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機的三大謠言 你被騙了多少年?
隨著手機的功能和配置變得越來越強大,智能手機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中非常依賴的工具,但是大家真正熟悉手機嗎?筆者近來發(fā)現(xiàn)周邊不少人都對網(wǎng)上的各種手機網(wǎng)絡謠言信以為真,那下面小編就梳理幾個很常見的智能手機網(wǎng)絡謠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謠言一:不要把手機跟信用卡放到一起,放久會去磁的。
事實真相:無法被去磁
通常情況下,只有背面有磁條的銀行卡才可能被去磁,沒磁條的信用卡是無法被去磁的,而即使是有磁條的信用卡和手機放到一起,也很難會被去磁,這是因為智能手機所形成的電磁場的能量形式是電場,不是磁場,不會形成足夠更改信用卡上磁條數(shù)據(jù)的磁場力。
此外,目前的信用卡本來就具有一定的抗磁功能,并不會輕而易舉就被去磁的。但真正的磁石,對信用卡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平時最好是讓信用卡離帶磁石家用電器稍遠一點。
謠言二:通電話時間長了耳熱頭疼,都是由于輻射。
事實真相:并非是電磁輻射?
耳鼻喉科專家指出,長期使用手機后身體產(chǎn)生的不適,并不是電磁輻射所致。智能手機即便是最大功率運作,也不會讓人的身體產(chǎn)成耳熱頭疼的癥狀,如果使用耳機通電話時間長了,有時候也會造成痛感,耳機音量太大也會導致頭暈眼花。
打電話的時候造成頭痛、耳朵不適更多的是因為通電話坐姿、聽覺疲勞、其它壓力所帶來的煩躁不安等,完全與電磁輻射沒有關系。
謠言三:智能手機電池耗電快了,凍一下子就能“重獲新生”。
事實真相:冷卻反倒會縮短鋰電池壽命
這是一條非智能手機時代就開始流傳的經(jīng)典網(wǎng)絡謠言。鋰離子電池歷經(jīng)幾年運行狀態(tài)每況愈下,據(jù)說放在冰箱里里凍一會兒就能再次激活鋰離子,讓電池恢復活力。
實際上,鋰電池千萬不能冷卻,那樣的話往往會更改鋰電池分子排列的晶體結構,不但不會因為冷卻而改善鋰電池。電解質物質被冷卻之后反倒會縮短使用壽命。其實只要認真看下鋰電池上的文字說明,上邊都會有正常的運行溫度區(qū)間,一般都是零下20-60攝氏度。
以上這些網(wǎng)絡謠言你聽過幾個?你還聽過那些錯誤的手機網(wǎng)絡謠言呢,歡迎在評論區(qū)中告訴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