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提前布局,華為面對老外“挺直腰桿”,用5G專利對抗諾基亞
最近兩年,諾基亞不斷在歐洲起訴國產品牌侵犯專利問題,兩家品牌在德國面臨“禁售”,還在更多歐盟國家遭受壓力。面對外國品牌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唯獨華為可以“挺直腰桿”毫無懼色,任正非提前布局5G專利儲備,不怕跟老外正面硬剛。

據外媒報道,由于諾基亞對4G、5G等必要專利技術授權費用獅子大開口,遭到多家國產品牌斷然拒絕,因此在歐洲多個國家大量起訴國產品牌侵犯專利。最近兩個月,多家國產品牌手機業(yè)務在歐洲進展履步維艱,甚至在德國直接面臨禁售風險,除非向諾基亞“低頭認錯”補交巨額專利費才能重新獲得許可,否則只能退出部分歐洲市場。
可能在大多數朋友看來,用人家專利支付費用“天經地義”,用了別人技術不交錢,遭到禁售難道不是“活該”嗎?其實問題沒有這么簡單,諾基亞因為掌握大量必要專利技術,提出的專利費用遠高于市場正常水平,如果廠商按照要求交齊所有專利費要么會對盈利產生影響,要么將成本轉移到消費者終端領域,都會削減國產品牌綜合競爭力。

做個簡單的對比,愛立信對5G多模手機專利費標準因售價不同作出調整,普遍在2.5~5美元之間、華為單臺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一款手機專利費只要17.8元左右。而諾基亞5G SEP組合許可費上限在3.5歐元左右,大概相當于22.8元人民幣,這個費用明顯要高于愛立信與華為,因此廠商希望諾基亞適當降低一下專利費。

諾基亞并不想這樣做,其2019年專利許可費收入為14.02億歐元、2021年專利許可費收入為14.87億元,哪個廠商愿意放棄如此巨額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諾基亞不斷通過對華為、蘋果、以及更多廠商訴訟提升專利費,廠商要么妥協補齊高昂的費用,要么只能像華為一樣也拿出自己專利做交叉許可,大幅減少專利費用支出。

根據信通院發(fā)布數據顯示,華為掌握全球最多的有效5G專利族,占比高達14.9%,領先高通、三星兩家國際巨頭。在這種情況下,諾基亞不可能憑借4G/5G專利來向華為收取高昂專利費,這都得益于任正非老總高瞻遠矚,憑借5G專利技術獲得在業(yè)界的地位,三星、蘋果等老外也要交給華為專利費,專利費也成為華為一大收入來源。

但是與諾基亞不同的是,華為收取的專利費用更加合理,任正非于2022年簽署《專利許可業(yè)務匯報》,明確指出:華為使用了別人的專利,要合理付費,別人使用華為的專利也要適當支付費用。華為在專利方面有一定話語權,以前華為的知識產權只是自我防衛(wèi),現在華為要收專利費,專利費不能為了收費而收費,也不能定的太低,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家愿意投入深度研發(fā),形成正循環(huán)。
小伙伴們,你怎么看待諾基亞向國產品牌索要高昂專利費用,否則就在歐洲部分國家禁售,而華為不必擔心這樣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