個有用的練習。
讀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個演員的準備》。
你必須讓你的情緒發(fā)揮作用。假設你想在工作中獲得晉升。
你可能會想象你的老板握著你的手說“恭喜,恭喜?!?/p>
你必須感受那種狀態(tài)下自然屬于你的情感。
“感覺是秘密,”內維爾寫道。
創(chuàng)造運用的是精神狀態(tài),而不是身體上的刻意行動。
當然會有人質疑這是否是被動的公式。
?
我和中西部一位成功的制造業(yè)高管很友好。他是納威思想的熱心執(zhí)行者。
他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他對描繪一個結果很有信心。
但是他解釋說,他的董事會要求細節(jié)——他們想知道如何完成?
?
遵循納威的教導,他覺得他已經做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多年來,它一直在發(fā)揮作用。
但他必須回答那些不打算接受一個形而上學公式作為商業(yè)計劃的人。他該怎么辦?
?
我對他的回應是,按照董事會的要求去計劃和行動——當然自己要繼續(xù)像以前一樣在精神上創(chuàng)造,堅持他的信念,那就是真正的力量所在。
?
我們生活在凱撒的世界,就必須遵守物質世界的要求。如果我的朋友不采取行動,他將失去董事會的信任。
?
我們同時在兩個世界中表演:有形和無形的世界。
?
如果納威想坐火車去某個地方,他不會只是坐在房間里——他會出去買票。
?
我們被生活一直尋求外部世界的人包圍著。扮演外部生活需要的角色。"獻給凱撒"但是請記住,所有的創(chuàng)造物都來自地下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