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活成“最后一代”,跟房子車子無關(guān),問題出在這4點

受到傳統(tǒng)觀念和繁衍本能的影響,人們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繼承香火,傳宗接代。
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特別擔(dān)心孩子的人生大事,認(rèn)為,如果孩子斷根了,絕后了,家庭就傳不下去了,就會被逐漸淘汰。
于是乎,不少長輩都辛辛苦苦去干活,要么給孩子買車,要么給孩子買房,可孩子依舊沒有傳宗接代。
這就讓人疑惑了,沒房沒車的孩子,做不到傳宗接代,還說得過去,為什么我給孩子準(zhǔn)備了房子和車子,孩子依舊面臨斷根的困境呢?
我想,家庭的香火傳不下去,一部分原因跟房子和車子有關(guān),一部分原因跟其他的問題有關(guān)。反正,物質(zhì)是一回事,其他的問題,又是一回事。
家庭的香火傳不下去,不一定是房子和車子的問題,也許跟這4點有關(guān)。

一、家運消失殆盡,香火無法延續(xù)。
無論是人,還是家庭,都有他們的壽命限度。普通人的壽命長度,不過百年的時間。普通家族的壽命長度,也就幾代人的時間。
從古至今,世家大族都消失了不少,又何談是普通家庭呢?家庭的問題,就涉及到“家運”了。家運,就是家庭的根基,失去了家運,家庭就活不下去了。
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很不幸,這個孩子英年早逝了,那家庭不就只能面臨“絕戶”的結(jié)果了嗎?
有的家庭有兩個孩子,很不幸,一個孩子不想結(jié)婚,一個孩子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這個家庭不就只能走到終點了嗎?
說句不好聽的話,不是你想生,就能生得出的。如果你的家庭運勢消失,不再有“子嗣”的氣數(shù),那孩子就算結(jié)婚了,也生不出來。
家運,就是一個家庭的氣數(shù)。氣數(shù)將盡,誰有辦法改變呢?

二、家庭遭遇橫禍,香火無法延續(xù)。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普通家庭都是很脆弱的。只要一個時代的浪潮拍打過來,躲不過去,就真的家毀人亡,到此為止了。
有一個故事,叫做《塞翁失馬》。一位邊塞的老翁,丟失了一匹馬,別人都說很不幸。老翁說,壞事的背后,也有好事。
幾個月后,這匹馬帶著好幾匹駿馬回來,別人都說這是好事。老翁說,好事的背后,也隱藏著壞事。過了幾天,他的獨子就因為騎馬而摔斷了手腳。
身邊人就說,你的孩子斷手?jǐn)嗄_了,未來就是殘疾人了,真慘。老翁不以為意,回應(yīng),大禍的背后,也有大運。
一年后,漠北胡人的軍隊大舉入侵,健康的男子十有八九都被屠戮殆盡。唯有他那斷手?jǐn)嗄_的獨子,活了下來,讓家庭得以延續(xù)。
那些健康的男子,本該延續(xù)香火,平淡地生活下去。未曾想,遭遇亂世,結(jié)果比老翁那個斷手?jǐn)嗄_的孩子還要慘。

三、子女沒有香火的觀念,香火無法延續(xù)。
上文提到了一個現(xiàn)象,有的父母,給孩子準(zhǔn)備了房子和車子,可孩子就是不結(jié)婚,也不傳宗接代,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因為當(dāng)代年輕人的觀念,都發(fā)生了變化。就像50后不理解70后,70后也不理解90后一樣。每代人的經(jīng)歷不同,想法就會出現(xiàn)差別。
在50后看來,生多個孩子,家庭才有前途。在70后看來,生一個孩子,或者再生一個二胎,就足夠了,少生優(yōu)生,才符合那個年代的要求。
到了90后這代人,他們會想,有房子和車子是一回事,可如今沒有純粹的愛情,婚姻也成為了交易,自己為什么要觸碰如交易一般的婚姻呢?
男人覺得吃虧了,女人也認(rèn)為不公平,那傳承香火的觀念就消失了,單身一個人的觀念就普及開來了。
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xué)中的,現(xiàn)實,影響了人們的觀念。觀念,也反作用于現(xiàn)實。

四、命運無法改變,香火無法延續(xù)。
談到傳宗接代,延續(xù)香火,就無法避開這一個問題,改變命運。
在小農(nóng)社會,人們有大量的田地要耕種,所以他們就會大量生孩子,滿足耕種的需求。可是,在現(xiàn)代社會,普通人啥都沒有,那生孩子的需求,就減小了。
農(nóng)村的孩子,考上了大城市的大學(xu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跟大城市的孩子,存在好幾輩子的差距,命運無法改變,那他們就會降低生育的欲望。
或者說,有的孩子大學(xué)畢業(yè)就失業(yè),哪怕找到工作,賺到的錢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那他們不就沒有生育孩子的沖動和想法了嗎?
如果有一天,你跟他們說,只要你生了孩子,孩子能夠百分之一百改變命運,我想他們會爭著生。不然,生下來繼續(xù)給老板做牛做馬,那他們就失去繁衍的欲望了。
資本市場中有一句話,信心比黃金還要珍貴。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