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形而上學(xué)基本問題詳解

為什么這里有東西,而不是什么都沒有?
①為什么問出這種問題性本身(怎么這個世界還不消失,還向我顯現(xiàn),怎么體驗這一切的我還不消失,厭世之問,求死之問)=意識把握存在者整體的過程。兩者是同一個意識過程,所有存在者被把握為一個整體(胡塞爾:懸置,意識的焦點無窮后撤)。
②無如同一個深淵,從深淵之口中,既一刻不停涌出現(xiàn)象,又產(chǎn)生疑問和期待,期待世界的終點——我拒斥這一切,我想去尋找那個無。存在者整體像一個根基一樣凸出來涌現(xiàn),而它的對立面,被排除在這之外的東西,就是無,它不能被觸碰被把握,不是編入存在者序列、未對存在者施加影響的一種有。它不可以“是它自身”,作為被言說的它,是試圖觸碰存在的極限的邊緣之壁時感受到的一種反作用力。
所以它是例外,卻占了語言系統(tǒng)的位子。(is,but doesn't exist——晚期海德格爾)
③“無”和無之間的原初差異定義了存在為何。給真正的無施加一個符號,代表著對真正的無的想象的嘗試的動作,也代表著徹底想象的失敗、模糊的意向的妥協(xié)。這個符號背后的真正的無代表著不可想象本身。兩者之間的差異,在于能否在符號系統(tǒng)中成功(哪怕是模糊地)加載出自己(提起這個符號,背后的東西就能夠像受到召喚一樣連帶著被想象出來),而能成功加載出自己的,就是存在。
回答
德國觀念論:人就是那個無。存在者是一個整體。在感受整個世界的存在時,我可以把我的情緒我的理性我的身體都放進(jìn)存在者整體里面,仍然有一個能觀察這一切的視角,一個對這一切還在而不是不在進(jìn)行發(fā)問的動機(jī)(純粹的主體性本身),它無法被劃歸到這個存在者序列里面。
海德格爾:這是形而上學(xué)/哲學(xué)的基本問題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