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鱉類動物簡介
一、??? 龜鱉類動物的起源
龜鱉類動物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它們的起源至今未明確,現(xiàn)有的關于龜鱉類動物的進化和系統(tǒng)學關系的學說主要是以其形態(tài)學研究為基礎。目前最早的化石是距今約2.99億年南非二疊紀的正南龜,有人推測此物種已具有骨質外殼,不過其肋骨粗壯,顱骨不整,腭表有齒,有學者推論正南龜其實與杯蜥目的闊齒蜥亞目的一支血緣更為接近。

距今2億年前晚三疊紀的原顎龜,又稱三疊龜,被學界普遍認為是龜鱉類動物的原始祖先。原始的原顎龜比近代的龜鱉動物更為低等,它們的牙齒已經(jīng)消失,兩顎已形成角質狀的喙,軀體也有龜殼保護,但頭部卻不能縮入龜殼內。


有學者推測到中生代晚期,從原顎龜類發(fā)展成為兩個類群,即側頸龜類和曲頸龜類(潛頸龜類),至此龜鱉類動物再無更大的演化。


二、??? 龜鱉類動物的種類劃分
在生物分類學中,龜鱉隸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龜鱉目。而龜鱉目又分為2個亞門:側頸龜亞目和曲頸龜亞目。
側頸龜類至少在白堊紀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它們的頭部不能縮入龜殼內,僅能側彎縮入殼下,屬較原始的一支龜類。它們過去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現(xiàn)今僅分布于南半球。

曲頸龜類最早發(fā)現(xiàn)于侏羅紀晚期,因其頭部能自由縮入龜殼內,故較側頸龜類進步。它們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在曲頸龜類群中,泥龜科的成員被認為是最原始的種類。


全世界現(xiàn)生龜鱉種類有14科90余屬300多個品種。
根據(jù)龜鱉類動物的生活方式,一般把它們歸納為四類,即水龜、海龜、半水龜和陸龜。
水龜是指生活在河流、湖泊、溪流或者沼澤地的龜,它們的指、趾間有發(fā)達的蹼,這是為了游泳時獲得更大的推力。它們在水中進食,大多是肉食性的,所以擁有較為鋒利的喙。水龜是龜中壽命相對較短的一類龜,平均壽命在二十年左右。

水龜類中還有一類鱉類動物是從早期的原始龜類演變進化而來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熱河生物群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件鱉類化石——喇嘛洞連鱉。該化石出自九佛堂組,距今約1.2億年,是目前早期鱉類中發(fā)現(xiàn)的最為完整的一個化石。


海龜最早出現(xiàn)于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它們是爬行動物上陸地后又返回海洋生活的實例。如今海洋中只生活著7種海龜。

半水龜是指生活在森林、山地、濕地或者灌木林里的龜,這些龜?shù)哪_趾無蹼或半蹼。和水龜靠水作為媒介吞咽食物不同,半水龜有能幫助吞咽食物的靈巧舌頭。作為雜食性龜類,它們多以瓜果蔬菜、昆蟲、魚類、蝦類以及軟體動物等為食。半水龜?shù)膲勖人旈L,通常能活幾十年。

陸龜是素食性動物,目前最早的發(fā)現(xiàn)紀錄是距今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它們曾經(jīng)一度很繁盛,可是到距今100萬年前,陸龜類動物驟然衰落,僅有少數(shù)種類延續(xù)至今。

三、??? 龜鱉類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
我們常用“十三塊六角”來簡單概括龜?shù)奶攸c,通常龜?shù)谋臣资怯墒龎K大的盾片組成;擅長游泳或攀爬的四肢,還有一頭和一尾,加起來就是“六個角”。

龜?shù)谋臣子勺刀?、肋盾、頸盾、緣盾、上緣盾以及尾盾(臀盾)這六部分組成,當然并不是所有龜類的背甲都同時具有這幾個部分,比如原產(chǎn)自中國的龜類就沒有上緣盾。

龜?shù)母辜子砷g喉盾、喉盾、肱盾、胸盾、腹盾、股盾、肛盾以及間肛盾這八部分組成,有些龜類,如草龜、花龜、地圖龜?shù)染鶝]有間喉盾和間肛盾。
龜?shù)募讟驗槠涓辜着c背甲借韌帶或骨縫相連的部分。通常其外層的盾片由腋盾、胯盾和下緣盾這三部分組成。

通常,龜?shù)那白槲遄?,后爪為四爪,當然也有不少特例,比如海龜?shù)乃闹珶o爪,呈槳狀。

大多數(shù)龜鱉類的尾部細而短,呈圓錐形。少數(shù)龜?shù)奈膊枯^長,如鷹嘴龜、擬鱷龜?shù)?。此外雄性尾巴比雌性更大更粗壯?/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