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問答丨為什么說音樂的終極目的是簡單純樸?
本文首發(fā)自公眾號:Yusi音樂審美養(yǎng)成
未經(jīng)允許嚴禁任何形式轉(zhuǎn)載

?本周問題?
記得肖邦說:簡單淳樸才是音樂的終極目標。但我其實不是特別理解,明明是那些恢弘的、激烈的音樂往往更能打動我,簡單的音樂大多時候都感覺太平淡了。不知道周老師怎么看?
——閃閃發(fā)光的喵
簡單淳樸才是音樂的終極目標,簡單的旋律更能打動人心——其實不僅僅是肖邦,很多音樂人都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崇尚“大道至簡”,還有一個詞叫“返璞歸真”。我們在平時的內(nèi)容里也曾多次強調(diào):那些真正好的音樂作品,其實理解起來門檻是非常低的,它們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又飽含了強大的觸動人心的力量。
這樣的話說出來很容易,或許理解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畢竟對于在當下音樂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來說,好像似乎在蹦迪、演唱會、音樂節(jié)等熱鬧盛大的場合里更容易感受到音樂的存在;聽音樂現(xiàn)場時,炫酷的rap、刺激的高音,似乎更容易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聽感高潮。

所以,這樣的震撼感,難道不算被“打動”嗎?“簡單純樸”的音樂,是不是過于平淡了?到底該如何理解音樂中的“簡單”?
以下是Yusi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
一、分清楚生理刺激與真正的內(nèi)心感動
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其實人們很容易把感官的刺激理解成“打動”。比如說聽了一場音樂會或看了一場演唱會回來,感覺到很爽、很暢快,就認為自己應該是被打動了。
但事實上,更多時候,這有可能也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刺激帶來的情感發(fā)泄和釋放。就像我們?nèi)コ岳钡氖澄?,只要感官正常,任何人幾乎都能被刺激到,與食材本身的好壞沒有很大關系。
舉個例子,我曾經(jīng)去現(xiàn)場看過國內(nèi)某支樂隊的演出(參加過樂夏的樂隊)。不可否認,我真的被現(xiàn)場震撼到了,甚至在聽音樂時,渾身起雞皮疙瘩,確實很爽也很嗨。

但是我心里很清楚,這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音樂表達有多好,而是現(xiàn)場巨大的音響、熱烈的嘶吼、火熱的氛圍帶來的生理刺激。這種刺激在短暫停留后,很快就會從我的感受中褪去,消失不見。
而真正的被打動顯然不是這樣的。它不會僅僅停留在生理反應上,而是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更深層的感受:或許表面上平靜淡然,內(nèi)心卻思緒翻涌,韻味悠長。
就像我們說,當你真正欣賞到一個好的音樂現(xiàn)場,會在聽完之后久久無法從另一個世界中脫離,甚至忘記鼓掌,它或許會帶來一些沉思,或許會帶來一種釋懷。總之,真正被打動的感覺是溫暖、深刻、綿長,經(jīng)得起持久品味的。
可惜的是,在我們目前的生活環(huán)境中,大家普遍的感受都比較單一,很容易把這種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刺激和反應理解為被“打動”了。所以,大家真的需要有更多的機會去感受到真正好的音樂,體驗一下內(nèi)心真正被觸動是什么感覺。
二、簡單不等于簡易,它的內(nèi)核是“真誠與純粹”
另外,很多人對肖邦的這句話會有疑惑,或許是因為對“簡單”這個詞的理解有偏差。一提到簡單,大家總是會與“低級”“容易”等詞匯聯(lián)結(jié)起來。
事實上,這里的“簡單”,不是指“單調(diào)”,更不等于“簡易”,而是指一種最純粹、真誠的情感,它是那么的難得與珍貴,因此,不再需要依靠任何功利性的技巧或宏大的主題包裝,也依然可以深入人心。
就像肖邦和他的情人喬治·桑在一起九年,而記錄了他們幸福生活的,是一首活潑短小的《小狗圓舞曲》。

是的,肖邦沒有試圖用音樂去表達愛情里極致的快樂,激烈的情緒,而是為喬治·桑的愛寵寫了一首小小的曲子。它沒有高尚宏大的主題,沒有高級復雜的技巧,而是用輕快詼諧的節(jié)奏將一幅小狗嬉鬧、歲月靜好的畫面呈現(xiàn)在大家腦海中,簡簡單單卻足夠溫暖動人——真誠而純粹的表達,是這首曲子流傳至今的最大法寶。
我們前不久講過霍洛維茨的《安慰曲》也是同樣,他的演奏從來不是為了炫技,就是安安靜靜講述內(nèi)心的情愫給你聽,在平靜安穩(wěn)中,感受到音樂治愈的力量。

當然,大家也可以聯(lián)想一下陳奕迅的演唱。大多數(shù)時候,他都像一個經(jīng)歷者一樣在傾訴,他平靜地娓娓道來,講述愛情、友情、夢想中的微小細節(jié),很少有激烈的嘶吼,卻把每一句都唱到了我們內(nèi)心深處。

這樣看似簡單、不炫技的表達,比起那些直接的生理刺激,顯然是更難的。需要表達者對世界有更多的認知和理解,需要足夠強的共情能力,更需要將那些強大的技巧幻化為本能融入體內(nèi),才能讓人們感受到真情的自然流露。
三、體會“簡單”的力量需要一定的閱歷
如果把聽音樂比作食物,那些激烈的、強節(jié)奏的音樂或許就像重口味的火鍋與燒烤,能讓身體快速產(chǎn)生“爽感”;而簡單、淳樸的音樂就像清淡的南方菜肴,剛?cè)肟谒坪鯖]什么滋味,但細細品味,可以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我當然不是說激烈的、復雜的音樂不好,就像我曾經(jīng)也很愛吃火鍋與燒烤,它們曾帶給我很多快樂與滿足。

事實上,音樂審美其實與飲食口味一樣,是一種選擇。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可以帶來強烈生理刺激的食物,但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體驗了更多不同的口味后,會發(fā)現(xiàn)原來食材本身的味道也不錯。
這與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也不謀而合。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越來越體會到“簡單”的力量。閱盡千帆,經(jīng)歷了很多所謂的高光時刻,但是當我們回首人生,會發(fā)現(xiàn)那些記憶深刻的瞬間,或許就是生活中一個普通、尋常的片段——這個片段之所以動人,就是因為它包含了最珍貴的、觸動你內(nèi)心的瞬間。
所以,不管目前你喜歡哪樣的音樂,能不能體會到音樂的“簡單”,都不用糾結(jié),也不用著急。把一切交給時間,它會帶來所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