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禪宗十牛圖》牧牛如牧心,找回本性!

2022-09-26 11:39 作者:天羅地網  | 我要投稿


廓奄禪師

禪宗假借牛為心性的意象,以找回久已迷失的真我本性......

從生活禪進入到禪生活,

時時都在道中,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十二世紀,

中國宋朝的禪師廓庵禪師

著有一本名為《十牛圖》的書

成為禪門中的至寶。

廓庵禪師

為此圖配了十首偈子《十牛圖頌》借用牧人馴牛的過程以喻《六祖壇經》中的見性法門

禪宗假借牛為心性的意象,牧牛如牧心,以找回久已迷失的真我本性......

現在就讓我們一幅幅來對照修行的這十個階段

01尋牛

忙忙撥草去追尋

水闊山遙路更深力盡神疲無處覓

但聞楓樹晚蟬吟

“尋?!?,就是尋找內心的這頭犟牛。犟藏在哪裡?藏在草叢裡,比喻此心被邪見障蔽了;藏在高山上,比喻此心就被貢高我慢障住了;藏在泥沼裡,就是情慾把牛陷住了。力盡神疲也找不著時,只聽到樹上的蟬在唱歌。

尋覓此心的過程,這是修行的第一個階段,方法用不上,心安定不下來,怎麼找得到。師父啊,我是念佛好還是持咒好,又或是參禪好?其實,只要你肯用功夫,肯照方法去做,日久功深,自然有個入處,但不要半途而廢,要有決心。循著一定的規(guī)律有耐心地做下去,自然就會有一個結果。

02見跡

水邊林下跡偏多

芳草離披見也么縱是深山更深處

遼天鼻孔怎藏他

第二個階段雖然還沒看到牛,但能看到牛走過的足跡了。循著足跡往前走,好消息就在前面?!耙娵E”比喻我們聞法聽經初解義理,知道了要經過什麼樣的過程才能把心頭的污泥濁水排除乾淨,找到了依止修行的方法。

可是在水邊、在林下,見到的足跡不止一個,有很多。寓意說起步還未穩(wěn),有時候清楚,有時候又犯糊塗了。但即使這山再深,牛畢竟是很大的東西,遼天鼻孔,想藏也藏不住。就是說只要我們有決心,有信心,這個清淨的心本來具足,時時顯露,只要你專注不放鬆,自然有找到心牛的時刻。

03見牛

黃鸝枝上一聲聲

日暖風和岸柳青只此更無迴避處

森森頭角畫難成

“見牛”比喻功夫到了純熟的地步,終於看見牛了。禪宗裡叫做“破本參”,或者叫開悟、見道。見牛,就是比喻依靠聞法修學的功夫,見到自己本具之心牛。但是不是到此就圓滿了呢?還沒有。那僅僅是找到了這條牛,進一步調伏的功夫還在後面。

風和日麗,楊柳青青,表示我們內心的清凈安祥與安寧。開悟時的快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是“森森頭角畫難成”。那種受用是無法與他人分享的,外人只能夠分享他外在的喜悅,不能分享他內心的安詳自在。外在的財富會丟失,會被騙走或借去不還,但內心的財富、開悟的受用,任何人都搶不走、奪不去。

04得牛

竭盡神通獲得渠

心強力壯卒難除

有時才到高原上

又入煙雲深處居

得到了牛不是萬事大吉,功夫還在後頭,這牛如果不加以調伏,還是會反覆的。見道容易修道難,禪宗歷史上也有記載,有些開悟的學人沒有做好保任的功夫,就出現了反覆。頓見真理是開悟,漸除習氣就是保任的功夫。

這條心牛從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很重,還要經常地打磨修煉,修集?;圪Y糧,懺除往昔罪業(yè),才能保持已經獲得的成果。心牛有時會跑到我慢的高原上,跑到情慾的煙雲深處。但因為我們的功夫有基礎了,覺照會時時提起,即使暫時走失,也不會直接退回無明的階段。例如有些很用功的學人,說的時候見地很好,但碰到具體問題,無明火還是很大。這就是他有時覺照不到的地方。

05牧牛

鞭索時時不離身

恐伊縱步入埃塵

相將牧得純和也

羈鎖無抑自逐人

調攝此心的第五個階段是「牧?!?,精心地牧養(yǎng)這條心牛,不讓它侵犯一點苗稼,要讓它吃“本分草料”。所謂“本分草料”,就是一切都是按規(guī)矩來做,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把鞭索拿得緊緊地不放鬆,防止心牛又犯他人苗稼,再次走入塵埃。當這牛牧得純熟了,不用鞭索也會很聽話地跟著走,那就是用功純熟了,到了“無功用行”的階段。從有心用到無心用,從有意識地去調此心,調到純熟的時候,調而不調,不調而調。到這步田地,那就是從生活禪進入到禪生活,時時都在道中,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06騎牛歸家

騎牛迤邐欲還家

羌笛聲聲送晚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這時的功夫又進一步,不要再去拽著牛鼻子,可以閉上眼倒騎在牛背上,一路把家還。比喻脫離了情識妄想,騎上本具之心牛,回到自己本來之家鄉(xiāng),回到自己本有的極樂世界、莊嚴國土。

人的心一煩,什麼都不順眼,擺盆花也不覺得好看;但當心裡清淨喜悅時,那盆花就特別的漂亮。但其實,那花並沒有改變,只是心態(tài)改變了而已。所以說,煩惱都是自己找的,因為煩來煩去,除了自己苦惱,連累他人,對外在的事物起不了什麼作用。

修行到這個階段,內心的戰(zhàn)爭已經平息,此時,看似無心所作的一切也都合規(guī)合矩。以眾生的眼看待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都和自己是對立的。以佛眼看待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都與佛同體。 這是非常奇妙,也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我們不妨自己來觀察,來反省。

07忘牛存人

騎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閒

紅日三竿猶作夢

鞭繩空頓草堂間

騎牛已到家山,牛也不用管了,可以好好的睡一覺。這個時候一切的方法不需要了,鞭子不要,繩子不要,都放在堆雜物的庫房裡邊了。

這個家,指的是本覺無為之家鄉(xiāng)。這個階段就是“亡牛存人”,把所看的、所管的這個心放下,沒有需要管的物件了,讓自己的智慧獨照。智慧獨照猶如明月當頭,萬籟俱寂,一切境界都在月光中消融了,只有能照之智,沒有所照之境。

小乘修到這裡就止步了,紅日三竿猶作夢,這是用無憂無慮地睡覺來比喻無餘涅槃的境界。但這個階段其實是暫時的,如果不再加以修鍊,無事安閑,停留在這個階段,再也不朝前走了,那就是小乘的無餘涅槃了。

08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盡屬空

碧天寥廓信難通

紅爐焰上爭容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但對於大乘來講,忘牛存人還不究竟,第八階段還要“人牛俱忘”,法也空來人也空。比喻凡情脫落,聖解不存,生佛俱空。

這個時候的一張畫是一個大圓,裡面什麼東西也沒有,空無一物,人也空,牛也空,我執(zhí)、法執(zhí)都破盡。這是從小乘的無余涅槃進入到大乘的無住涅槃中間,有這麼一個休息站。到這個階段,就像有雪花飛到紅爐上,當下就融化了。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智慧就像紅爐的火焰一樣,遇到什麼燒什麼,那就是大智慧,一切都消融乾淨。到這個時候才算是大事已畢。

09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已費功

爭如直下若盲聾

庵中不見庵前物

水自茫?;ㄗ约t

第九個階段叫做「返本還源」。以一幅水綠山青、不留一塵一埃的圖畫,來比擬真心本來清淨,無煩惱妄念,當體即是諸法實相。返本還源,徹底地歸家穩(wěn)坐。

用禪宗的三種境界來說,到這個時候就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飢來吃飯困來眠,返本還源,一切現成,無法可說,無事可作。但是不是就到此停止了呢?如果到此停止了,也還是一個自了漢沒什麼了不起。如果都修到這個地方再不往前走,只能說他虛消了信施的供養(yǎng),不起作用,只圖個人快活了。

10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來

抹土塗灰笑滿腮

不用神仙真秘訣

直教枯木放花開

最後一個階段“入廛chán垂手”,畫面中是彌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形象。修行證果後,還是得要倒駕慈航,回到苦難的世界,來作苦難眾生的慈航。“廛”就是賣東西的十字街頭,“垂手”就是來教化眾生,意思是走到十字街頭來教化眾生。

古時曾有學人問趙州和尚:如何是佛法?

趙州和尚說:趙州橋!

學人進一步問:如何是趙州橋???

趙州和尚說:度驢度馬!

那就是入廛垂手的精神,菩薩的精神。太虛大師也有幅對聯:「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阿彌陀佛一手托蓮臺,一手垂下。太虛大師祈願阿彌陀佛能將兩隻手都放下來,多接引一些眾生。

濟度眾生而垂慈悲之手,入市井之塵境,比喻佛子修行不偏於向上,更能向下來做利他的事業(yè)。

本文來源於網路,公益分享、參考之用,客觀思考、理性評論


《禪宗十牛圖》牧牛如牧心,找回本性!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尼木县| 清徐县| 台前县| 黎平县| 平定县| 池州市| 宜城市| 卢湾区| 中宁县| 黑水县| 和政县| 汝阳县| 阳信县| 合作市| 南城县| 灵武市| 武冈市| 阿勒泰市| 蓝田县| 资溪县| 江孜县| 纳雍县| 澳门| 阳城县| 体育| 浦江县| 塔城市| 聊城市| 蓝山县| 邹城市| 垦利县| 翼城县| 扬州市| 淮安市| 重庆市| 自贡市| 龙川县| 寿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克拉玛依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