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據(jù)&分析&雜談】潮汕印象、香火與宗族信仰——關于器者「大神龕」
對新推熱血上頭寫了點小雜談,一拍腦袋,決定完善成一整篇考據(jù)+雜談。拍腦袋很快,結果正巧碰上期末周,焦頭爛額磨到快放假才寫掉。所以準確說來其實這個標題是屬于這篇文的雜談部分的。
全文約6K字
預警:游戲尚未公測,設定非最終版本、個人理解和推測、可能的過度解讀
各種各樣的參考資料列于文后。本人的考據(jù)可能存在不足和錯誤,如果您發(fā)現(xiàn)了這些問題可以在評論區(qū)指出或者私信我,先謝!也歡迎在角色理解方面與我進行討論!如果將來設定有改動,會跟進更新本文。

目錄:
一、對于立繪的考據(jù)(包括原皮和商城皮膚)
二、對于角色文案的考據(jù)
三、關于大神龕的延伸雜談

一、對于立繪的考據(jù)
|原皮
·服裝圖案
??首先大神龕服裝上的圖案和本體金漆畫圖案是對應的(廢話?),我做了個人找相同成功的一點點部分的對比。


??

??我不找了我的眼睛真的要為大哥眼角膜脫落了。歡迎其他同擔補充!
·服裝款式
??怎么看都像魔改產物……外套是西裝外套,但是下面還有很多飄逸的帶子掛件之類的。上身從領口和側面來看,似乎是借鑒了長衫的樣式。民國時期長衫是男子常見的穿著之一。絕大多數(shù)長衫,為藍色,且為大襟右衽,長至腳踝上2寸,袖與馬褂齊長。在下擺處左右兩側,還開有1尺左右的衩。長衫的形式在民國初年定型后就再也沒有多大的變化。
??其他部分我暫時看不出些什么……如果有知道的收藏家同僚歡迎補充。
·武器可能的原型
??在立繪中可以看到大神龕有兩件武器:步槍和手槍。雖然看上去是有花里胡哨圖案的魔改產物,但是有可以考據(jù)的原型。
??大哥拿在手上的步槍有些像春田M1903A3:拉機柄是向下彎曲的,同時機匣尾部是覘孔式照門。
但是肖形立繪和寫照立繪中的槍托形狀有些不同,前者對應的應該是直槍托,后者是C型槍托。


???M1903春田步槍是一種旋轉后拉式槍機步槍,由春田兵工廠生產,是美軍在20世紀初期列裝的制式步槍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根據(jù)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槍裝備中國軍隊,在中國抗戰(zhàn)時期以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廣泛使用。由于該槍外形、長短均與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的中正式步槍(仿毛瑟1924)相似,被中國士兵稱為“花旗中正式”。
??手槍被收起來,看不清全貌。但是從露出的帶了個環(huán)的槍柄和大致形狀來看大概是毛瑟C96手槍。

??纯谷談〉氖詹丶覀儜搶λ苎凼臁?/span>在抗戰(zhàn)時期毛瑟C96手槍是我國軍隊最常見的武器之一,由于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被稱為“盒子炮”,?也稱駁殼槍,由德國毛瑟兵工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次年正式生產。
??大神龕誕生于1935年,使用的武器都是抗戰(zhàn)時期常見的武器,非常合理。說不定大哥還曾經親自上過戰(zhàn)場帶領族親抗擊過侵略者、說不定大哥臉上的疤痕是在戰(zhàn)場上受的傷、說不定的說不定大哥身上還有別的傷疤……
·晉升后立繪背景中的樹
??寫照立繪的背景除了神龕本體以外,還有一棵枝繁葉茂的金色葉子的大樹。

??“樹”的意象也常和家族聯(lián)系到一起。樹的枝葉無數(shù),向四周散開,卻又都是一個樹上長出的,正像是人們與家族之間那難以割舍的聯(lián)系,家族譜系圖的層層分支也像是樹的形狀,還有像“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落葉歸根”這樣的俗語也都與家族、歸屬有關。
·其他
??大神龕的服裝整體為黑金配色、發(fā)色是黑挑染金色、眼睛的顏色也是金色(默認立繪被墨鏡擋了看不太出來,可以看商城皮膚和來古日歷Q版圖)、配飾墨鏡也有金色裝飾、戴著的也是金項鏈,應該是對“金漆畫”工藝的呼應。
??手上拿的是潮州柑。除了立繪以外,親媽的設定、臺詞、觀察報告里全都出現(xiàn)過潮州柑……大哥你是真的很愛吃喔。

?
|商城皮膚
·服裝

??商城皮膚就沒有原立繪那么魔改。大哥穿的很明顯是一條長衫了,但是有兩個襟哈哈哈哈哈

二、對于角色文案的考據(jù)與大神龕角色形象的簡單分析
|人員評估
·C-888-193524
??臺服二測大神龕的檔案編號與國服的C-141-040211不同,是C-888-193524。
??所有中國器者的檔案編號開頭字母似乎都是C,首字母應該是國籍標識(C對應China,外國器者例如瑪雅陶碗開頭為A,應該指America美洲)。888相當吉利,合理猜測是器者自己弄的(?),后面的1935是大神龕被制造的年份,24暫時不明含義(但是在國服的編號里也出現(xiàn)了0204,可能是日期?),歡迎其他收藏家同僚補充。
·“器者外現(xiàn)為干練的青年形象?!?/p>
??“干練”意為有能力、經驗豐富。臺服此處的形容詞為“老成”,意為經歷多、做事穩(wěn)重。同時臺詞【時段交談2】中也能夠看出大神龕處事謹慎。
??但是不論如何,從對于大神龕的這些描述上來看,他的個人能力相當可靠。
·為什么器者外現(xiàn)為男性形象?
??器者大神龕為“男性”這一點非常清晰,同時文案中使用的代詞也是“他”。
??之所以提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在我準備考據(jù)的過程中無意間刷到隔壁(已經涼了的)拾遺計劃中擬人化后為女性形象的大神龕「靈扉」……那么,大神龕“擬人”究竟是以男性形象呈現(xiàn)更合理還是以女性形象呈現(xiàn)更合理?當然,希望大家不要認為這是對比拉踩兩家立繪,也不要把這個問題上升到性別對立,我只是在考據(jù)紙片人。
??大神龕是“宗祠文化的衍生物”,器者本身也“注重宗族家庭”,很明顯他的角色構成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宗族文化。百度百科上對宗族的解釋中有說“族',指父系單系親屬集團,即以一成年男性為中心(稱“宗子”或“族長”),按照父子相承的繼嗣原則上續(xù)下延,這是宗族的主線……宗族是一單系結構,其世系是按男性而非由男女兩性共同排列的。宗族中所有女性都是男性的附庸,所謂婦女有三從之義,無專門之道?!?,費孝通的著作《鄉(xiāng)土中國》中也提及“中國的家擴大的路線是單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這一方面;除了少數(shù)例外,家并不能同時包括媳婦和女婿”,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家族在祠堂祭祀先祖時女性是被排除在儀式之外的(雖然隨著時間推移,該規(guī)定在一些地方也被逐漸廢止)。可見宗族的核心是家庭中的男性而非女性。作為宗族文化延伸出的宗祠文化的衍生物的大神龕,在外形上自然也是以男性形象出現(xiàn)更加合理。
·“本體神龕是家族溯源的重要象征,因此該器者非常重視宗族家庭?!?/p>
??其實這一點不必多解釋,不過借此補充一個點:對于大神龕來說,他所重視的“家族”不只是他的“家族”。
觀察報告2中,大神龕特地把在電話里和爸媽吵架的實習生叫來親情教育。可見他在重視自己的“家族”以外也很希望他人可以重視他們自己的家族親情的重要性。
·“綜合看來,器者具備良好的領導能力以及商業(yè)頭腦,推薦進入商業(yè)部。”
??商業(yè)頭腦其實也不必多解釋。同時其實這個算是潮汕刻板印象:潮汕地區(qū)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又有經商的傳統(tǒng),潮汕籍商人不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對于大神龕身上的“潮州刻板印象”在雜談部分我有進行一個綜合的解釋。)
??“良好的領導能力”這一點很有意思。雖然大神龕其實算是基金部最“年輕”的器者,但卻深受各位器者信賴與喜愛,文案中看上去似乎總是被大家稱作“大哥”(親媽給的設定也是“是位大哥”):他出差回來會記得給大家?guī)ФY物、獨處時會問收藏家有沒有吃過潮汕柑、會在工作空隙和大家一起“得閑飲茶”、總想提攜后輩……比起一位“部門領導”,他的形象是更加親切的大哥,“良好的領導能力”比起單純的領導能力以外更像是能夠把大家都團結起來的凝聚力。
|文物信息
·“器者被記錄時間與制作完成時間相接近?!?/p>
??也就是說,可能剛在祠堂里被供起來的時候,大哥就已經現(xiàn)身并且被族人看見了。作為由神龕誕生的器者,他在祠堂現(xiàn)身后,可能會被當做神明和家族先祖一起供奉吧,于是“習慣香火氣”、“喜歡吃供奉的潮汕柑”這樣的設定也得以被更合理地解釋。或許他也親眼見證了家族中親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悲歡離合,自己也更像是家族中特殊的一員。
??但誕生在戰(zhàn)爭年代,大神龕可能也經歷了家族在戰(zhàn)火中顛沛流離、族親生離死別,最終香火斷絕、連“家族溯源的重要象征”神龕也與族人失散,其原本所屬的家族如今已經難以考證,只留下落款“貽穀祠”成為藕斷絲連的線索。如果真是如此,他一定會感到痛苦與悔恨,甚至可能會因此懷疑自己作為神龕繼續(xù)存在下去的意義——而或許正是基金會的其他器者同伴和收藏家們帶他走出了過去的陰霾。
|觀察報告
·“有些特別的講究,尚在可接受范圍內?!?/p>
??這里“特別的講究”應該指的是大神龕對“吉利”的追求。這一點詳細可以看觀察報告3的文本。
·“工作間隙正是喝一盞潮州工夫茶的時候”
??潮州工夫茶藝,廣東省潮州市地方傳統(tǒng)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始自宋代,至清代中期已蔚然成風。潮州工夫茶藝講究用水、用火、用器;講究沏泡的程式及姿勢動作;講究品飲的禮儀禮節(jié)。
??茶具設計以圓形作為主要器形,以此將整個茶事活動的范圍圈畫在“小圓”之中,寓意圓滿和諧,體現(xiàn)潮汕人圓融求和的性格。不同于臺灣工夫茶使用公道杯的沖泡習慣,潮州工夫茶堅持手沖的方式,主要是出于控制茶溫的目的。潮汕人喝茶講究“燒”(熱的意思),認為唯有沸水才能激發(fā)茶香并將此作為評判茶湯可口與否的重要標準。由于茶杯容量小,易導致茶湯散熱而破壞口感,故喝工夫茶時大家需圍坐在一起,不知不覺間便又形成一個無形的“大圓”。
??大家都圍坐在一起……這氣氛確實是很“歡樂祥和”呢!
·“我認為大神龕先生總想提攜后輩這一點確實應該注意!”
??這一點其實在觀察報告1中已經體現(xiàn)了——“但生意對象是認同的人和相識后輩時卻有過分隨意投資的跡象”。
??人設中“總想提攜后輩”可能是潮汕地區(qū)的“人際關系網(wǎng)”的體現(xiàn)。“費孝通指出,中國傳統(tǒng)社會關系是按照親疏遠近的'差序格局'來構建的。這種'差序格局'在潮汕地區(qū)的表現(xiàn)是以宗親'為核心的人際關系圈,再往外推就是地緣關系”,“和建立宗族組織、加入宗族組織一樣,在宗族觀念根深蒂固的社會,為了與社會交易聯(lián)系在一起,構筑關系圈和加入關系網(wǎng)絡圈的行為被證明是最優(yōu)的”,所以才有了外地人眼里潮汕人“重關系”的印象,也有了這位“講義氣”、“總想提攜后輩”的大哥的形象。
·這個部分幾乎完全是個人私貨理解推論,可以不進行閱讀
??觀察報告3中有個點引起了我的注意:
??“你肯定覺得講吉利沒有用吧?”他一邊在我面前放了個諧音“吉”的潮汕柑橘,一邊說道:“事事講究也不能事事保佑?!?/p>
??不,我沒這么想……
??同時上文已經提到的觀察報告2里,大神龕把實習生拉來親情教育。雖然這個飲茶時間的氣氛是“歡樂祥和”的,雖然這個目的也是善意的,但“說教”意味還是有的……
??以及臺詞部分中也出現(xiàn)了大神龕希望“把立規(guī)矩的事情”都交給他。
??聯(lián)系到他“大家長”、“大哥”的角色總體形象,那么大神龕會不會經常出于善意、以“長輩”的身份對他人進行“說教”或者“立規(guī)矩”(是你嗎四季映姬?),并且有時可能“會試圖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通訊記錄
·“族親們在潮汕的圍樓住習慣了”
??潮汕的圍樓指的是潮汕土樓?潮汕土樓,俗稱土樓寨,是潮汕地區(qū)建筑的典型形式之一。
·“先有宗祠,再有一切,我們那一向如此,難道這里不是么?”
??潮汕鄉(xiāng)村保留著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傳統(tǒng),村寨規(guī)模十分巨大,它們大多以宗祠為中心,次要建筑圍繞宗祠展開。
·“番舶接跡而來庭,已經很多年了?!?/p>
??“番舶接跡而來庭”這句話出自明代宋濂的文章《閱江樓記》。閱江樓,在今南京獅子山,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詔令所建,建成后,朱元璋常登臨其上覽勝。本文即為宋濂奉詔所寫的一篇歌頌性的散文。
??原句為“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上下,番舶接跡而來庭,蠻琛聯(lián)肩而入貢……”,意思是“看見波濤的浩蕩起伏,帆船的上下顛簸,外國船只連續(xù)前來朝見,四方珍寶爭相進貢奉獻”,描繪的其實是四方使臣來朝、進貢珍寶的畫面,但是放在這里更像是指港口商貿往來繁忙。
?

三、關于大神龕的延伸雜談
|潮州印象
??大神龕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刻板印象潮州器者”:一口“廣普”、“重視家族講義氣”、“有商業(yè)頭腦”、“做生意老謀深算”、追求“好意頭”、“有時思維有些守舊”,親媽的設定里還有“喜歡吃潮州柑”、“對吃很講究”……
??其實,本體來自廣東(或者說,存放在廣東省博物館)的器者不止他一位,但他身上“廣東(廣東潮汕)刻板印象”卻是最多的一位?;蛟S有人會覺得在器者設定上放這么多“地區(qū)刻板印象”是有些不妥的,但從大神龕與家族與土地的聯(lián)系上來看,帶有較多地方色彩也有合理之處。祭祀家族先祖的神龕與宗族緊密聯(lián)系,而在“鄉(xiāng)土中國”,人們世代定居,穩(wěn)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家族這個社群里包含著地域的含義”,于是宗族也與土地家鄉(xiāng)緊密聯(lián)系,代表地區(qū)的“潮汕印象”成為了代表宗族文化的大神龕角色形象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
|香火
??大神龕對于香火有著近乎可怕的執(zhí)著:親媽設定里大哥叼的不是煙而是香、“也許是習慣香火氣、也許是為了隨時都能夠祭拜祠堂,總之他會隨身攜帶線香”、臺詞中擔心收藏家受不了香火味、戰(zhàn)斗開始時說的“來,點根香”……
??現(xiàn)在大神龕已經不需要也不能夠再發(fā)揮自己原本的作用了,那么他要去祭祀誰,又在期待著誰奉上的香火呢?這種執(zhí)著除了是器者的習慣之外,應該還有別的緣故。致知提升中有兩句臺詞給了我一個解釋思路:
“仔細想想……我們也是個大家族了。以后立規(guī)矩的事都交我,我們大家族就應該有大家族的樣子?!?/p>
“祠堂里總是香火鼎盛,我一直在這里等著人們祭祖敬宗。你若是需要幫助,就來點一根香。”
??也許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的器者大神龕會“很注重家族并且不斷將他人拉入自己的“家族'范圍內”,在臺詞中不斷地提到“先祖”、“歸宿”、“伙伴”,甚至會特地把在電話里和爸媽吵架的實習生叫來親情教育的緣故之——他選擇把基金會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家族、把基金會的大家都當做自己的親人,盡自己所能珍惜、守護他們,也希望他人可以懂得“家”的珍貴。
??或者說,我們可以再想得大一些。大神龕背后的祖先崇拜,實際上與政治是緊密關聯(lián)的:例如黃帝在近代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就被賦予了“中華民族象征”的意味,由最開始的傳說中的部落英雄、變成漢民族的祖先、再最終成為全中華民族的共祖,作為民族主義的偶像被崇拜。那么,再加上上文說的宗族與地域的聯(lián)系,大神龕的“香火”也可以上升到更大一些的家國民族層面來解釋:現(xiàn)在作為“文物”的大神龕,“體現(xiàn)了人們對家族凝聚力及祖先精神的重視”,他的族親是所有潮汕人、廣東人、或者說是所有流著相同民族血脈的華夏兒女,所祭的是大家或不同或相同的先祖,而那不絕的鼎盛香火正是中國人仍在生生不息繼承著的對家族的信仰。
??只要我們還沒有忘記自己從哪里來、沒有忘記祖輩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是什么,大神龕的香火就永遠不會斷絕。
|歸屬、方向、信仰
??在查相關資料時也看到一些關于潮汕的地域黑言論,認為在現(xiàn)在潮汕人這種對祖先的祭祀供奉只是一種迷信——這讓我不禁思考,在今天,我們堅持對祖先的祭祀與信仰的意義是什么?
??既然這是大神龕大哥的角色考據(jù)和雜談,那么也就要從他的話里找到答案:
“帆船回港,葉落歸根,說到底人和帆船、樹葉一樣,畢生都在追尋一種歸屬,一個方向?!?/p>
??“歸屬”很好理解,我們祭祖敬宗在今天更多地是傳承著民族特有的習俗,而對于逝去先祖親人的祭祀同時也承載著我們對親情的重視——這一點是不論習俗如何都不會變的。于是對先祖的祭祀,更多地是我們在追尋著家族親人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與支撐。
??至于“方向”更多地是指向“信仰”的層面。人們最初誕生于世間時,面對自然嚴峻的挑戰(zhàn),幾乎是無力反抗的。于是他們相信自然萬物中都寄宿著神靈——今天能不能找到食物、明天天氣會如何,這些都取決于他們的意志?!皬淖钤嫉淖匀怀绨莸綀D騰崇拜逐步演變而來的祖先祭祀,是鬼神祭祀的發(fā)展,也是鬼神祭祀的一種形式”,對先祖的祭祀也是我們在面對“難以抵御的風險”時的求助?;蛟S今天我們不再那么脆弱、不再那么依賴對神明的信仰,可是我們難道就可以說人類不再需要“信仰”了嗎?我們仍會遭遇無法預測的不幸,失敗和困難依舊是我們隨時可能碰到的,面對它們的時候,我們沒有就此一蹶不振放棄生活的希望,正是因為我們還有“信仰”——或許是尚未實現(xiàn)的夢想、或許是對改變自己生活的期望、或者是自己信奉的理念信條、又或者只是最簡單的想要活著……先祖、家族自然也屬于這些“信仰”之一,例如家風家訓作為先祖留下的生活經驗,實際上也能夠在我們遇到困境時給予我們啟發(fā)。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名門望族的后人在今天依舊在傳承著優(yōu)秀的家風家訓,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在此熏陶下成就斐然、為國家做出許多貢獻。
??“你若是需要幫助,就來點一根香”,不論是“歸屬”還是“方向”,感情也好信仰也罷,都是我們試圖在命運多舛、人世無常中找到一個精神支柱,來支持我們走過每一個艱難的長夜。

參考資料:
百度百家號—潮州金漆木雕,被譽為國家寶藏,一件可以傳世的作品
金漆畫對比部分用到的大神龕本體細節(jié)圖都是雜七雜八搜刮來的網(wǎng)圖,用到的網(wǎng)頁太多了,篇幅所限不一一列舉。民國時期男子服飾的演變
百度百科—潮州柑、毛瑟C96、M1903春田步槍、宗族、茶藝(潮州工夫茶藝)、潮州土樓、潮汕民居
微信公眾號“彩云的機械整備間”《老式栓動步槍識別之春田步槍》
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何東霞等《宗族制度、關系網(wǎng)絡與經濟發(fā)展——潮汕地區(qū)經濟落后的文化原因研究》
古詩文網(wǎng)《閱江樓記》
劉莉《中國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種族神話》
葉露露《當代閩南農村祖先祭祀的存在形式及原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