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行業(yè)的寒冬又要來了?政策調整,部門約談,是喜是憂?
本文作者:白樹
9月8日,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絡游戲企業(yè)和游戲賬號租售平臺、游戲直播平臺進行約談。約談強調,各網絡游戲企業(yè)和平臺要嚴格落實通知各項要求,不折不扣執(zhí)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的時段時長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
9月14日,截至發(fā)稿前,港股相關游戲概念股應聲下跌。

網易股價下跌11.56%

嗶哩嗶哩跌幅約12.13%

騰訊控股下跌8.48%。
對于具體的約談內容,筆者根據《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和《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這兩個官方文件總結了以下四點:
1.嚴格限制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時長,禁止未成年人賬號租賃。
2.加強價值取向方面的內容審核,抵制負面價值觀輸出。
3.加強游戲行業(yè)反壟斷,抵制不當競爭。
4.強化“氪金”管控,降低游戲沉迷。
從目前的形勢與政策來看,我國正準備對娛樂行業(yè)進行一個完整的整改行動。從娛樂圈的大清洗到青少年的游戲時間管控,這無疑會引起整個娛樂行業(yè)的陣痛,會影響整個行業(yè)的利潤收入,但是在發(fā)展層面來講,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只有清除了壞的土壤才能讓好的作品產生。
其實對青少年進行游戲時間的管控,對于絕大多數成年游戲玩家來講是件好事。有人調侃道:以后游戲里再也沒辦法說別人是“小學生”了,因為小學生已經被禁止打游戲了。
很多競技游戲里,玩家普遍把水平極差而情緒控制力成反比的玩家一概稱之為“小學生”,雖然這個觀點并不絕對,但即使是在游戲里,成年人的心智和社交水平多數也的確要優(yōu)于未成年人,也更有分辨能力,沒有那么容易沖動和情緒化。
未成年人則往往需要更多日常的,面對面的社交溝通,來適應社交并健全心智,促進“情商”的完善,學會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而不是單純的自我式情緒發(fā)泄。
同時,這次政策調整也從側面確實保障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如果這項政策可以切實得到執(zhí)行,一定會對增加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極有益處,甚至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青少年近視率也不無可能。
而在官方文件觀點中,我們也看到了切實符合我們游戲玩家利益的內容。
首先,作為單機買斷制玩家可能并沒有太大的感受,但是如果身邊有手游玩家,那絕大多數手游玩家的氪金量都不在小數。
氪金游戲中的物品作為虛擬商品,其內部收費項目總是有自己的定價權。
這就導致,游戲中商品沒法像實體商品一樣受市場的價格調控,或者說,其自身的價格調控是比較遲鈍的,更受受眾的經濟情況決定,但是各種逼氪手段和誘導消費手段又使得人們在這種氪金游戲中的消費遠超自身可以承擔的一般娛樂消費。
正如很多游戲玩家的一句“行”話:“不氪金就爆肝”。這是一種病態(tài)的游戲方式,由玩游戲放松心情調節(jié)生活節(jié)奏,變成了在游戲里“996”日思夜想游戲任務甚至廢寢忘食。
當游戲行業(yè)涌入大批資本,理性消費就開始變得有些不切實際。
所以當國家開始調控誘導氪金行為的時候,這無疑會讓游戲的誘氪逼氪程度得到一定的控制,也讓人們可以用更少的消費享受正常的游戲樂趣,不再為了一個池子花掉一個月生活費。

其次,如果真的可以實現(xiàn)游戲行業(yè)的反壟斷,那么無疑是一件令所有游戲玩家歡欣鼓舞的大事。
天下苦動物廠久矣。
當一個行業(yè)產生壟斷的時候,那么這個行業(yè)即使看起來再“繁榮”,也是沒有活力的,是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是無法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大批的人只知道騰訊網易的游戲工作室,新興的游戲工作室很難破圈,很難被認同,同時也很難融資,難以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大廠抄小團隊叫做看得起你,幫你發(fā)揚玩法做好事。
小團隊膽敢動一下大廠蛋糕則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而壟斷企業(yè)則由于壟斷地位,控制著大多數的宣傳途徑和輿論導向,也因此可以通過產出高宣傳,低質量的游戲來“割韭菜“,這不但不利于游戲行業(yè)的發(fā)展,更不利于國民游戲審美的養(yǎng)成,同時也不利于我國電子游戲產業(yè)的國際化。

春天來臨以前,總是會有寒冬。不同的是,季節(jié)變換會由地球自行運轉,而行業(yè)則需要人去周轉循環(huán)。
強行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不可謂不“強硬”,但從這幾年無數教訓中看,如果不經歷這種痛苦的轉型,在當前各種巨頭的打壓下,中國的游戲行業(yè)永遠難以破殼,更何談一飛沖天。
希望游戲行業(yè)能在政策的驅使下,除泥去沙,浴火重生,為我們游戲玩家?guī)砀嗑实淖髌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