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擊柏林有幾條路線?耶拿戰(zhàn)役(中)

耶拿—奧施泰特會戰(zhàn),普魯士從建國到王國最大的恥辱……
實際上1806年的拿破侖出現(xiàn)了嚴重誤判。
盡管是普魯士主動對法宣戰(zhàn),但拿破侖仍決定搶攻,并在普魯士打進法國之前由南向北穿過森林攻入普魯士本土。
但是,誤判就出現(xiàn)在這:當拿破侖攻入普魯士本土后,他錯判了普軍主力位置,將之判斷在相對偏西的位置。在此基礎上,拿破侖在他判斷的方位上搜索敵軍,并在耶拿一帶找到了一支普軍部隊,認為其是普軍主力——但實際上這只是一支偏師。
10月14日,當拿破侖集結幾乎全部主力攻擊耶拿時,其最右翼的達武軍團(2w人)卻在奧施泰特地區(qū)撞上了普軍的中軍主力(5w人)。
耶拿方面,拿破侖有著絕對優(yōu)勢兵力(主力打偏師),理所當然地取得了勝利??娎獛泿ьI的騎兵開始了對普軍的追擊,將至徹底打崩。
奧施泰特方面,達武身后本應有著第一軍團進行支援。但是第一軍軍長貝爾納多特元帥一如既往地在犯蠢,拒絕支援達武,也不肯幫助皇帝,選擇了作壁上觀(這個家伙從頭到尾都在給皇帝與法蘭西丟臉)??墒?,令人驚訝的情況出現(xiàn)了:普軍主力想以優(yōu)勢兵力,不等后援到來,直接壓垮達武。但達武立刻拉起多道防線,普軍以布呂歇爾為首的部隊正面攻擊不見成果;接著,普騎兵攻擊法軍側翼,但被法軍三個獵騎兵團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普軍接連攻擊多次都毫無成果,反而總司令布倫瑞克元帥負致命傷,不久掛掉。法軍趁勢反擊,先擊潰了普軍陣線,而后順勢摧垮普軍后援,取得大捷!
奧施泰特的普軍敗兵向北逃亡,正好與耶拿敗兵遇上——而耶拿敗兵的身后,就是法軍繆拉元帥正忙著追擊的騎兵軍團……
于是,耶拿—奧施泰特雙重會戰(zhàn),法軍全面勝利,而以2:5劣勢兵力取得完勝的達武元帥戰(zhàn)后被封為“奧施泰特公爵”。此后,法軍立刻擴大戰(zhàn)果,占領了西普魯士大量重鎮(zhèn)——包括柏林。
普軍殘部在布呂歇爾的組織下向東逃亡,這一逃就是800km,逃到國境以后沒路走了,只好投降……
順便一提,柏林被拿破侖奪取時,是普魯士宣戰(zhàn)后的第14天。拿破侖非常客氣得向腓特烈大帝的雕像致敬,而后又非常不客氣地把雕像、大帝佩劍等物品全部打包回了巴黎……
簡而言之,普魯士在5:2的優(yōu)勢兵力下被法軍打得慘敗,總司令戰(zhàn)死,開戰(zhàn)后14天柏林淪陷,殘部東逃800km依舊沒能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