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UP!Gen2 EVO有什么不同

電動方程式昨天發(fā)布了第七賽季開始投入使用的Gen2 EVO賽車,底盤、電池等核心部件全部保持不變,只有車身外觀有部分修正,可以通俗地看做是“2.5代”賽車。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Gen2與EVO的不同之處吧:



從全景圖來看,Gen2 EVO相比Gen2最主要的變化是回歸開輪狀態(tài),不過依然保持了強地面效應(yīng)及弱定風(fēng)翼效應(yīng)有利跟車、鼓勵超車的設(shè)計理念。顏值在跑圈界還是很能打的。




俯視圖上看,整體車身線條(↑上圖高亮標(biāo)出)沒有顯著變化。這倒是不奇怪,畢竟底盤、電池等核心部件沒有變化,車身軀干部分也無需變化,圍繞車身的主要氣流特征也不會有顯著變化。



車身前部覆蓋件的變化是Gen2 EVO相比于Gen2最直觀的變化:取消輪眉,高位前定風(fēng)翼回歸。這一變化除了讓賽車重新變回開輪式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比賽過程中的輪眉變形。


第五賽季和第六賽季的前兩場比賽中,發(fā)生了多次輕微碰撞引起輪眉變形和輪眉斷裂的情況,輪眉變形之后摩擦輪胎,或者輪眉斷裂之后在賽道上遺留大塊碎片,這都造成了安全方面的隱患,所以Gen2 EVO放棄了看起來很美觀的輪眉設(shè)計,重新回歸高位前定風(fēng)翼的設(shè)計。


從高位前定風(fēng)翼的設(shè)計來看,導(dǎo)流方向?qū)嶋H上基本可以替代Gen2輪眉的作用,并不會造成車身前部的亂流。

?



車尾的變化與車身前部類似,都是回歸開輪方程式。Gen2賽車令人驚艷的X型尾翼設(shè)計退役,EVO的中央分離式平直尾翼上崗,其實這兩種尾翼都是中央下沉式尾翼的變種,Gen2賽車X型的尾翼雖然很好看,但復(fù)雜的外形一會造成加工和運輸?shù)碾y度,二是也會造成尾流的一部分亂流。

相比于Gen2,EVO的尾翼主要作用面和擴散器的寬度一致,尾流的氣流更加集中,效率更高,可以提供更多的下壓力和更干凈的尾流。干凈的尾流對于后方追擊車輛來說是喜聞樂見,再加上新款高位定風(fēng)翼可以提供更好的前輪下壓力,Gen2 EVO賽車對于追擊和超車勢必更加友好。



最后還有一個顯著變化就是車身中后段增加了鯊魚鰭,切割氣流提前整流什么的就不用吹了,好看、帥氣、犀利才是重點,隔壁小朋友已經(jīng)饞哭了。
總之,Gen2 EVO登場,好看就完事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