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中的一些小建議
1、科研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收獲或應用思想總是比收獲或應用知識高一個維度。思想是行為模式背后抽象而來的規(guī)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意義。因此,在科研中應多多注意對現象與現象之間的聯系,從中歸納出思想規(guī)律,有如科研進程中的循序漸進、理論與實驗之間的相輔相成、結構化系統思維、戰(zhàn)略性創(chuàng)新思維、其它思考方式的應用(如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轉換思維、收斂思維、縱向思維、側向思維、聯想思維)。
2、堅定自己經歷磨難時和經過磨礪后的態(tài)度,完善自我意識與共情能力之間的平衡;堅持批判性思考,努力從每一件事中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堅信自己的深思熟慮,努力朝著多元化和極端化奮進;堅持自己的個性,不要在競爭中喪失了自我意志。
3、選擇一位優(yōu)秀的領導者,其應有足夠強的管理意識,靈活運用戰(zhàn)略性思維和結構化思維;應略知管理知識,具備運用管理知識處理各種矛盾的能力;應擁有較強的共情能力,關注每位成員的存在并欣賞每個人的價值;應盡量辯證看待一切,不會受制于自己的狹隘視野而致喪失機遇;應理智思考且沉穩(wěn)冷靜,不會將團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情緒中;應話少多思考,不要因廢話太多而使他人分不清玩笑和正事以致失去威信。
4、選擇好合作者,充分發(fā)揮整體大于個體之和的作用是成功的保障。理想的合作者與自己之間的“干涉”作用會使整體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在思考發(fā)散、過失排除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長遠的合作者一般性格互補,短期內的合作者一般性格相似,因此根據合作時長來決定合作者是一個不錯的參數。
5、堅信每一件事都可以辯證看待,已經或即將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化為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只要自己保持應有的態(tài)度并努力地取其積極、去其消極。事件的發(fā)生或許難以改變,但對待事件的看法以及對自己的以后的影響的可以由自己改變的。
6、在與合作者共同完成長期的任務時,一定要明晰各自任務的邊界,任務可以重疊,但事先規(guī)劃好任務的邊界是有必要的。這不僅有益于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還有利于效率得到一定的保障以及對任務整體的把握。
7、擁有整體的大局觀是非常必要的,在任務開始前應該具體規(guī)劃各個階段的目標,之后不斷的做一些修修補補。明確的方向對于任務的完成是必要的,哪怕一開始選擇的方向和最后確定的方向差別很大。
8、端正學風,不以完成任務為主,而以自己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中的成長為主線,培養(yǎng)端正的學術品德。在此過程中可能需要一些外在的監(jiān)督和激勵,因此,如果自己對自己的意志力沒有充足的信心,那就需要自己為自己設置一些制度來對自己進行監(jiān)督或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