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流解干涸-1918-1945年蘇軍步兵師坦克裝甲車隊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75周年剛過
想起當年威震歐洲的赤色鐵流
踏上1937年來千瘡百孔的洼地時
構成這鋼鐵洪流的中型和重型坦克
都在坦克機械化軍師旅中而非步兵師

那么那時蘇軍步兵師就沒裝甲車輛了嗎
早在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構想紅軍編制時
每個步兵師都有師部直接指揮的裝甲汽車隊
紙面上有3輛裝備機槍的奧斯汀裝甲汽車
油罐車和修理車各一輛
和5輛奧斯汀卡車

內戰(zhàn)時期紅軍師的裝甲車隊往往沒后勤車輛
裝甲車多半是繳獲自白軍和干涉軍的進口貨

1924年蘇俄紅軍開始第一次大整編
步兵師由三旅九團改為三團制純步兵人數大減
但師直轄的裝甲汽車或坦克隊得以保留
裝備BA27型裝甲汽車或T18輕型坦克

1929年的中東鐵路戰(zhàn)爭中
第36步兵師坦克隊裝備的國產T-18坦克
首次參戰(zhàn)就在沒有野榴炮火力準備的情況下
協(xié)同第106步兵團在滿洲里夾擊打殘奉軍一個旅

中東路戰(zhàn)爭結束后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了
發(fā)展自維克斯的T26輕型坦克設計定型
作為步兵坦克開始列裝到各步兵師坦克隊

1935年蘇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度,并且提出了在未來實現全軍各步兵師摩托化的目標。就在此時,蘇共中央軍委頒布了新的三團制標準常備步兵師的基礎建制(半摩托化),每個師由三個步兵團一個野榴炮團以及直轄的輕型步兵坦克和偵察(有裝甲汽車)各一個營加上其他摩托化后勤運輸部隊組成。

其中偵察營有一個裝甲汽車連,裝備BA裝甲汽車13輛。

輕型步兵坦克營裝備36輛T26和T37水陸兩用坦克

1938年的張鼓峰以及第二年的諾門坎和對芬蘭戰(zhàn)爭中早期型T26防護有限,容易被37毫米反坦克炮擊毀,而且車身較高在復雜地形下的隱蔽性不如T37和T38兩棲坦克,不如T37和T38適合步兵師的偵察和斷后任務。

于是,在1940年最后一次戰(zhàn)前軍事改革中的新步兵師建制中,取消了裝備T26的輕型坦克營,將水陸兩用坦克連和裝甲汽車隊合編到了偵察營。實際上,有些步兵師還保留了坦克營直到全軍覆沒,而遠東地區(qū)的戰(zhàn)前步兵師坦克營甚至保留到了出兵東北。

偵察營里集中了全師所有的裝甲車輛,有水陸兩用坦克和裝甲汽車各一個連,裝備16輛T38水陸兩用坦克和13輛BA裝甲汽車。

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歐洲前線的步兵師幾乎損失了所有本來就不滿編的老式輕型坦克和裝甲汽車,1943年以后改編和新建的步兵師建制中,幾乎再也沒有了輕型坦克和裝甲汽車部隊。即便是1944年后的近衛(wèi)步兵師,也只是在投入戰(zhàn)斗時以臨時加強一個裝備BA64或M3裝甲偵察車的裝甲車連,

即便是1944年后的近衛(wèi)步兵師,也只是在投入戰(zhàn)斗時以臨時加強一個裝備BA64或M3裝甲偵察車的裝甲車連。

西邊不亮東邊依舊亮,留守在遠東大后方的戰(zhàn)前步兵師盡管沒參戰(zhàn),但是也不得不參戰(zhàn)新的建制進行改編。這些師由于沒有直接面對德軍裝甲部隊的壓力,在改編中成功保留了輕型兩棲坦克連甚至裝備裝甲汽車在內的整個偵察營。

其中紅旗薩哈林第79步兵師完整保留了一個裝備T26的坦克營,紅旗第36和57摩托化步兵師裁撤了坦克營但是將T26混編到裝甲偵察營中。遠東方面軍的紅旗西伯利亞-黑龍江第12步兵師和后貝加爾方面軍的紅旗興安嶺第94步兵師,完整保留了戰(zhàn)前裝備T38水陸兩棲坦克和BA裝甲汽車各一連的偵察營。

其余的戰(zhàn)前步兵師裁撤了偵察營,但是將T38水陸兩用坦克連統(tǒng)一并入改編后的師偵察部隊中,直到出兵東北前夕遠東地區(qū)還保留了大量的T37和T38,其中絕大部分還在戰(zhàn)前所屬的步兵師中。這些步兵師的老式輕型坦克在解放東北的戰(zhàn)斗中,面對復雜地形和各種河流險灘,比獨立坦克團旅師軍的T34和KV甚至IS更快通過,出奇制勝。

這些步兵師的老式輕型坦克在解放東北的戰(zhàn)斗中,面對復雜地形和各種河流險灘,比獨立坦克機械化團旅師軍的T34和KV甚至IS有更好的通過能力。

在解放內蒙東部和哈爾濱的戰(zhàn)斗中,這些分散在步兵師的戰(zhàn)前老式輕型坦克,越過新式中型和重型坦克難以逾越的原始森林和激流峭壁,幫助步兵出奇制勝,為坦克旅甚至師和軍的T34打通了進入東北腹地與日軍決戰(zhàn)的道路。

1945年出兵東北時蘇軍損失的裝甲車輛
多半是分散在步兵師中的老式輕型坦克
他們是世界人民送給中國革命的禮物
付出鋼鐵和鮮血拔除了侵略者安下的毒釘
沒有蘇聯(lián)果斷出兵全面抗戰(zhàn)還要打下去
這片洼地上還會有更多無辜的中國人
不是被水果檔坑死就是被鬼子殺害
全國解放更是遙遙無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