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間4|將這些技能練到極致,你也能爆紅全網
老肖是一位技藝精湛的木工匠人
家里人想要啥物件
都不用出門買
菜刀、剪刀、搓衣板、包餃子神器
甚至行李箱
他憑借靈巧的雙手
都能做出來
他憑借精湛的手藝
收獲了無數粉絲的喜愛
鄉(xiāng)村的振興
離不開“鄉(xiāng)村匠人”們的發(fā)光發(fā)熱
他們讓傳統(tǒng)手藝在創(chuàng)新中傳播
走出地域局限
被大眾和互聯網時代接納和喜愛
激活了當地經濟的巨大能量
作為傳統(tǒng)手藝的傳承人
千萬個“木匠老肖”
紛紛為鄉(xiāng)村振興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叫趙梓妃
人送外號“四輪子”
愛好唱歌
走到哪唱到哪
平時經常陪她父親出車
在車上唱歌
緩解父親工作的疲勞
乘客隨意點歌
她竟然都能唱出來
堪稱“行走的點歌機”
“四輪子”身上洋溢著“開心果”精神
總能以飽滿的熱情面對生活中的瑣事
給他人帶去快樂和溫暖
他叫王偉挺
一把刻刀玩得出神入化
萬物皆可雕
豆腐、花生、肥皂
方便面、臘肉、口紅、鉛筆
在他的手里都能成雕刻藝術品
手起刀落
他雕刻的是時光的輪廓
是自得的樂趣
是生活的趣味
于傳統(tǒng)技藝中求變
融合新潮的元素
賦予老手藝以新的靈魂
她叫郭鋮鋮
她與丈夫響應“建設新農村”的號召
回到山東老家的鄉(xiāng)村創(chuàng)業(yè)
開了一個食品加工廠
把村里的婦女們召集起來一起致富
還以短視頻的形式
記錄他們的農村美好生活
宣傳家鄉(xiāng)的特色美食
她叫小小豆
是個愛好美食和動漫的鄉(xiāng)村姑娘
她自學特效
用特效結合實景的拍攝
呈現出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創(chuàng)意視頻
她用她的想象力
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武俠大世界
她叫李瑞雪
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
從小有一個武俠夢
希望自己能成為武俠影視劇里的大俠
她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武術
成就了現在身手矯健的她
網友給她取了個外號叫“李洪賈”
(外號究竟是何寓意?在評論區(qū)互動留言,說出你的答案,答對后就會機會獲得互動獎品一份,溫馨提示:與三位明星有關)
她在田間地頭習武強身健體
帶動了村民共同鍛煉
以武會友
既豐富了自己的生活
也感染了更多人關注傳統(tǒng)武術
95后青年楊慶源
出于個人興趣愛好
半路出家成為了一名鉗工
小小年紀就在全國職工職業(yè)技能大賽
鉗工組的技能比拼里大放異彩
為了精進鉗工技能
他從網上看到有同行拿雞蛋練手藝
于是他從單位食堂借來雞蛋練習
第一次他花了5天時間
用了幾十筐雞蛋
終于成功了
但他不滿足
開始在體積更小
蛋殼更易碎的鵪鶉蛋上練
現在他可以在正常大小的鵪鶉蛋上鉆6個孔
每個孔的直徑約5.5毫米
發(fā)揮得最好的時候
可以在一個雞蛋上鉆20個孔
他叫丁友誼
祖輩都是農民
他聽到村里有人吹嗩吶
就迷上了嗩吶
學成后跟隨嗩吶班子到處演出
見識的多了
對雜技又有了渴望
從此開始模仿他人練習雜技
一番勤學苦練之后
創(chuàng)下了高空魚竿頂球
世界吉尼斯紀錄
至今無人打破他的紀錄
“泥巴哥”朱付軍
他的家鄉(xiāng)是“泥塑之鄉(xiāng)”鶴壁市浚縣
當地盛產“泥咕咕”
就是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
“泥咕咕”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民俗工藝品
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被民俗學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
在??h縣委和政府的扶持下
他聯合村里其他藝人成立了
泥塑文化電商孵化園
幫助村民們在直播平臺建立自己的賬號
教他們直播帶貨
把泥塑賣到全國各地
“泥巴哥”深知要讓老一輩人留下的手藝活下來
不僅得傳承手藝
更要盤活手藝
讓老手藝跟上時代的發(fā)展
煥發(fā)新生力量
于是
他讓泥巴團子開口說起了話
動手演起了戲
“歷史的活化石”動了起來
活了起來
傳承了下來
“泥巴哥”不僅是個泥塑手藝人
更是新時代的文化守衛(wèi)者
“畫虎奶奶”武愛蘭
今年80多歲
從年輕時候就開始畫畫
以前附近村哪家有喜事
總會托她畫一張畫掛在家里
她的家鄉(xiāng)是“中國畫虎第一村”
村里上至花甲老人
下至六七歲頑童
幾乎人人都能畫老虎
他們村有1300多人
有800人從事繪畫產業(yè)
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
三世同堂畫家比比皆是
過去祖祖輩輩是扛鋤頭種地的“泥腿子”
如今用手中的畫筆開啟了致富之門
生活在這里的鄉(xiāng)親們
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形容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張畫換幾畝糧
騎著老虎奔小康
更多精彩內容,
本周六,
CCTV-17《鄉(xiāng)村大舞臺》
高手在民間4
我們不見不散!
高手在民間4
? ? 首播時間:
2021年4月24日21:30
重播時間:
2021年4月25日10:30
2021年5月1日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