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居中,善惡有數(shù),每逢這一天,人們祭祀祖先,緬懷逝去親人
2022年8月12日,農歷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jié),與除夕、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三節(jié)并稱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祭祖大節(jié),也是流行于漢文化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

中元節(jié)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農歷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jié),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jié),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jié),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jié)代表秋天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用新米等祭供祀祖,農歷7.15陰氣最重,傳說中元節(jié)陰間過年陰曹地府放出全部鬼魂,中元節(jié)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

佛教徒們都會在這天舉行功德法會,為孤魂餓鬼超渡亡魂,盂蘭節(jié)來源于《佛說盂蘭盆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目連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號稱“神通第一,“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p>
道教也有“三官”的說法: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中元節(jié)習俗祭拜—安全祭祖、祭土地、燒紙錢,送活羊或送面羊的習俗,中國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眾鬼離開冥界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在這天,民間普遍要進行祭祀的活動,一般選在天黑以后,家中男人攜帶炮竹、紙錢、香燭,找一塊僻靜的河畔或十字路口,然后用石灰畫一個圈,在圈內潑些水,飯,這樣那種野鬼就會去圈內槍食水,飯,不會出圈來欺負先人。

同時還要給先人以及土地公公燒很多紙錢,注意防火,這些紙錢都是用信封一樣的紙皮給封裝好的,上面還寫著是誰燒的,燒給誰的,也是畫一個不封口的圈,燒完后回家不要回頭看,一定不能忘了給土地公公燒紙錢,人們點河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
關于7月有些禁忌事情建議不要做,以免招惹不好的東西:
1. 人身上有三把火,分別位于頭頂及兩個肩膀,所以在鬼月的時候不要拍別人的頭和肩,以免熄掉他人身上的火
2. 最好不要無故前往陵園墓地、墳場等地方,尤其是小孩更需要注意,以不走夜路為好,如果非要走夜路,建議多幾個人,不要在晚上拍照,不要在夜晚晾衣服,不要將筷子插在飯碗上,這是祭拜的模式

3. 不要喊別人的名字,不要吹口哨,當走在郊野或偏僻的地方時,有人叫你不要回頭,也不要答應, 睡覺時候不要披頭散發(fā)
4. 不要去游泳,傳說中“水鬼”會找替死鬼投胎,不要掛風鈴,不要玩靈異游戲,如遇見有人在路邊燒紙,看到之后一定要繞開,更不要去踩,去撿。

桃木,正氣,陰德,銅鏡,北斗九星是可以辟邪的:如道教經典《真仙真指語錄》中說:“陰德伏鬼,陽德伏人,鬼看了在心中有正氣的人也會害怕,桃木可殺鬼王,也可避鬼,如葛洪《抱樸子》言,世上萬物久煉成精者,都有本事假托人形以迷惑人,“惟不能易鏡中真形”,它們一看見銅鏡,就暴露了它們的本來面目,于是趕快溜走,抬頭尋找北斗九星,確定方向,然后跟著北斗的指示可以走出鬼打墻,迷路、阻礙等現(xiàn)象,或將身上的毛票、硬幣丟棄在周圍,持頌“太乙救苦天尊”圣號,丟棄后,閉目30秒即可,或誦讀一些佛教經典,如心經,金剛經。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說:“人不可背離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毙拇娲缺?,感恩敬畏,樂善好施,遵循科學文化傳統(tǒng),不忘敬祖盡孝的文化核心根本。在2010年5月,文化部也將香港特區(qū)申報的“中元節(jié)(潮人盂蘭勝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