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醒 —— 004第一回-故事的起因

?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fēng)塵懷閨秀
?
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注明,方使閱者了然不惑。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的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jīng)煅煉之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
首先出場的是作者的代言人,故事的自述者——頑石。作者給石頭安排了一個尷尬的出身,女媧所造,生而高貴,卻偏偏是多出來的那一塊,所以又沒用,直接暗示了賈寶玉雖出身富貴卻多余,百無一用;雖百無一用卻有些靈性;雖有些靈性卻自怨自嘆;所謂真頑石,假(賈)寶玉是也。
?
根據(jù)甲戌本批語,“大荒山無稽崖”諧音荒唐、無稽。關(guān)于頑石尺寸十二,二十四這樣的數(shù)字隱喻十二釵正冊、附冊等?!都t樓夢》中采用了很多諧音式的表達,應(yīng)聯(lián)系上下文慎重分析,切不可牽強附會,濫用諧音,后文類似情況做具體分析。
?
一日,正當(dāng)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別①,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于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云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zhì)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fā)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xiāng)里受享幾年,自當(dāng)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②二仙師聽畢,齊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③這石凡心已熾,那里聽得進這話去,乃復(fù)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強制,乃嘆道:“此亦靜極思動,無中生有之?dāng)?shù)也!既如此,我們便攜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時,切莫后悔!”③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說你性靈,卻又如此質(zhì)蠢,并更無奇貴之處。如此也只好踮腳④而已。也罷!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終之日⑤,復(fù)還本質(zhì),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shù),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shù)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去安身樂業(yè)?!雹奘^聽了,喜不能禁,乃問:“不知賜了弟子那哪幾件奇處?又不知攜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蹦巧Φ溃骸澳闱夷獑枺蘸笞匀幻靼椎??!闭f著,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
①?? 由此看《紅樓夢》是講佛道合一的,后文也提及道士把寄名符供在佛前,《紅樓夢》對佛教道教的態(tài)度是有褒有貶兼而有之的。書中人物也是如大部分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宗教講樸素的實用主義:對宗教和教派不大講究,想起哪個拜哪個,覺得哪個有用就拜哪個,既有寺廟,也有道觀。
注意此處在大荒山的僧道形象與在人間跛足,癩頭的形象不同,人間的邋遢形象可以說是為了隱藏仙風(fēng)道骨,更可能是象征人間太苦,橘生淮北則為枳了。
這種形象越差水平越高的“少林寺掃地僧”式的設(shè)計也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般認知。
②?? 是石頭動了凡心,所謂自尋煩惱?!扒Ъt一哭”,“萬艷同悲”怨不得僧道。
③?? 讖語,伏故事主線不但樂極生悲,而且萬分后悔。
④?? 踮腳,意味著頑石本身是不足的,需僧道相助才能變成美玉。所以在第二十五回,需要僧道“持誦”才能發(fā)揮鐫上的功能。這很重要,這意味著頑石獨自在人間只是一個被動的旁觀者,親歷者,是沒有什么法力的。這種設(shè)計確保頑石不對故事情節(jié)產(chǎn)生干擾,不會莫名其妙的顯靈,不會自己失蹤,這保證了《紅樓夢》進入到具體故事后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
⑤?? 所謂劫終,觸目驚心,賈家遭劫已是命中注定。
⑥?? 這倒不是反語,《紅樓夢》開篇時的賈家確實還處于繁盛之時。
?
這一段點出了假寶玉的來歷是真頑石,是對賈寶玉性格和木石姻緣的暗示,是木石姻緣不是金玉良緣,玉是假的,石頭變的。并暗示了整個石頭記先喜后悲的結(jié)局。這帶有中國樸素的辨證的宿命論觀點,否極泰來,樂極生悲,說是去人間享福,實際最終還是受苦。
?
后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①,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②,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jīng)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湛盏廊四藦念^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③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④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鳎竣?/p>
詩后便是此石墜落之鄉(xiāng),投胎之處,親自經(jīng)歷的一段陳跡故事。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閑情詩詞倒還全備,或可適趣解悶,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⑥。
?
①?? 這里是指全書故事情節(jié)完成之后,是跨時空寫法。
②?? 新引入的人物“空空道人”,可認為是明朝遺老,訪道求仙指的是清初明朝遺老隱居避世,根據(jù)前朝故事,參考《金瓶梅》,以批清悼明之心創(chuàng)作出一部“風(fēng)月寶鑒”的故事,假托是頑石人間經(jīng)歷。
“空空道人”是沒有什么法力的,不會參與到故事情節(jié)中,是作者設(shè)計的《石頭記》由仙界傳向人間的傳播者,是對明朝遺老們的尊敬。
“空空“是大乘佛教般若思想中的十八空之一,空之亦空曰“空空”?!洞笾嵌日摗肪硭氖姓f:“何等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是名空空?!狈鸾讨^一切皆空而又不執(zhí)著于空名與空見。這里是點出明朝遺老們無所作為消極的虛無主義思想。
③?? 這里點出僧道名號。
④?? 離合悲歡是家史故事,炎涼世態(tài)是國史故事。
⑤?? 相比前詩,此偈的文筆工整,略欠靈氣,是賈寶玉口氣。
⑥?? 再次強調(diào)“虛幻”,為避當(dāng)時文字獄,也為說明《紅樓夢》所寫絕非一朝一代之事,而是縱貫古今及風(fēng)月故事之大成者。
?
這一段直接跳到最后,寫在開頭卻不突兀,一是告訴讀者書的來歷,二是繼續(xù)鋪陳主旨,三是故意神化《石頭記》來歷,強調(diào)其虛構(gòu)性。這種跨時空的寫法有可能在八十回后再次出現(xiàn),后文詳述。
?
空空道人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jù)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據(jù)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并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fēng)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亦無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縱抄去,恐世人不愛看呢?!?/p>
?
此段前有一脂批:“據(jù)余說,卻大有考證?!?/p>
看來脂硯齋的遺老們“賊心不死”念念不忘含沙射影。《紅樓夢》在細節(jié)上有很強的真實性,近乎歷歷在目。作者不是神仙,必然是要參考大量現(xiàn)實生活素材的。
?
石頭笑答道:“我?guī)熀翁V耶!若云無朝代可考,今我?guī)熅辜俳铦h唐等年紀添綴,又有何難?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紀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適趣閑文者特多。歷來野史,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奸淫兇惡,不可勝數(shù)。更有一種風(fēng)月筆墨,其淫穢污臭,涂毒筆墨,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shù)。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于淫濫,以致滿紙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擬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間撥亂,亦如劇中之小丑然。且鬟婢開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話。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破悶,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zhèn)髡?。①今之人,貧者日為衣食所累,富者又懷不足之心,縱然一時稍閑,又有貪淫戀色、好貨尋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書?②所以我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稱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悅檢讀,只愿他們當(dāng)那醉淫飽臥之時,或避世去愁之際,把此一玩,豈不省了些壽命筋力?就比那謀虛逐妄,卻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腳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換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牽亂扯,忽離忽遇,滿紙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紅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舊稿。我?guī)熞鉃楹稳???/p>
?
①?? 說“假借漢唐”是此地?zé)o銀三百兩,實際寫的是明清。這一段相當(dāng)托大,口氣甚高如妙玉般,像是出自明末貴族遺老之口,作者奉命落筆,想作者本人不會如此孤傲。
此處批語對作者的寫作技巧進行了總結(jié)“甲戌眉批:事則實事,然亦敘得有間架、有曲折、有順逆、有映帶、有隱有見、有正有閏,以致草蛇灰線、空谷傳聲、一擊兩鳴、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云龍霧雨、兩山對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萬染諸奇書中之秘法,亦不復(fù)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釋以待高明,再批示誤謬?!?/p>
②?? 后面說“亦非傷時罵世”,這里卻忍不住先把“今之人”罵了一頓。
?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因見上面雖有些指奸責(zé)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⑥,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guān)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①,又非假擬妄稱⑥,一味淫邀艷約、私訂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時世⑥,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fēng)月寶鑒》②。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③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④。并題一絕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⑤
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
①? 說了一堆虛幻,此處又說是實錄其事了,《紅樓夢》具體到故事情節(jié)和細節(jié)描寫具有相當(dāng)?shù)恼鎸嵭浴?/p>
②? 吳玉峰,孔梅溪是化名,真實身份難以考證,應(yīng)為明朝遺老至曹雪芹之間輾轉(zhuǎn)傳承《石頭記》的聯(lián)絡(luò)人。
③? 悼紅軒對應(yīng)脂硯齋,應(yīng)是對曹雪芹創(chuàng)作《石頭記》的場所的指稱。
④? 《金陵十二釵》應(yīng)是曹雪芹基于家史初創(chuàng)作品的名字。
⑤? 此詩似出自曹雪芹之手,點明《紅樓夢》要“解其中味”,這成了索引派的依據(jù),非要找出小說之外的情節(jié),實際上是作者知音難求的感嘆,要解的是“味”,不是“迷”。
⑥? 此處均有甲戌側(cè)批:要緊句。
?
以上兩大段都似出自“脂硯齋”即明朝遺老之手。然后自說自話的在“免責(zé)聲明”處的批語多次強調(diào):“要緊句”反映了清初明朝遺老心有不甘又不得不屈就自保的矛盾心態(tài)。仿佛八大山人筆下半死不活翻著白眼的魚。以上通過隱寫的方式大致交代了《紅樓夢》的來源,可謂煞費苦心。同時點出了全書大悲劇的基調(diào),帶有宿命主義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