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褐藻】雜七雜八的補完

寫在前面的話:
本系列專欄是關于常見的水族觀賞藻類的介紹、展示、飼養(yǎng)要點、個人體會
參考書籍《在日本可以看到的388種海藻寫真+生態(tài)標本》等
參考網(wǎng)站:algaebase.org 、Wikipedia等
參考文獻:《中國海洋褐藻門新分類系統(tǒng)》黃冰心、丁蘭平
圖片來源見水印
由于個人感情包含較多、體會和飼養(yǎng)經(jīng)驗主要來自玩家交流討論整理,并不具有學術嚴謹性。但本著快樂飼養(yǎng)的前提,應該是勉強夠用來參考。同時由于個人整理,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歡迎大家指出,歡迎大神拍磚,一同交流學習。?
特別提醒:
這是茉莉某天突發(fā)奇想開著挖掘機挖的一個大坑,因為茉莉臨近考研,本系列專欄隨時面臨長期不更新、停更甚至斷更,大伙們看著圖一樂呵就行?
終于是啊,褐藻常見觀賞藻給茉莉磨洋工磨到了最后一期,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光速逃跑?
這一期主要是進行褐藻門觀賞藻的一些查漏補缺,補完一些之前專欄沒有提到的一些藻類,由于茉莉才疏學淺,并沒有對之其中任何一種有飼養(yǎng)經(jīng)驗or體會,故只做展示介紹。
那么廢話不多說,開始吧。


同樣是作為好吃的登場的昆布,來自海帶目海帶科昆布屬。雖然但是,市面上常見的昆布干并不都是昆布,主要還是海帶,而這兩者從形態(tài)和分類上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外觀上,海帶顏色大多是黑褐色或綠褐色,干燥后表面會有一層白霜狀的鹽,干海帶浸泡后會膨脹成扁平長帶狀, 中間較厚,邊緣較薄,呈現(xiàn)波浪狀,昆布外表是黑色,比海帶較薄,用水浸泡后是扁平的葉狀,邊緣有小齒或全緣。昆布的藻多糖比海帶更多,新鮮的昆布口感更加敦實肥美,在售價上自然也更高。
在我國,昆布的食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的南朝。那時候也是海帶食用歷史的可考點,但是那時候的國家版圖,雖然包括了黃渤海周邊圈子,但昆布的貿(mào)易量,更多還是源自進口,主要進口國來自北方的宇宙國前身:高麗和百濟。

裙帶菜,海帶目翅藻科裙帶菜屬,主要產(chǎn)地是在我國東海和浙江。如果要選一種茉莉最喜歡的食用藻類,那必然是非裙帶菜莫屬了。裙帶菜富含藻膠原和藻多糖,非常適合小兒補碘和補充微量元素,全株均可食用,主要用作開湯和涼拌。

當然現(xiàn)在更多人能認識的方式,可能是在日料壽司中運用的涼拌裙帶菜沙拉吧,把裙帶菜葉體切絲后加入醬油等佐料涼拌,即為“海草沙拉”。

茉莉超級喜歡吃海藻軍貫,其次才是鮪魚手握or玉子燒類的,這玩意確實口感爽脆。


同樣的在海帶目的還有繩藻科繩藻屬的繩藻,雖然看著纖細,但葉體實際卻有小指般粗細。很長,可以達到3m,易折斷。


同樣可以吃的還有墨角藻目鹿角菜科鹿角菜屬的鹿角菜,據(jù)說是拿來涼拌吧,不過茉莉并沒有見識過,有吃過的朋友可以評論區(qū)分享一下好吃不(笑
接下來是一些塵狀或者絮狀的藻。絮狀塵狀毛狀都是對藻類形體的描述,后面會簡稱為毛藻塵藻等,其中最常見的莫過于水云目下的了,這也是魚缸里因為種種原因爆發(fā)的塵藻or其他褐色的毛藻的根本之一,與之同樣的極短的褐毛藻or塵藻還有褐茸藻屬等和黑頂藻目下一大堆,大多被當做魚缸有害雜藻看待,故不納入觀賞藻類不做敘述。


長囊水云,水云目水云科水云屬,部分活石上如同松鼠尾巴一樣蓬松的絮狀藻多為此屬內(nèi)的藻


柱狀費氏藻,水云科費氏藻屬,如同冬梅花苞一樣短小簇集的絮狀藻,多在海南來的活石上爆發(fā),長成一團一團的煞是有趣。部分短小的絮狀藻來自這個屬。


來間囊藻科間囊藻屬,有明確的“莖”的長一點的絮狀藻。
接下來便是一些如同面條一樣的絲狀藻,這里的絲狀并不如同頭發(fā)絲一樣的纖細且雜亂,而是如同面條般粗細且好辨別。


索藻目索藻科真絲藻屬

同科的球毛藻屬的叉開球毛藻


同科的面條藻屬的面條藻,有點像烏冬面啊


隔壁鐵釘菜科鐵釘菜屬,據(jù)說是可以拿來入藥



隔壁狹果藻科海蘊屬的海蘊,主要產(chǎn)地是遼寧山東區(qū)塊,可以吃,霓虹那邊還蠻喜歡吃的,不知道有沒有吃過的朋友能分享下這玩意口感如何。

網(wǎng)管藻目網(wǎng)管藻科網(wǎng)管藻屬的網(wǎng)管藻,此“網(wǎng)管”非彼“網(wǎng)管”

同下目的點葉藻科點葉藻屬的點葉藻,葉片寬大像小海帶一樣的

酸藻目酸藻科酸藻屬的酸藻,會附著在雙殼綱生物的貝殼上


毛頭藻目毛頭藻科毛頭藻屬的毛頭藻,長得非常奇特,就像蒲公英一樣,并且會帶有特殊的熒光。
本次褐藻門可能的觀賞藻類就到此更新完了,就用一張毛頭藻叢的圖結束吧,咱們下次綠藻門見,下次說不定就是過年了(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