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UL事件510一周年,留給大部分人的記憶卻從未結束,聊聊以往到底忽略了什么。
如果我問你如今還在看A-SOUL嗎?
我想大部分熟人回答的應該是不在看了,因為找到了很多值得他們去做的事情。
但大部分路過的人的回答或許恰恰相反,因為tag的相關代表了他們最近看過這些,有概率被推送到,所以反而還在看。
不知不覺一周年就過去了,很多人有后悔過嗎?我覺得并沒有,他們只是覺得自己成為了小丑而感到尷尬而已,并不是認為自己做的事情需要去網絡上特意的低頭。
閑聊一會兒,懷念一下,畢竟我一直是一個很念舊的人。以現(xiàn)在的目光去看以往的自己,或許也是另一番感受,所以談談去年此時的想法。
所以我們也不談以前關于沖刺的一些垃圾了,給大家灌輸垃圾或許不是一個好的事情。
相比很多人那段時間的沖刺,其實我一直在想,以前510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如果不扯別的東西,我想很大方面上,也是本身社會環(huán)境的問題吧。
1.主體粉絲缺少常識概念
那幾年的封閉生活讓太多人失去了本該有的社交,缺少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在此基礎上,將生活本應該有的大部分東西存在于網上,從精神上尋找寄托,并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也因此讓很多人喪失了本該有的理智。
心智本就只有初中左右水平的學生,對社會所有的理解來源于網絡,線下除了同學幾乎沒有社交,自然很難接觸到一些成年人的世界,這樣的情況下一直封閉到高中,又住校后對消息面有了片面和延后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引發(fā)了如此狂熱的粉絲炎上,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本身就是一群心智不成熟的小孩子罷了,這也導致當時的主力軍確實是那批還在上高中的學生。
2.無意間被代表而被迫加入
社畜累嗎,真的很累,上班哪有不累的。
社畜需要什么呢,需要的是閑暇時光中能夠避難的一絲港灣,或許是家庭的愛人,或許是一個興趣愛好,也或許只是一個單純的主播也行,只要不是工作,也或許都行。
本就忙碌的社畜每天結束了自己的工作,遇見了這樣的突發(fā)事件,抱著一絲好奇和不安開始追尋“真相”,直到最后發(fā)現(xiàn)與自己有著很多“共同”之處,難免不會回想起自己的經歷而感到共情,在看著身邊一群人的共鳴,自然就加入到了炎上的大部隊里面。
但是不知道這些當時炎上的社畜知道,所謂的共情人大部分都是高中生的情況下,他們是什么心情,其實我到現(xiàn)在也有些好奇?
3.本身就對公信力充斥著不信任的社會環(huán)境
不敢說太開,所以隱晦一點。
當很多時候有些地方不給正確的交代而天天反轉的時候,當然很多人會對于杭州所發(fā)布的公告并不相信,這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對立,并不是一時能解決的,確實是一個無解難題,國一讓人閉嘴了。
4.現(xiàn)實與虛擬并未分割清楚
虛擬的并不是說不值得我們去熱愛,去認同。但是我們也需要用現(xiàn)實的思維去思考虛擬,而不是把虛擬的一套代入現(xiàn)實,這時候別人只能說這人看管人腦子看壞了。
很明顯,在大部分虛擬主播都在將自己的形象,定義為扮演新角色的情況下,你去熱愛一個由你不一定知道的“人”扮演的全新“角色”,你認為是否值得你付出那么多呢?
畢竟有一些虛擬主播因為條款的限制,她/他自然不能表達真實的自己,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我們自己的判斷,來將其分清到底是否值得你熱愛。
5.錯誤的共識論
當一個理論的形成,其背后必定有著人群的支撐。那么在人群支撐的背后,也必然伴隨著不平等,因為支持條例的同時必定遵從了部分人的意志,所以平等從未存在。
共識的形成,更應該是一種無需互相宣傳的潛意識行為,而不是灌輸式的提醒與宣傳,基于后者的共識存在,其本身就已經不在平等范圍內了,所以,巴別塔理論才會永遠不可能成立,網絡也自然不會這么美好,所以共識論是很失敗的東西。
不管是說從粉絲群還是各種拒絕捧粉頭上,其實只有你默認不建不捧,那才是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說,什么都去提一嘴后,讓別人遵從了你不知道從哪里偷來的想法,去順從你想要的思想,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話說還想聊一下什么來著?
不過應該也不需要了吧。
也不會刻意的去談事情主體的人了,那只會輸出相對片面的觀點。
如果再長篇大論的很容易讓人感受到不舒服。
基于這件事后一年了,或許很多人已經離開了V圈,很多人也還在看,但是相信他們自己的心中肯定有衡量的標桿。
雖然說人類永遠無法在歷史中吸取教訓,但是我相信所謂的一兩年還不足以成為歷史,足以讓人記住這種糟心事一段時間。
還記得你為什么看V嗎?
我記得我好像是因為動漫漫畫沒什么東西看了,某一天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來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