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牛逼癥
東北人才是社交牛逼癥的天花板。
最近有個名詞非?;穑猩缃慌1瓢Y。
顧名思義,社交牛逼癥,就是說談吐能力極為專業(yè)、心理素質(zhì)極為過硬、臨場反應(yīng)極為發(fā)達等一系列行為。
如果你仔細思考兩下就會發(fā)現(xiàn),社交牛逼這四個字的背后,就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大字:
東北。
/
東北人的社交牛逼癥,基本上是靠語言來實現(xiàn)的。
東北人會嘮嗑這個事,是全國公認的。從一個字上你就能看出來。它就是:咱。
牛逼的獵人,都是以獵物的方式出現(xiàn)。牛逼的社交,都是用親人的方式交往。
在東北,你的就是咱的,我的也是咱的,上到舞臺下到市井,從親哥倆到陌生人,一個“咱”字都能代表一種無條件的接納。
向別人介紹自己家的孩子,從來不說我家的,而是直接來一句:這是咱家你大侄兒。
第一次見到朋友的父母,上來就得問候一句:咱爸媽身體真硬朗。
早餐吃得開心了,抬頭就問老板:咱家這店一天能賺多少錢?。?/p>
如果這老板是個外地人,恐怕就會愣住一分鐘:咋了,這就想當合伙人了?
但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說這種話的人往往還一口一個“咱東北”,也沒見他們真的做什么。只有喝多了之后,他們才明確的表示:東北,那是咱們地兒。
不管你我他她它,東北人就一個字,咱?!霸邸弊忠怀鰜?,原本是遠鄰就成了近親,原本是路人就成了家人,原本是陌生就成了老鐵。
就算是再生氣再暴躁,東北人也會說這么一句——咱倆出去嘮嘮?
/
社恐患者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不敢開口,二是開口之后就冷場。
但東北人有種獨特的語言技巧,完美解決了這兩大難題。
他們往往會用一個疑問句做開場白,一問一答,聊天的氛圍就有了。
你穿件漂亮衣服走在街上,保不齊就會有人拉住你然后問一句:這衣裳老好看了,哪買的?
你開了輛新車等紅燈,突然就會看到旁邊司機把車窗搖下來問你:這車全下來多少錢呢?
你正興致勃勃地吃著飯,旁邊點餐的客人突然會伸過頭來:這啥菜呀,好吃不?
所以,和其他地方的人聊天,往往是“,。,。,?!保蜄|北人聊天都是“???。??!”這樣的。
而且更關(guān)鍵的,他們的這些問號里,不光有好奇的激情,還有你擋都擋不住的熱情。
比如,東北人正在吃東西而你沒吃,對方會毫不猶豫地把食物伸到你面前,問你:“要不要整點?”
還有一位外地朋友來東北玩,給一位老大爺讓座,老大爺為了表示感謝,直接遞過去一顆煙,還問一句:“大妹子抽煙嗎?”
人文主義濃郁,關(guān)懷氣息熱烈,總而言之,在東北,人人都是社交牛逼氣氛組。
人人都問號,不管和誰,不管何處,都能問上幾句話嘮上幾句嗑,在這種氣氛下,你很難不社交牛逼起來。
打開局面后嘮起嗑來,東北人真正的殺手锏是解構(gòu)語言的“高級感”。
一旦沒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覺,社交自然也就如魚得水了。
辣椒有多辣?嗷嗷辣!水果有多甜?嘎嘎甜!零食有多好吃?杠杠好吃!
你要是在家沒收拾,別的地方最多說一句:亂糟糟的。
但到了東北人這里,這就是哐哐的嘎嘎的長篇大論:瞅瞅你這外屋地造的,皮兒了片兒的。毛巾也不洗跟個粑粑褯(jie)子似的,趕緊給我酘(tou)嘍,不酘我當抹布擦地了啊。
別的地方也說疊詞,吳儂軟語說起來婉約又嗲,巴蜀方言說起來可愛又萌,但只有到了東北這里,你就感覺很親切很生活。
你看東北的這些詞,嘎嘎的,嗷嗷的,哇哇的,都很生活化。有鴨子叫的,有小孩哭的,有狗叫的,都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你不由自主地想和對方好好嘮嘮。
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語言體系,再書面的表達,到了他們那旮旯,都能很徹徹底底地給口語化了。
“這沒用”聽起來有點生硬,“這不好使”就有點勸慰了。
“他拉我”聽起來有點敵對的意思,“他扒拉我”就舒服了,讓人感覺想被扒拉兩下。
甚至一句帶有命令的“不讓釣魚”,說成了“咱們這不樣釣魚”,聽起來就舒服多了。
你看,東北人的社交牛逼癥就是這么神奇。無論是中氣十足的嗓門,還是抑揚頓挫的音調(diào),你都能感覺到如沐春風的親切。
/
其實,東北這個詞吧,本身就很社交牛逼癥。
東北的最北端是漠河,最南端是大連,黑吉遼三省和東蒙古都算是東北,南北相距一千六百多公里。
這個距離大概相當于從北京到福建,或者四個江蘇省從南到北的長度。
而從那里出來的人,在別人問起老家是哪里的時候,都會回一句:“我東北的?!?/p>
什么叫出生自帶社交牛逼癥光環(huán)?這就是了,幾個省上億人都能當成老鄉(xiāng),還有誰不能當自己人呢?
“因為社交牛逼癥被大家伙兒稀罕,我們也是真昧想到啊?!?/p>