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立著一座國際大獎,是什么體驗?|大國科技范
村里有一座榮獲國際橋梁最高獎的特大橋,是什么體驗?
1.?小村子里的“天空之橋”
這個小村子里一共有三座橋,第一座是“64歲高齡”的三孔石拱橋平里河橋;第二座是“剛上小學一年級”的5孔箱梁式大橋平里河大橋——它的個頭真的很大,長168米,是G552國道的一部分。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第三座是開篇提到的特大橋——平塘特大橋,它是世界上位于山區(qū)的最大跨徑的三塔斜拉橋,全長2135米,它的主塔高332米,雖然僅比今年新長高6米(安裝了新的通信天線)的埃菲爾鐵塔高了2米,但它還是個“寶寶”呢,到今天還不滿“3歲”,相當于托兒所未畢業(yè),幼兒園未入學。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來源|pixabay
平塘特大橋被贊美為“天空之橋”,榮獲了第38屆國際橋梁大會最高獎古斯塔夫斯·林德撒爾獎,進而成為了網(wǎng)紅打卡地,當?shù)厣踔撂匾庠跇蚺孕蘖擞^光服務區(qū),念起了橋旅融合的生意經(jīng)。
這個叫平里河村的小村子,也因為一村三橋,成為了貴州省改變山區(qū)地形地貌制約,特別是近十年來堅持交通先行,大力推進西南陸路交通樞紐建設,實現(xiàn)從“千溝萬壑”到“高速平原”的生動例證。
而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做支撐的省份,貴州省近十年的橋隧建設成果又是全國橋隧大建設大發(fā)展成就的縮影。


來源|交通運輸部
2.?中國的超級橋隧工程
同一時間,全國鐵路橋梁隧道建設也加快了速度。2011年6月30日,京滬高速鐵路丹陽至昆山段的特大鐵路橋——丹昆特大橋正式投入運營。這座橋長度高達164.851公里,到目前為止都是世界第一長橋。它既是一座奮斗和發(fā)展的豐碑,也為接下來十年的鐵道橋隧大發(fā)展開啟了一個很高的起點。


來源丨新華社
到2019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超過?3.5萬千米,其中其中有1.6萬千米(約占總里程的45.2%)是高速鐵路橋梁,總數(shù)超過1萬座。
鐵路隧道方面,2010年底,我國擁有鐵路隧道9800座,總長7000千米;而到了去年年底,全國投入運營的鐵路隧道共計17532座,總長21055千米,其中,已經(jīng)建成的高速鐵路隧道占比分別為22.65%和30.74%,長度大于10千米的特長隧道91座,總長1141千米。

來源|《中國鐵路隧道發(fā)展與展望》
我國長度20千米以上的特長隧道,絕大部分是2011年之后竣工通車的。2014年,新關角隧道通車。這座位于青藏鐵路西格段的鐵路隧道全長近33千米,至今仍是國內第一長隧,同時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qū)的第一長隧,隧道內的海拔高度從3400米升至3800米。

來源|新華網(wǎng)
類似最長、最大等稱號的橋梁和隧道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說,近十年的中國橋隧建設史,就是一部不斷挑戰(zhàn)自我、用于創(chuàng)新爭先的人類橋隧文化開拓史。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wǎng)站等
3.?技術創(chuàng)新破解建設難題
那么,一個橋隧項目如何才能脫穎而出呢?多做一些技術創(chuàng)新吧。
一般來說,按照結構體系分,橋梁包括梁式橋、拱橋、剛架橋、懸索橋、斜拉橋等,以及組合體系橋。在結構上做一些“花式翻新”,就很容易出彩。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數(shù)據(jù)庫
比如多塔結構體系橋(多塔斜拉橋、多塔懸索橋)、多索面多主桁梁橋(因受力均勻,所以適合那些跨度大、橋面寬、活載重、列車速度快的橋,比如搭載多條鐵路線和高速公路的滬通長江大橋)、整節(jié)段全焊結構(單個吊裝單元的平面面積約為標準籃球場的一個半場,重量高達1000噸,最后一個挨一個被拼成一座橋)。

來源|《中國大跨度橋梁最新進展與展望》
再有,可以使用一些新材料,比如高強度橋梁用鋼、高強度平行鋼絲、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高性能混凝土(抗壓抗折性能優(yōu)異,適合作為橋面鋪裝材料)。
同時,輔助施工的一些機械設備也在更新?lián)Q代。新設備包括:自主研發(fā)的最大鉆徑5米,最大鉆深180米的旋轉鉆機;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海上多功能船“三峽福船”號和“大橋福船”號;在水下爆破、清基與整平方面有不俗表現(xiàn)的水下施工裝備;還有架設起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鋼梁的大型起重船大橋海鷗號。

來源|《中國大跨度橋梁最新進展與展望》
在隧道方面,研制出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全、技術最先進的盾構機“海宏號”。它的直徑達到12.26米,作為一臺氣墊式泥水平衡盾構機,于2021年1月11日,在連續(xù)1000多個溶洞后,打通了大連地鐵5號線的一段海底隧道,為破解深水地下長大隧道這個“世界性難題”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深江鐵路的珠江口隧道建設項目以水壓大、埋得深著稱,甚至被認為是中國之最。于是,人們專門打造了“大灣區(qū)號”盾構機,來啃下這塊“硬骨頭”?!按鬄硡^(qū)號”盾構機開挖直徑13.32米,總長133米,總重3900噸?!按鬄硡^(qū)號”可以常壓換刀,即工作人員無需在加壓環(huán)境下更換刀具;具備自我感知功能,推進速度、進漿流量、刀盤轉速等具體數(shù)據(jù)都能詳細顯現(xiàn)。
回望我國橋隧建設史,尤其是近10年的建設成就,總令人想起“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豪邁與激昂,也足以令人期待未來十年橋隧建設事業(yè)更加飛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