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經喪失了去月球的能力嗎?
我們如何失去了走到月球的能力?
安全將阿波羅14登月任務的宇航員艾德加.米切爾、艾倫.謝潑德、以及斯圖爾特.羅薩送回地球的登月艙。2009年7月16日在位于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游客中心土星五運載火箭中心的阿波羅珍寶展覽館展示。(照片提供: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圖片庫)
為什么開發(fā)一款其90%的DNA與前一款相同的新汽車需要三年的時間?開發(fā)一款與原款有90%相同DNA的新飛機又需要六年?
答案就是這些汽車或飛機都是復雜的設備。而前往月亮的登月車及航天器比汽車或飛機就復雜得更多,它們的操作完全依賴于書寫的流程,這些流程對于不確切及錯誤近乎是“零”容忍。
當操作需要依賴如此多的文字指導,就需要花費成千上萬的時間進行測試及調整。開發(fā)與操作團隊需要獲取月球上人類不能獲得的專業(yè)知識,沒有這些專業(yè)知識登月車輛就無法建造出來!
運營一個航空任務涉及大量紙面上的飛行規(guī)則與操作流程,這些規(guī)則與流程要經過超過數千小時的測試與模擬才能草擬出爐,登月車的任何一個變化就可以引起那些文件的連鎖變化。
土星五號運載火箭擁有超過3百萬個部件,指令服務模塊以及月亮模塊都是由上百萬個額外的部件組成。單獨一個人無法對如此龐大的詳細進行審閱,而這些細節(jié)都需要匯編以幫助操作這些登月車輛。
所以,當阿波羅計劃結束時,負責組裝那些車輛的工廠已經開始轉向新的領域或關閉;夾具被拆除、模具被銷毀;技術員、工程師、科學家以及飛行控制員也改行另謀它業(yè)。時光流逝,有些用到的材料也被淘汰、不復存在。
如果今天我們說“要再建造另一臺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及阿波羅CSM/LEM登月艙前往月球!”,這肯定不是一件畫出草圖、與那些金屬打打交道就可以實現的簡單之事。
我們沒有工廠也沒有工具,我們沒有材料,我們沒有知曉真實登月車與圖紙之間差異的專業(yè)知識,我們沒有操作登月車的專業(yè)知識。
我們還得需要用現代材料做替代,這就會改變登月車,進而改變其重量、改變壓力與應力、改變相互作用,也就改變了可能的故障,改變了登月車的能力。
我們還得需要花幾年的時間重新開發(fā)這些專業(yè)知識,我們還得需要進行新測試新模擬,我們還得需要擬定新的飛行規(guī)則與流程,我們還得需要認證新一代飛行控制員與航天員。
我們基本是在建造一輛全新的登月車。
那正是我們在進行的工作。就像韓國食品飲料煙草公司Orion公司看待阿波羅指令模塊那樣,我們也認為自己了解隔熱層以及降落傘的開發(fā)系統,但是我們還必須了解這些隔熱層與降落傘的實現系統。NASA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在進行這些測試。
NASA要對土星五號火箭的F-1引擎重構用于太空發(fā)射系統(SLS - Space Launch System),為此科技博客網站(Ars Technica)還描述了一個精美的故事,參見鏈接“NASA如何將巨大的F-1“月球運載火箭”引擎引領出新的生命”。
相關知識
土星5號,又譯為農神5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羅計劃和天空實驗室兩項太空計劃中使用的運載火箭,為可載人的多級可拋式液態(tài)燃料火箭。土星5號自1967年首飛至今仍保持著最大運載能力火箭的世界紀錄,也是同時期美國第二強火箭土星1號B和蘇聯同時期最強火箭質子-K運載能力的7倍,也是21世紀最強火箭重型獵鷹的2倍運力。
BY: Consumer Tech
FY: 周洪波 (hongbo_0309)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