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漢碩——畢業(yè)2年,財務管理跨考,邊工作,邊考研
上海大學漢碩——畢業(yè)2年,財務管理跨考,邊工作,邊考研(想想我這個在職黨都已經(jīng)熬過來了,大家也一定可以的,事在人為呀)
各位學弟學妹們,大家好,今天來享一下我從渣渣二本逆襲上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辛酸史,雖然上岸了,但我仍然覺得自己專業(yè)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學習方法也僅供參考,經(jīng)驗帖的目的還是希望大家通過了解我的故事獲取到備考的力量。
?????????????????
個人情況簡述:本科渣渣二本,財務管理專業(yè),在校時由于各種原因沒有考研選擇了工作。初入職場,找不準自己的方向,或者說自己的目標和能力不匹配,所以也嘗試了很多工作,但共同點就是都跟語言和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而也讓我最終精確鎖定了目標——漢碩。
上大20年國際院情況:計劃統(tǒng)招10人+推免13人,實際統(tǒng)招20+推免3人。
分數(shù)線:英語50/政治46/專業(yè)課69/總分343
??
我的漢碩之路可能跟大部分學生不大一樣,我是邊工作邊考研的,學習場所就是租房。因為我的工作時長是8小時,周末雙休,很少加班,所以學習時間每天大概5—7個小時,6:20——8:20英語學習,下午7:00——23:00就是學習專業(yè)課。但是對于跨考的我來說,雖然都是中文,但是初學還是非常吃力,特別是沒有找到好的教學資源時,單憑自己硬啃,耗時費力效果不佳,所以我第一年就浪費了很多時間,6月開始復習卻只入門了專一,其他都沒有看,抱著打醬油的心態(tài)還去參加了初試,當然結果是慘烈的,就當是看看真題,所以考完我就把19的真題全回憶出來了。 第二年從三月份才正式開始復習備考,希望大家避免我走過的彎路哈,查好院校的報錄比,分數(shù)線,以及題型和參考書,然后就是尋找合適的資料和經(jīng)驗帖,然后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自控力比較差的話最好也是去圖書館,爭取一站成碩。
接下來,就具體說下如何安排復習。
時間管理:推薦timing?或者是番茄這樣的計時軟件,量化學習時間。
?????????????????或者是任務劃除法,以完成實際任務為導向。
?????????????????總之就是要有規(guī)劃,提高效率,否則一切形式主義都是白扯。
英語:我是一個英語愛好者,一直堅持學英語,但為了考研,我還是根據(jù)應試要求進行了英語復習,因為考研英語很多時候也是考邏輯,即便是英語底子好,但不能大意。初期我就是背單詞+配套視頻過了兩遍,我比較偏向于理解記憶,所以通過看視頻,然后做黃皮書的閱讀,基本沒有刻意記單詞,后期就是做歷年真題,然后看歷年英語真題講解,分析選項邏輯,跟著一遍下來,做題正確率提高了很多。如果英語底子比較薄弱,比如我身邊有朋友說長句子都不知道怎么斷句,建議還是記單詞,練長難句,學習語法,培養(yǎng)語感,最后再針對不足做專項練習。最后就是作文了,我是最后一個多月的時候準備的,也是跟著朱偉的作文視頻,提煉句型,模仿練習,最后就是背記。軟件的話我就是用的歐陸詞典,資源的話有能力的就支持官方正版購買課程,經(jīng)濟受限的話就可以去b?站或者各大公眾號獲取,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政治:我是10月份才開始復習的,基本每天2小時,初期我是看的老師視頻 ,也沒有那么枯燥,很快就可以跟著過完,后期就是做肖秀榮的一千題和真題,結合張修齊的真題精講和肖四講解視頻??记皫滋鞎鲂ば銟s終極四套卷,建議把主觀題記得死死的,因為會有類似或者原題。政治還是建議多記多背,我就是偷懶,知識不扎實,選擇題得分不高。
?專業(yè)課一:參考書:黃廖《現(xiàn)代漢語》,王力《古漢》,葉、徐《語用學綱要》
?現(xiàn)漢:我由于跨考+時間有限,所以報了勤思的全程班
??????一輪:感知階段,教材+勤思視頻,地毯式過一遍,做好筆記。
??????二輪:深入理解,勤思講義+勤思視頻+課后習題+勤思通關寶典,整理框架,提煉知識點,學一章節(jié)連一章節(jié),及時鞏固復習。因為勤思的授課老師很多都是名校教授,所以課程會更有深度,不再是書本表層知識的講述,跟完勤思的視頻,你的專業(yè)程度又會提高一個level。
???????三輪:本校真題+分類真題,做本校真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題型以及分值都會決定你的復習重點,當我們做完一套真題,要對應在教材上標注好(如:19年選擇)這樣后期再回顧教材的時候,你就能很好的把握知識點,或者是做個表格更直觀的統(tǒng)計。對于很多學校真題不全的,可以做全國真題集錦,做一些出題類似的名校真題,特別是主觀題,看答案是如何組織的,解題思路等。還可以結合語綱一起來學習。
???????沖刺前后:基本就是背記為主,不要放過任何細節(jié),基礎的知識也不要因為簡單掉以輕心,再就是總結錯題,錯題能夠反映自己掌握程度,復習的時候也應多注意。
古漢:一般是考翻譯和標點,晚一點開始復習倒是沒關系,可以買一本簡體教材+配套翻譯書和資料,再做一些練習,這方面我沒有花太多精力,但是廣泛積累做題是好的,因為今年的上大古漢題就有許多同學做到過,所以呀積累很重要,別人知道你不知道,你就可能落后了。
語綱:這部分內(nèi)容有和現(xiàn)漢重合的,但有些概念也會和現(xiàn)漢有出入,先看視頻,捋清思路,然后自己再去結合資料細化具體的知識點,語綱方面也是名詞解釋比較多,所以也要做好真題相關的標注。
?
專二:參考書《中國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際》《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外國文化史》《案例分析》
中國文化要略:總的來說,跟上面的復習安排差不多,初期,看教材,然后標記真題,關注一些公眾號,每天打卡一部分文化知識。后面,可以自己做挖空筆記,看著空背,課外還可以看一站到底等知識類節(jié)目,緩解壓力的同時積累知識點。文化還是得多記多背,背累了就做題,今年上大就考了好幾道基礎但是很細節(jié)的題,比如上海名稱的來源,第一個種五谷的人,幾大宗教和中國的儒釋道也是經(jīng)??嫉摹?梢越Y合一本考研筆記一起識記。
引論:引論也算是一本比較難啃的書,理論知識也多。推薦大家跟著勤思老師的視頻過一遍,結合勤思的資料做好筆記,再回過頭來,自己看目錄,看教材,因為流派和代表人物眾多,大家可以用XMind?做思維導圖,建立章節(jié)框架,你就會發(fā)現(xiàn)引論大體可以分成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發(fā)展歷史(史論),相關基礎學科理論(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文化學),教與學的理論(習得和教學流派)。實踐: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測試評估。有了框架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
跨文化交際:相對比較簡單,,也比較有趣,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理解,這部分就不再贅述了,一般容易運用到案例分析。
外國文化史:這部分近年考試比重不大,基本不怎么考,但是前幾年真題還是有考到,甚至有名詞解釋,所以能看還是盡量看一看
案例分析:這部分是40分,目前來說一般都是考案例分析,個別學校有時會考教案設計,推薦去買葉軍,或者朱勇的案例分析相關的書,模仿給的示例,有余力再看看教案設計。
?專二個人感覺會難一點,信息量大,所以還得多下功夫,今年上大專二上100+的都少。
考前我收到了勤思寄過來的模擬試題,雖然題型有差異,但總體跟我考研成績差不多,所以大家也可以考前找一些模擬題進行估分。以上是我作為一枚入門選手的初試復習心得,僅供大家參考。
?復試方面
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學校都采用了線上復試,上大國教院的復試安排在了5/23號,也就調(diào)劑系統(tǒng)都開了三天后,這就意味著要是復試被刷可能調(diào)劑都沒學上,因此大家要隨時準備破釜沉舟,奮力一搏。此次進復試24人,按1:2錄取20人,初試成績50%+復試成績50%。大家初試分數(shù)差距很小,一分就可能名次不一樣,所以復試不能輕敵。復試采用雙機位,zoom軟件,復試前會提前幾天測試網(wǎng)絡和復試環(huán)境,此次復試國教院還取消了筆試,也沒有英語介紹環(huán)節(jié),直接題庫抽題,所以每個人的復試題目都不一樣。題目涉及現(xiàn)漢,引論,跨文化等,既有基礎題也有開放題。時長20分鐘,英語50分+專業(yè)課提問150分+現(xiàn)場隨機提問100分。復試結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就出了結果。
?最后就是心態(tài)了,考研真的非常漫長,特別是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五月底才復試,得到初試成績時就覺得完了,一直在看調(diào)劑信息,調(diào)劑也是困難重重,出分數(shù)線后排名靠后又怕復試被刷,復試后又覺得沒有發(fā)揮好懊惱難受,內(nèi)心真是每一天都無比難熬,幸運的是關關難過關關過,考研過程中心態(tài)隨時可能會崩,但大家一定要穩(wěn)住,想想我這個在職黨都已經(jīng)熬過來了,大家也一定可以的,事在人為呀。另外還補充一些建議:資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知識要掌握扎實,高分真的就是那些把學習落到實處的人,我就是不愛背書,所以很多知識點看了好幾遍覺得差不多了,結果初試和復試都有遺憾,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分配好各科復習時間,有條不紊的進行復習。上海大學的題還是比較基礎的,只要好好準備,上岸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