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億美元跌到4億美元,新媒體太難了
跨國數(shù)字新媒體巨頭Vice Media Group,幾年前估值57億美元,甚至豪氣地拒絕了迪士尼的收購要約。
最近這家公司估值暴跌到4億美元,還傳出要申請破產的傳聞。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環(huán)球同此涼熱。
國外的數(shù)字新媒體遭遇困境,國內的自媒體也越來越難做。
聽說一些百萬粉絲的頭部公眾號都很難接單了。
為什么國外的新媒體和國內的自媒體都不景氣?
主要是經濟形勢不如預期。
過去一年時間,因為經濟前景不明朗,企業(yè)廣告支出大幅下滑。
即便是谷歌、Meta都遭受了營收下滑,嚴重依賴廣告的媒體行業(yè)更是損失慘重。
市場調研公司US Ad Market Tracker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下半年美國廣告支出連續(xù)6個月下滑,去年年底更是同比減少了12.1%。

世界廣告聯(lián)合會一項調查顯示,將近四分之三的廣告主都表示,經濟下行會影響到他們今年的廣告投放。
國內也類似,疫情過后,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廣告市場整體疲軟。
公眾號不好做了,有限的廣告預算,廣告主更傾向投給短視頻。
但短視頻博主的日子也不好過,競爭激烈,賺錢越來越難。
前段時間B站Up主停更潮鬧得沸沸揚揚,正是這個原因。
眼下真的不是做新媒體的好時機。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說的故事嗎?
幾個有為青年,本來工作好好的,非要創(chuàng)業(yè)做網紅直播。
他們租了個大辦公室,招了十幾個主播,巔峰時期據(jù)說有30多個主播。
每天每個主播直播6小時,一個月5000多塊錢。
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于把自己干成了失信被執(zhí)行人。
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大形勢變了。
風來了,豬都能上天,風走了呢?
淘金熱的時候,賣工具賣水的發(fā)了大財。
淘金熱褪去的時候,他們的日子自然不好過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不過自媒體從業(yè)人員也不必太悲觀。
萬物皆有周期。
人們對優(yōu)質內容的需求始終存在。
也許再過幾年,自媒體行業(yè)又變得熱鬧了。
當然不管形勢再不好,也總有做得好的。
B站有個up主,主要做拍攝、剪輯、后期特效等等知識技能方面的分享。
播放量屬于平臺上一抓一大把那種,數(shù)據(jù)非常一般。
每個月平臺給的激勵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跟著播放量走的「 激勵計劃 」收益,每個月幾塊錢、幾十塊錢。
最近 30 天他通過「 充電計劃 」的收益是 40 塊元。
但他不靠這個,他每年流水項目( 賣課、賣 AE 插件等等 )達到了 100 多萬。
這些內容相對垂直,吸引了一批特定粉絲,并能找到變現(xiàn)途徑的博主們,往往過得更滋潤。
總結一下,大形勢不好,自媒體不好做了。
想自媒體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最好再等等,等形勢好了再開始。
已經身處自媒體行業(yè)的朋友,可以考慮提供更優(yōu)質或更垂直的內容,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變現(xiàn)途徑,熬過這一段時間,可能會越來越好。
如果實在做不到,趕緊止損,換個行業(yè),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