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親密關系的修煉法則㈢為何非安全型人群很難采取有效溝通? 《關系的重建》...

安全親密關系的修煉法則㈢
為何非安全型人群很難采取有效溝通??
?|《關系的重建》【美國】阿米爾·萊文 【美國】蕾切爾·赫爾勒|知識分享|讀書筆記
有效溝通看起來不用費什么腦子,畢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是嗎?的確沒錯,但有效溝通的輕而易舉,僅僅是針對安全型依戀風格的。非安全型人群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真正出在哪里。從而他們會將積蓄已久的情緒突然爆發(fā)出來。
⒈若你是安全型
安全型人群不容易情緒過激,因此就可以比較從容地進行有效溝通,同時還能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安全型人群本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值得被傾注感情的,因此也希望自己的伴侶能變得活躍而體貼?;谶@種信念,他們就不容易被消極情緒所左右,他們很容易保持鎮(zhèn)定、重整旗鼓、并且相信對方會產生積極回應。而這種態(tài)度是可以影響到別人的。
⒉若你是焦慮型
焦慮型的人一旦在親密關系中發(fā)現不好的苗頭,就會被負面想法沖昏頭腦,并產生一些極端的念頭。與安全型人群不同,焦慮型的人完全不會覺得伴侶會產生積極回應,他們往往覺得自己的親密關系脆弱不堪,隨時可能崩塌。這種思維方式就導致了他們很難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到了忍無可忍跟伴侶開口的時候,情緒已經爆發(fā),這時候表現出來的肯定是暴怒、苛責甚至是威脅!這時候,你不僅很難得到令你安心的回應,對方甚至會采取逃避的方式。而這樣一來,你就完全地失去了獲益于有效溝通的機會。跟有效溝通的強大優(yōu)勢功能恰恰相反,防御行為讓你喪失了坦率表達顧慮的機會。而當伴侶表現出消極回應的時候,你也不能確定他的反應是針對你的需求,還是針對你的防御行為。?
⒊若你是回避型
雖然說互相理解可以非常有效地推進兩個人的關系,但是對于回避型依戀風格的人來說,有效溝通也有著獨特的效用。作為回避型人士,在感情的開始階段,你就應該適時表露出自己對獨立空間的要求,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一旦你感到兩人關系太近時,就要及時學會將對距離的訴求表達出來。你要事先向伴侶解釋,當你感覺到關系有些太過粘膩時,會需要一些時間來獨處,而這并不是因為雙方在關系中出了什么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這種溝通可以有效地平復他們的焦慮,也能一定程度地安撫他們的依戀機制。了解了這些,他們就不會一門心思只想跟你接近(這是讓你最難以忍受的事情)。這樣一來,你和伴侶的關系也就不會一直呈現著貓抓老鼠的態(tài)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