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罕見拍到新生恒星在鄰近星系中“煙花綻放”
想象一下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五顏六色的煙花綻放。這正是歐洲天文學家7月16日發(fā)布的“嬰兒恒星”圖像所展現(xiàn)的樣子。
新生恒星光漩渦的圖像由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從附近的星系拍攝。這令天文學家能夠更精確地確定年輕恒星的位置,以及確定對它們形成至關重要的變暖氣體。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恒星誕生在氣體云中,但究竟是什么觸發(fā)了恒星的形成,以及整個星系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
歐洲南方天文臺天文學家埃里克·埃姆塞勒姆(Eric Emsellem)說:“我們第一次在廣泛的位置和環(huán)境中解決了恒星形成的各個單位,這個樣本很好地代表了不同類型的星系?!?/p>
“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產(chǎn)生恒星的氣體,看到新生的恒星本身,見證了它們通過不同階段的演化?!卑D啡漳繁硎?。
埃姆塞勒姆和他的團隊使用多單元光譜探索器(MUSE)與位于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歐洲南方天文臺超大望遠鏡合作,追蹤新生恒星照亮和加熱周圍氣體的過程。
通過將多單元光譜探索器圖像與來自66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超大望遠鏡數(shù)據(jù)相結合,天文學家將深入了解我們鄰近星系的恒星“苗圃”。
海德堡大學的天文學家凱瑟琳·克雷克爾(Kathryn Kreckel)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有很多謎團待揭開。恒星更經(jīng)常出生在它們的宿主星系的特定區(qū)域嗎?如果是,為什么?在恒星誕生后,它們的演化又如何影響新一代恒星的形成?”
克雷克爾說,這些來自19個星系、距離地球約500萬光年到6000萬光年的圖像將有助于回答這些問題。
多單元光譜探索器收集光譜,就像“條形碼”,使得天文學家在其視野內的每一個位置揭示宇宙物體的性質,從而提供了比傳統(tǒng)儀器更豐富的信息。
歐洲南方天文臺是歐洲的一個政府間天文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多產(chǎn)的地面天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